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

2016-03-13李伟舵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金融服务实体金融

李伟舵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

李伟舵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虽然我国的金融业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依然具有很大的增长空间。要想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应当从服务的重点、深度以及广度等层面上进行,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制度进行不断地创新;并利用顶层设计、金融创新以及普惠金融系统,有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以便促进经济包容性的升高。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质量 水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应当对社会融资总规模进行适当的扩大,增加信贷适度,有效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减小。十八大指出,应当对经济体制进行深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现代金融体系,以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性,并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切实贯彻上述两会的精神,促进金融业的深入改革,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进而推动经济金融的统筹发展,达到互利共赢的目的。

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简介

在新常态背景下,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第一,在资源配置中,便利市场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第二,服务重点是重组生产要素,加快科技的进步,对技术进行不断地创新,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与转型。改革金融的重点主要表现在:第一,促进“互联网+”;第二,促进产融的有机结合;第三,将非金融机构信用活动的限制进行适当的放宽,促进实体经济间信用活动的直接发生;第四,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1]。

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的迫切性

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金融行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比如,社会融资总量快速增加,融资结构也在不断地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完善,金融也促进了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增加;金融市场功能获得了更加充分地发挥,促进了金融业、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金融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了,其整体实力也不断提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具有抵抗能力,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实体经济的运行中,金融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就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而言,中国金融业中还存在很多的漏洞,特别是对“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重点领域的有效性、针对性相对较低,金融系统中的缺陷越来越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金融资源配置的错位、金融系统中的层次化漏洞,使得实体经济对融资的需求、金融系统两者之间发生明显的结构型缺口,进而使得金融服务的覆盖程度严重不足;第二,经济虚拟化、“货币空转”使得实体经济中某些领域的融资成本明显提高;第三,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监管的重点主要为信贷的利率、投向以及规模等方面上,对民间资本的监管中存在真空、多头监管等问题,这就使得民间资本监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促进了实体经济薄弱领域中融资成本的提高;第四,在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融资中严重缺乏有效的配套制度,在无形中提高了实体经济薄弱领域的“高成本”、“融资难”。

三、普惠金融系统——拓宽实体经济服务广度

就中国当前经济结构的发展情况与金融体系来说,资本市场的层次逐渐多元化、银行业竞争的格局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但是二元、多元的经济金融结构依然非常普遍,所以,应当加快建立普惠金融体系,并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范围进行适当的扩大。此外,应当更加重视民间金融、金融合作组织、保险、政策金融、金融中介、私募与风险投资、证券以及银行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体制,在保证效率、公平的情况下,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其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

第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以确保进入实体经济的成本减小: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小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制度,引导进入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低成本;同时还应当根据相关法律制度对虚拟经济、实体经济进行严格的区分,将阻碍低成本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障碍消除;第二,从动态层面上看,应当高度重视金融体系动态的优化,在金融市场、组织以及工具等各个维度进行创新,建立多样、动态优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指标系统,对当前已经存在的多样性普惠金融是否匹配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行合理、有效的评估,进而为服务质量、水平的提高提供可行、有效的建议;第三,受制度体系的限制,我国当前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竞争机制,严重影响了服务的质量与水平,所以,应当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对保险、证券、银行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竞争机制进行不断地完善,进而为实体经济搭建一公平的竞争平台;第四,将实体经济、金融体系两者之间的共生关系理清楚,并通过市场建立以效率为核心的竞争体制,并在确保效率的基础上,将金融结构、多元经济结构两者之间的动态关系弄明白,进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第五,通过新型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的、层次分明的普惠金融体系,以填补融资机构失去平衡的情况实体经济对融资的需求、金融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的缺口[2]。

四、建立金融创新体制——深化实体经济服务深度

在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金融创新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所以,应当对我国金融进行不断的创新,以便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与水平。建立完善的金融创新体制,对实体经济服务的深度进行深化,实体经济就应当更加贴近客户、面向市场,利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并保证将金融资源配置到最迫切需要的企业、项目、地区以及行业中。主要的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应当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建立金融创新体制的出发点、落脚点,对金融创新监管的力度进行加强;第二,对金融服务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促进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进而提高服务的质量与水平;第三,对商业银行的机制、体制进行不断地创新,进而提高金融行业中经营管理的能力;第四,对金融组织体系进行不断地创新、完善,进而建立全面、公平竞争的金融体系。

五、明确战略方向——突出实体经济服务的重点

在很多发达国家中,其金融发展、产业演进的常规方法就是通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其转型升级,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虽然我国政府重点强调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方向,然而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各种阻碍,并且我国当前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与方向依然存在很多不明确的地方,没有较为突出的载体。所以,应当大力发展信用中介、建立社会诚信,并完善支持担保体系、金融体系以及金融机制,同时,还应当在此基础上,明确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争取达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有的放矢”。其具体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非银金融进行不断地创新、改革,并将此作为契机点,将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凸显出来;第二,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中,金融服务的缺陷进行补充;第三,对关键、重点区域中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进行强化、突出;第四,将金融产业升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第五,对实体经济领域中的重大规划项目给予重点的支持。

六、根据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金融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自从进入后危机阶段后,我国金融支撑体系中的问题更加突出,比如混业经营与金融分业监管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融资结构失去平衡使得金融风险过度集中、金融对外开放速度较慢严重阻碍了对外经济的发展、一些制度制约着金融的改革以及不完善的金融组织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与水平的提高,并且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总结分析我国当前金融支撑体系的基本情况,通过国外成功经验,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这是当前最紧急的任务。其主要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增加金融监管的力度,避免一些系统性的风险;第二,对金融的宏观调控进行加强,并对其进行不断地改善;第三,将人民币国际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作为中心,加快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第四,通过对内开放来建立包容性的金融体系;第五,根据顶层设计建立完善的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支撑体系[3]。

七、结语

金融对实体经济服务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也影响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协调情况、经济结构的转变、体制的改革以及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等等。为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作用,应当全面总结分析国内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归纳一直以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轨迹,并在此基础上,对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与水平的迫切性进行全面、正确的认识,综合金融改革方向及其整体布局情况,对经济机构进行不断地调整,并促进金融产业的快速升级,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胡海峰,金允景.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05:101-105.

[2]李扬.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J].财经界,2015,09:106-110.

[3]高飞.监管引领银行业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J].吉林金融研究,2012,03:1-4.

李伟舵(1975.4-),男,湖南邵东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金融与贸易。

猜你喜欢

金融服务实体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实体的可感部分与实体——兼论亚里士多德分析实体的两种模式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