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6-03-13魏登慧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魏登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我国信托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魏登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从20世纪初信托制度引入上海,我国信托业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虽然在整顿过程中解决了不少问题,信托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其中的问题也越演愈烈。因此,从信托业发展的角度深刻剖析当前信托业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较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信托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一、我国信托制度的发展

(一)早期

在我国,信托是在1920年从日本引入上海的,以后蔓延到全国各大城市。与日本所发展的信托业相似,中国信托公司与交易所在商品、货币、信用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畸形发展起来。从1920年8月,我国第一家信托公司——上海通商信托公司成立,到进行全国性清理整顿之前,我国的信托业都是极不规范的,先后出现过“信交狂潮”、为国民政府办事的官办信托机构、后天不足的民用信托机构等事件,无疑给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面临危机。

(二)中期

从1979年开始,中国信托业前后经历了六次全国性整顿,从第一次整顿针对业务不明确的问题、第二次整顿针对1983年货币投放和信贷规模的双失控问题、第三次整顿针对机构乱设的问题、第四次整顿针对信托投资机构过分热衷于实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问题、第五次针对业务管理及机构设置混乱问题到第六次全行业整顿,我国信托业开始逐步规范化发展起来,再加上“一法三规”的立法整顿,信托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业务范围得到明确,信托类产品层出不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托理财业务。

(三)后期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的信托资产规模从0.3万亿扩张到17万亿,增长达56余倍。截至2016年年底,信托行业财富管理余额大约为18.91亿元,成为了我国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信托公司直接为超过43万名自然人投资者、近7万家机构投资者提供了信托服务,本年累计支付信托受益人收益6668.88亿元。信托业务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资金信托,其资产规模不断扩大,同时,信托公司以资金以外的其他财产形式开展的信托业务也在不断地发展,像房地产资金信托、私募证券投资信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托等业务,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展,这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很好的制度条件。

二、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信托制度起步较晚且建立初期没有规范化的发展,信托业或多或少遗留了历史的病垢。同时,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立起的金融机构体系是由政府主导设计,在不到30年的时间里迅速生成的,因此,这样的体系在建立与发展时,其合理性和有效性就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对信托业的发展探索上。所以,尽管我国信托业当前发展态势稳定健康,但其中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深刻分析和研究。在我看来,当前我国信托业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有下列五个问题: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完善

就信托而言,制度是确保受托人诚实履行相应义务的根本保障,也是受益人行使权力的有力武器。当制度出现重大缺陷时,制度本身也就会成为诱导受托人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本原因。随着“一法三规”制度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信托制度的法律框架基本形成,但相关法律法规旨在促使信托公司不断提高自己的资产管理能力,却少有约束信托投资公司日常经营行为的相关法律法规,造成其违规操作的现象时有发生,像会计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都存在不完善的问题,这对信托业的发展极为不利。

(二)社会信用不足

经过第五次的信托整顿,信托业重新树立了信用,得到了投资者的信任,但是由个别信托投资公司的违规行为演变为行业性的不规范操作,其现实影响就是破坏了社会信用环境,削弱了社会信用基础;同时,我国社会信用关系缺乏刚性,信息链条十分脆弱,契约意识较差,这对本信用基础薄弱的中国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无疑阻碍了信托业的发展,使信托公司缺乏业务来源,并且其本身也会因缺少资金来源而发生债务拖延等问题,发生恶性循环。

(三)外部竞争激烈,缺少核心特色

在理财业务上,信托公司一直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竞争。由于这些机构都有较为雄厚的业务基础,且产品种类繁多,各机构之间经常有业务上的合作,因此这对于起步较晚的信托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我国信托业在经历了数次整顿后开始发展起来,但大多数信托公司缺少一套属于自己的特色,因此在其他机构面前缺乏有效的核心竞争力,这就使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动力不足。

(四)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引导

从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在证券业、银行业、保险业所做出的政策支持力度是非常大的,三大行业在自己单独的监管机构下都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然而,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却没有得到政府足够的照顾与支持,缺乏政策呵护使我国信托产品难以在市场上流通;尽管中国有大量闲置资金,尤其是居民的存款储蓄,但一方面由于我国的传统观念,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因我国政府缺乏对信托投资公司的政策支持和其对信托公司以及公众的引导,使得信托机构发展受限和广大资产所有者对信托业了解甚少,导致信托业在市场地位、规模等方面都无法与其他三个行业相比较。

(五)监管不严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托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有大量的信托业务人员,而这一需求却无意中为信托公司埋下了隐患。为了满足信托公司对信托业务人员的超大需求,很多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纷纷进入了信托机构,工作时对业务不明确且效率低下,无工作的积极性,更别提创新,这使管理层管理困难,容易出现内部监管机制的混乱,这就显示出当前信托机构缺乏专业的人才。

2.我国信托机构在治理结构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经营方面受大股东控制而权力集中,大股东将信托公司作为自己融资的平台,并且小股东得不到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会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再比如各阶层分工不明确,在信托公司中经常会出现董事干预经营的情况,从而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三、对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信托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我国在信托制度上制订了很多相关法律法规,但这远远还不够。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托制度,他们在这方面所做的要远好于我国,除了基本的法律法规外,还制定有相应的配套制度,使得信托制度在立法方面相当完善,能够有法所依,从而促进信托业的发展。因此,我国应积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信托制度配套法律法规,在会计制度、税收制度、监管制度等方面下功夫,规范发展环境,以实现信托业快速高质量的发展。

(二)加强信用基础建设

当代社会是个信用经济时代,各经济主体间的信用关系是所有经济活动的基础。如果没有信用,市场秩序就会混乱,从而使交易成本上升,且有时无法取得较为可观的结果。因此,加强信用基础建设,进而完善各项信托制度,是发展信托业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除了增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道德观念外,还要建立信用服务体系,以形成信用的社会监督保障机制。

(三)政府支持发展,普及信托知识

由于我国资产所有者对信托业的了解很少,尤其是西部地区,所以,需要通过各种媒介和途径,如通过电视、报纸、办刊物、杂志、网站、研讨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信托的基本知识,介绍其功能和作用,普及信托常识,引导公众信托理财观念的形成。这不仅使信托业内人士对信托、信托市场等有一个充分认识,而且使有关政府部门、企业界和社会公众对信托业的金融活动及功能也有一个基本认识,从而形成全社会理解和重视信托活动的环境,为信托市场的开拓和发展创造必要的社会条件。这其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某种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因此,要想健康发展我国信托业,政府也应出一份力量,在给予信托公司政策支持的同时,也要为社会公众普及信托知识。

(四)培养专业人才,发展创新化

改革开放以来,信托机构一直对信托业人员有较大的需求,在之前各种条件都不成熟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对人员的需求重在数量方面,并没有重视质量方面,导致信托公司缺乏专业人才这一弊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显露出来,其发展受到瓶颈。因此,我国信托公司现阶段就要抓好人才管理,利用优惠政策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适时与实力较强的信托公司加强合作,培养自己的专业团队,并经常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实践操作比赛等形式的活动,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样地,我国信托机构在管理、产品方面也要做出创新,管理上要合理调整股权结构,让大股东的权力减弱一些,小股东的权力增强一些,使利益分配、决策权力等能够趋于合理化,而且要明确各阶层的职责,不出现干预经营、决策等违规行为;在产品创新方面,我国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发展信托产品,给客户以最好的用户体验和更为便利的服务。

(五)构建信托监管体制

结合国外的监管体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对信托业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就拿美国来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信托业全面、深入发展,在监管体制上,严格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经营环境使信托机构得以稳健经营,并且信托监管机构内部建立良好的信托监管执法监督机制,以避免信托监管对信托业发展的非法干预和过度干预,确保信托机构的自主经营。因此,就我国信托业来说,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监管模式,发展和健全属于我国自有的监管体制,具体表现在:我国可以建立和完善信托行业的自律性组织,也就是说要组建全国性的信托自律组织即中国信托业协会,并赋予其一定的职责,充分发挥信托业协会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优势;建立健全信托业人员的从业标准和职责权限,规范从业人员行为,保证信托业有秩序的发展;积极响应社会公众进行监督,建立举报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如电话、短信、网络等加强社会监督。由于我国政府现在对金融业的管理以市场导向为基础,不会再去盲目挽救一些没有价值的金融机构,所以这对信托业来说更是个严峻的考验,尤其是对高层管理者,因此,领导层做好内部监管体制的完善和执行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今,人们一致认为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这是一个时代潮流,也是我们所无法抵挡的。中国信托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有历史的,也有现在的。不管怎么说,我国信托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仍面临巨大挑战,所以我们应审时度势,一步一个脚印,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发展、进步。只有这样,我国信托业能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

[1]王臣,张龙.我国信托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商界论坛-产业经济.2015年35期

[2]张玉梅.当前我国信托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3.4.1

[3]张志萍.我国信托业产生与发展中有关问题探析[J].消费导刊-理论广角.2008年03期

魏登慧(1996-),女,甘肃永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2014级学生。

猜你喜欢

信托业信托公司信托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信托QDⅡ业务新征程
中国信托业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发布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信托业协会:应逐步解除刚兑魔咒
让与担保和信托
从不同视角解读信托
规范信托营销上海银监局重提信托代销面签
关注我国信托金融
信托业:最后一次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