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

2016-03-13蒋国荣湖南东安县川岩学校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小石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蒋国荣 湖南东安县川岩学校

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的策略

蒋国荣 湖南东安县川岩学校

语文是一项基础性、工具性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人们对话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有效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成效,为初中语文教育注入活力,让语文教育朝着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势在必行。

初中语文 有效性 教学

时代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的主体特点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为了教学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为了让语文教育朝着更加正确、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语文教师需要讲究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水平。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有效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样五大块讲解课文,看似结构清晰的讲解,却常常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过于常规化,另一方面,教师讲解中各个环节的衔接不妥当也会导致内容讲解突兀,学生难以形成学习体系,对于没有亮点的课堂也难以让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教学仿佛就只是为了应付作业与考试,学生的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如果一个教师有能力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就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要尝试改变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有效性。

1.为课堂创造亮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难以进行面面俱到的教学,这一方面是由于语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主体,对于课文的理解、解读也是没有唯一的标准,切入点的不同往往会造就不一样的语文课堂。优质的语文课堂在于从一个切入点出发,教会学生语文知识,提升语文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研读课文,除了参考书之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教研组、教师培训以及听课等形式吸收教育知识。最主要的是,教师平时要养成多读多写,独立思考、解读文本的能力,这样才能有自身的教学风格,在教学时也能够真正游刃有余,以不变应万变。

比如在教学《小石潭记》时,其中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感受小石潭的美。教师除了让学生找小石潭的景物之外,更要着重引导学生对这个景物的感受。笔者在教学时,就抓住“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这一句话,让学生感受究竟是“鱼 然不动还是鱼的影子 然不动,这两者在感受上,有什么细微区别?”再比如“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 ,为岩”,可以采用“象形字”来解读字的意思,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对于文言字词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坻、屿、 、岩”的区别,体会小石潭的美景。

2.巧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进入语文教学领域,创造出集图、文、声、像于一体的信息处理系统。这种优势使得语文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极富表现力的多媒体形式为语文课堂增添了诸多魅力。恰当的多媒体运用能够增加语文课堂的形式,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比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时,笔者既设计了配乐的课文朗读,又从网上下载了作者资料、图片等,其中包含济南冬天的图片。这样学生在听朗读时也能够欣赏济南的冬景,从视觉和听觉上初步直观把握济南冬天的景色,为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多次穿插音频和图片,让学生醉心于课文所描写的景色之中,这样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笔者相信,通过这样的方式,语文教学能够更加生动有趣,教学的效率也能够随之提高。

二、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实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教学形式谁都不会陌生,然而时代在发展,教师的观念,学生的想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新课标中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不断偏向于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观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

1.“一言堂”变“群言堂”

在课堂上,时常出现一个现象,即教师提问之后,很少有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学生总是在等着别人说,有些学生又在顾虑,所说的不是正确答案。正是由于“正确答案”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其实,语文教学中很多事情都不存在标准答案。比如分段,对于文章不同的理解,能够将文章分为不同的层次。

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通过自身的教学方式改变“一言堂”现象。比如在教学中多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进行课堂展示等等。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也要以鼓励为主。找到学生回答的创新点,加以鼓励和表扬。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养成积极发言的习惯,因为他们心里不再害怕“答错”。

2.创造性地阅读指导与作文训练

创造性的阅读指导,考验着教师选择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某些重点段落,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指导的过程中可以配合相应的题目,相似的文段,加以强化巩固。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运用阅读的内容,加强学生写作的指导。

比如在教学《春》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拟题目。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检验教学成果。再比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就鲁迅对房屋景物的生动描写,教师可以进行重点的讲解,并让学生模仿这样的方式写写自己的家乡,自己的家园。教科书是最好的教材,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可以从教材中得到锻炼。当然,光靠课内阅读又是不够的,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只有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真正起到增长见识的作用。因此,教师也要对课外阅读进行指导。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文,创新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仔细分析学情,掌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创新。笔者相信,通过以上几种方式的选择、运用,教师的教学效果一定能够有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逐渐浓厚。

[1]沈艺贞.少教多学,实现语文教与学的双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05)

[2]李希贵.在反思中重建——关于“语文主题学习”的思考和探索[J].人民教育. 2012(Z3)

[3]刘青.和谐:浅谈如何创建和谐的语文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09(08)

猜你喜欢

小石语文课堂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师与书·庄小石
小石鸻与大犀牛
彭黎明 书法作品欣赏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