APP下载

浅谈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

2016-03-13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邓连姬

电子世界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元器件工序标准化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邓连姬



浅谈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邓连姬

当下,标准化已在社会各个领域渗透,不断促进企业改进技术、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但标准化要在电子元器件企业内部发挥应有优势,就必须借助标准化管理这一有效手段。下面以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任务及原则为切入点,探索若干加强标准化管理的措施,希望能为电子元器件企业的管理与发展提供借鉴。

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措施

通过标准化管理,电子元器件企业能规范化、有序化地组织其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及要素,促使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处于最佳状态。现阶段,电子元器件企业存在标准化管理意识不强、体系不完善及工作标准的执行性不高等问题,明确标准化管理任务及原则,并加强标准化管理是电子元器件企业必须要重视的课题。

一、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任务及原则

(一)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任务

管理标准是针对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环节应用标准化原理而做出的规定,广泛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包括企业的生产管理、经营决策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标准化管理等[1]。而就标准化管理来说,电子元器件企业在标准化管理环节应结合电子元器件行业的特点,在严格遵守行业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实行电子元器件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考核,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标准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政策,完善建立以技术标准为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持、以工作标准为保障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如果条件允许,电子元器件企业可专门设立标准化管理部门,统一负责标准化工作。

(二)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原则

一是目的性原则。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应保证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的有效和安全为首要目的,并紧紧围绕这一目的,有机结合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及产品结构特征,制定企业的标准体系,追求最优的工作秩序及最大的效益。二是系统性原则。标准化管理需要电子元器件企业的统筹兼顾与系统考虑,积极协调各个工作环节,争取最大化的效益。即充分协调人员、机械、物料、方法及环境的关系,实施全方位标准化管理,促使全员参与标准化管理工作;以标准为接口,协调电子元器件企业的各个层次、部门、专业、环节的技术联动,促使标准能在一定阶段保持相对的稳定与平衡。三是优化原则。电子元器件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应优化选择标准化管理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多个可行的方案里明确选择一个简化的、能确保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的最佳方案,促使企业的标准化管理能得到最佳效果[2]。四是科学性原则。电子元器件企业应树立前瞻理念,标准化管理的决策、制定及实施都要科学,及时更正标准化管理的不足,持续改进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确保人们使用的安全性、有效性。

二、加强电子元器件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全员标准化意识

从客观上看,标准化已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但人们认识标准化的程度及执行标准化的自觉程度存在巨大差异,这就使电子元器件企业面临着对转变观念、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再认识问题。因此,电子元器件企业要坚持增强全员标准化意识,针对电子元器件生产实际进行轮训,并全方位实施加强标准化管理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企业的生命是质量、灵魂是标准化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同时,电子元器件企业要不断加强标准化培训,让决策者、生产者都能从思想上真正提高认识标准化管理的水平,深刻认识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落实标准化管理工作,提高标准化管理实效。

(二)健全企业标准化体系

电子元器件企业要实施标准化管理工作,就应按照其发展战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目标等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3]。一是成立领导小组,由决策层、管理层以及执行层共同参与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二是提出与企业发展规划及愿景相适应的标准化任务,合理制定标准管理制度,完善建立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三是有机结合专职与兼职,打造电子元器件企业高素质的标准化管理队伍,专门负责全面开展标准化管理工作。具体而言,电子元器件企业应严格遵循GB /T 13016《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以及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提出的相关要求,健全标准化体系,主要应涵盖基础标准、技术标准以及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四个子系统,并充分体现科学先进、系统全面、层次分明、实用有效、简便易懂的原则,从而夯实标准化管理基石,提高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的能力,增强标准的执行力,避免电子元器件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

(三)使工作标准切实可行

要想实现标准化管理,工序标准化必不可少。工序是企业形成电子元器件的基本环节,其质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电子元器件企业要通过标准化管理改进产品生产质量、成本及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工序质量。因此,企业应将工序标准化纳入改进电子元器件工序质量的整体计划。在制定标准化要求时,企业需细致调查并分析工序质量,一旦发现执行工序标准化要求时出现了偏差,就应即刻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通过持续循环改进工序质量来促进电子元器件生产工序真正实现标准化,持续提高工作质量。其中,分析工序是制定可行工作标准的基本方法,能帮助员工了解每一个生产环节的具体操作,从输入原材料直到最后制成电子元器件成品的整个工序一般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生产、检验、转运、储存,接着按照工序顺序明确每一个生产工序的操作要求及条件。分析工序、界定工序顺序、明确生产方法、规定基本的生产组织条件、提供控制工作进度的基本数据、规范人员操作、指导培训、优化工序操作、合理制定标准等都是改进工序的有效手段[4]。

电子元器件企业好的工作标准需满足三方面要求:一是标准要面向目标,确保企业生产出品质相同的电子元器件。二是在标准中应尽可能多使用数字、图表,使操作过程唯一、结果可测。尽量准确表述岗位及流程,避免抽象,禁用模糊的词语或概念,避免下属产生歧义,通过相同的方式向每一名员工准确解释标准。三是标准务必现实、可操作性强,准确描述流程及岗位规范,保持写、说、做的一致性,为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提供条件。

(四)全面实施标准化审查

全面实施便捷化、全员化、网络化的标准化审查是电子元器件企业加大标准化管理力度的必要要求。当然,加大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力度并非简单地加大投入,必须要追求电子元器件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务必要将大部分标准化审查的常规工作渗透到企业全员的日常工作之中,在持续增强全员标准化意识的基础上提高全员标准化能力,让专职标准化人员能有时间对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深层次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所以电子元器件企业务必要彻底改变其标准采用、实施及标准化审查的条件,保障标准化管理的实施及强化。

三、结语

电子元器件始终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企业在接受相关部门加强产品检测、注册审查及不定期监管时更需要加强标准化管理,促使各个生产环节的运作标准化,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在实际工作中,电子元器件企业需不断增强全员的标准化意识,并健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保证工作标准切实可行,促进电子元器件企业实现真正的标准化管理,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1]梁自伟.论电子元器件的数据标准化基础及现状[J].电子制作,2015(07):92.

[2]张清玉.标准化管理在生产研发企业中的作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5(05):46.

[3]李英亮.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建议[J].航天标准化,2015(01):31-34.

[4]魏国庆,段佳慧.试论零部件标准在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01):162-164.

猜你喜欢

元器件工序标准化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标准化简述
大理石大板生产修补工序详解(二)
土建工程中关键工序的技术质量控制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人机工程仿真技术在车门装焊工序中的应用
炭黑气力输送装置主要元器件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