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今时代的传播功用
——以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营销为例

2016-03-13王舵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牡丹亭戏曲青春

王舵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浅析中国传统戏曲在当今时代的传播功用
——以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营销为例

王舵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当下,艺术市场竞争激烈,电影、话剧、音乐剧、喜剧等优秀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争先抢占市场。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传统戏曲艺术想要异军突起,就必须改变旧的营销方式,不能再坐等爱好戏曲的老票友走进戏院,而是要主动出击,尽可能多的将观众带进剧院。只有当观众群体庞大了,戏曲本身所要传达的“美”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它所蕴含的价值才可以完完全全的发挥出来。

戏曲 青春版《牡丹亭》 传播 戏曲营销

一、青春版《牡丹亭》的创新营销方式

(一)灵活运用多种宣传造势手段

戏曲营销的最终目的是将观众带进剧场,获得更多的门票收入,来保障接下来排演工作的顺利进行。在确保戏曲作品本身高质量的前提之下,尽可能广的散布演出信息,通过报纸、电视、平面海报、短信、互联网广告、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多种途径,让潜在的观众群能够接触到戏曲演出的相关信息,并及时为这些有意向购票的观众提供多种方式的订票服务,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买需求。青春版《牡丹亭》之所以能够在戏曲艺术如此低迷的态势之下,大获全胜,甚至形成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与它到位的宣传,造势活动是分不开的。营销团队为了打开低迷的戏曲市场,便针对不同的顾客群体,制定了相应的宣传策略,以调动各个年龄层次、观戏水平观众的审美需求,既要把宣传范围扩大,又要把宣传效果做好,让老票友、新票友、甚至是从来没有看过戏曲的朋友,都能产生潜在的观看欲。

(二)消除与现代观众群体的隔阂

好的作品,好的宣传可以催生出庞大的潜在观众群,让原本并没有看戏打算的人,产生第一步的兴趣,然而这离他们实际走进剧场还有一段距离。作品好,宣传到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是一部很棒的艺术作品,但同时还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比如演出的时间、票价、交通是否方便、是否适合自己观看等等。青春版《牡丹亭》在宣传造势的过程中,始终致力于消除与观众之间的隔阂。针对受众群体最广的青年学生,他们着重强调这是“青春版”的改编之作,无论是在演员选择还是主题的把握上,都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强调“青春化”,且多为公益演出,票价低,不用担心负不起门票;而针对专业素养较高的老戏迷,他们则重点强调,这是由昆曲名家“汪世瑜”、“张继青”担任指导,亲自教授的,质量上肯定有保障。这些细小的营销环节,才最终让青春版《牡丹亭》一问世便好评如潮,成为传统戏曲演出史上的一个奇迹。

二、传统戏曲的传播功用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系列讲话中提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由此可见,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当下,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对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乃至综合国力的增强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吸收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舞蹈、服饰、绘画、书法、武术、杂技等艺术之所长。另外,由于地区不同,语言差异,民族风俗习惯差异,导致戏曲的剧种也大不相同,有京剧、川剧、藏剧、傣剧等,种类繁多,风格各异。所以,在欣赏戏曲作品的时候,我们不单单能够看故事,也可以欣赏优美的唱词、曼妙的身段、精致的妆发、高超的杂耍,领略其中所彰显的地域特色、民俗风貌。

传统戏曲除了能展现丰富多样的艺术种类、民俗风貌、地域特色之外,还处处体现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价值观念。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情节将诸如善良、吃苦耐劳、孝顺、忠贞等传统美德,这些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操,正是新世纪下,国家所倡导的,人民所需要的。因此,戏曲在当下的传播,正是对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传统价值观念的传播,便于在群众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二)以戏曲为媒介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输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新奇大胆的西方艺术、西方文化一进国门,便迅速展开猛烈的攻势,很快便受到了年轻人的追捧。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在与外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总是处于劣势,严重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弘扬,亟需扭转这种尴尬局面。

戏曲与中医、中餐、汉字等都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内容丰富,样式多变。基本上只要欣赏一出完整的剧目,便可以领略到包括音乐、舞蹈、书法在内的多种民族艺术样式。那些极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戏反映了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点、风土人情,透过这些地域性的戏曲,能够向人们展示中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民族风貌。因此,可以说戏曲是最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内容的艺术之一,外国观众可以通过观赏戏曲,了解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貌、审美趣味等。

另外,以戏曲为媒介进行文化输出,可以帮助海外华人找到民族归属感。尽管他们身在海外,接受着西方文化的熏陶,可是骨子里他们仍然是炎黄子孙,仍然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具有很强的认同感。传统戏曲包罗万象,里面囊括了传统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文学,杂技等方方面面,演出和欣赏戏曲,可以让海外华人最全面的了解到本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加深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更利于将自己与祖国,与同胞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

[1]习近平.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N].人民日报,2014-07-09.

王舵,男,汉族,河北邯郸,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艺术学理论专业,艺术美学方向。

猜你喜欢

牡丹亭戏曲青春
牡丹亭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戏曲的发生学述见
青春不打烊
读《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