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战争下针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对抗手段探索

2016-03-13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王春莉焦胜海罗宗起

电子世界 2016年8期
关键词:空间信息链路导弹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王春莉 焦胜海 罗宗起



信息化战争下针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对抗手段探索

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 王春莉 焦胜海 罗宗起

【摘要】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无处不在,本文从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流组成出发,找出其薄弱环节,探索采用信息对抗的方法,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思路。

【关键词】信息化;对抗

0 引言[1][2]

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其中的信息是指一切与敌我双方军队、武器和作战有关的事实、过程、状态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被特定系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中枢系统是信息链路(即数据链)。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充分利用数据链技术,构建了功能强大的信息化网络,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和侦察等网络系统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了支持各种作战活动的多维信息空间战场,大大提高了作战效能。本文即就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信息流展开分析,分析薄弱环节,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化战争的对抗思路。

1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作战信息流分析[3]

在军事上,历来防守比进攻难。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组成庞大、系统构成复杂,并非无懈可击,美国国内对此也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是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虽然部署严密、技术先进,但是其是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为支撑提高其作战效能的,对信息存在高度的依赖。恰恰是这一点为我们在军事力量不对称情况下实施有效的进攻和突防提供了契机。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作战全过程从信息流角度分析,也就是信息采集、传输、融合,数据处理,制导指挥指令形成再传送的信息流运作的全过程。在此信息流程中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反采集,目标的识别和反识别,信息传输的正常与反正常是关键。地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本身就是一个以BM/C3为中心的完整的信息网络,其信息链路由多个信息节点—多种情报源(预警卫星、地基预警雷达、X波段雷达、EKV导引头)及多层次(天基、地基、海基)、多传输方式(有线、无线)的信息传输网组成,完成对导弹防御系统所需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及利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力的发挥高度依赖于其信息链路效能的发挥。

为了完成该系统赋予的作战任务,预警卫星、地基预警雷达、X波段雷达、EKV在信息链路和作战功能上存在这样几个关联:

a)级联关系:各信息节点之间在信息链路上和规定的时间窗口内是串联的;

b)引导关系:前一信息节点引导后一信息节点及时获取目标信息;

c)依赖关系:如X波段雷达对来袭弹头目标的及时捕获,依赖于地基预警雷达的正确引导;EKV拦截成功依赖于X波段雷达对目标的精确测量、跟踪和识别。

可见,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在整个导弹防御过程中,信息传递是一环扣一环的,按时序传递的。一旦其中某个信息环节受阻,必然影响下一环节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要么贻误最佳拦截时机,要么使EKV难辨真假目标,最终导致拦截失败。

2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信息链薄弱环节分析

通过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作战信息流分析可以看出其信息链路主要有系统外信息的获取、系统内处理信息并通过空间无线通信、光缆通信传递信息三种渠道。其中目标探测与空间无线通信部分是该系统信息链路的薄弱环节,这是因为:

a)通过采取欺骗、干扰、隐身等手段有可能破坏目标信息对防御系统的可用性,达到推延或阻止系统对目标信息获取的目的;

b)对系统空间无限通信信息链路实施信息攻击,破坏系统中传输信息的完整性,达到扰乱系统信息链路的目的;

c)对系统内的光线传输链路进行攻击是困难的。

3 信息对抗内涵

信息对抗实质上就是运用系统对抗思想,以天、空、地平台支援形式,综合多种信息对抗手段辅助导弹突破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对抗方式。即在导弹突防过程中根据预先制定的突防策略,以多平台、多信息对抗形式(雷达对抗技术、EKV光电对抗技术及空间信息链路侦察与攻击技术)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获取和传递各环节实施有针对性的信息攻击,扰乱和干扰该系统对我导弹的探测与预警、精确测量与跟踪,以及对各类目标的识别,降低其拦截效能,从而提高我方突防能力。

信息对抗是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之间的对抗过程,它不同于采用单一信息对抗手段。单一信息对抗仅能对某个信息节点进行干扰,充其量仅能暂时破坏防御系统中的某个探测传感器,对其全系统未构成威胁。而信息对抗最终要实现各种手段的优化集成,达到对抗系统的整体优化,充分发挥对抗体系的效能,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达到单一的信息对抗措施达不到的效果。

信息对抗可采用的基本思路是:

a)尽量不让预警卫星早发现目标或使得其信息传递拖延;

b)尽量加大系统识别目标的难度;

c)尽量拖延拦截系统装订数据的时间,使其来不及发射;

d)尽量干扰制导数据精度;

e)干扰EKV的跟踪和识别。

4 信息对抗作战环节任务分析

根据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链路薄弱环节可见信息对抗作战任务分解为四个主要环节,即预警信息对抗环节、拦截弹初始参数装订信息对抗环节、中制导信息对抗环节和末制导信息对抗环节。因为早期预警信息对防御系统成功的展开拦截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此仅就预警信息对抗环节展开分析。

预警信息对抗环节包括空间信息链路信心对抗和预警雷达信息对抗。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越来越依赖空间信息链路获取来袭导弹信息,传输预警信息、目标信息、拦截作战命令与控制等信息,而空间信息链路存在暴露性、开放性、脆弱性和易受攻击等缺陷。一旦其空间信息链路及其连接网络被破坏,或者发生故障,所有交战信息传递将被扰乱、延误,整个防御系统体系将陷于瘫痪或延误战机。空间信息链路信息对抗环节其主要任务是破坏和扰乱经空间信息链路纯传输的预警信息及其它系统内的作战信息,即推延、阻止预警信息传递,破坏预警信息及作战信息的可用性和完整性,同时对参与导弹防御的卫星和地面站实施信息攻击。

预警雷达的主要任务是核实和确认预警卫星发出的进攻弹信息,并引导X波段雷达截获目标,因此预警雷达信息对抗环节的任务是干扰预警雷达对来袭导弹的探测和发现,推延其向X波段雷达提供引导信息,增大对X波段雷达引导的不确定范围,即推延预警雷达对目标信息的及时获取是其对抗的重点。

5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战争也就发展为了信息化战争,这体现着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下定决心走信息化道路,以体系对抗思想进行统一规划,探索采用信息对抗的方法,以“四两拨千斤”的对抗措施,保证在我国导弹突防过程中能对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信息链路实施有针对性的信息攻击,大大提高我国导弹的突防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蜀平,等.直面信息化战争[M].国防工业出版社.

[2]孙义明,杨丽萍.信息化战争中的战术数据链[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3]梁百川.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发展[J].航天电子对抗,2008,24(3).

王春莉(1976 -),女,黑龙江人,硕士,高工,现供职于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研究方向:飞行器设计。

焦胜海(1976-),男,山东人,硕士,研究员,现供职于北京航天长征飞行器研究所,研究方向:飞行器设计。

罗宗起(1962-),男,河北人,大学本科,高工,中国人民解放军96669部队,研究方向:网络舆情分析师。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空间信息链路导弹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天空地一体化网络多中继链路自适应调度技术
导弹燃料知多少
基于星间链路的导航卫星时间自主恢复策略
正在发射的岸舰导弹
拦截那枚导弹
导弹转运
基于作战环的空间信息时效网关键节点分析模型
基于时效网络的空间信息网络结构脆弱性分析方法研究
基于3G的VPDN技术在高速公路备份链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