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

2016-03-13罗泽扬广东省怀集县实验小学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思维

罗泽扬 广东省怀集县实验小学

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

罗泽扬 广东省怀集县实验小学

小学高年级的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内容。但在现实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教学效率不高。本文对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

高效课堂 小学 高年级 数学应用题 对策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是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问题,教学的重心也在于应用题的练习与讲解。在高效课堂的要求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既要有效,更要高效。因此,在小学高年级,如何高效地进行数学应用题教学,是教师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难度增加,学生出现分化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难题加大,主要表现为数据关系较为复杂,题目要求难度较高,对于初步具备了一定数学思维和理解能力的学生来讲,是在扎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契机,但与此同时,一些基础不扎实的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分化现象,接受新知识较慢,跟不上教学进度,对知识理解不系统、不条理、不深入,致使在学习中拉开了差距,不利于其数学思维及能力的提高[1]。

(二)强度加大,学习效率降低。训练应用题的解题能力,必须进行大题量的训练,基于这种认识,许多教师大幅提高应用题练习题。这种方式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思维,积累其解题经验,从而达到熟练应对的目标。但简单化地增加练习量,不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它不利于学生深入探讨数学应用题规律,不利于发挖深层次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的交流合作[2]。对于接受能力较弱、基础不扎实的学生来讲,这种方式反而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三)讲解繁琐,学生把握技巧不足。一般来讲,数学应用题解题的思路较为复杂,因此教师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学生进行引导或讲解。这些讲解虽然有其必要性,但课堂时间如果因此被大量占用,则挤压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也会干扰课程知识的连贯性,影响了课堂效率。另外,应用题的讲解应抓住要害,使学生触类旁通,抓住解题的技巧与规律,但有的教师在引导和讲解过程中停留于某一个点或某一类题型,在把握规律与解题技巧上指导不力。

(四)模式僵化,预设灵活性不足。与传统课堂相比,高效课堂在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有特定的程序,但是有的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对程序的把握过于僵化,只满足于完成既定环节,对于应用题教学的预设性空间狭小,教学过程不灵活,致使教学目标受到影响。

二、基于高效课堂的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对策

(一)教学方式多样化。教师要对教材深入进行研究,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对教学环节进行灵活性预设,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此基础上把握多种应用题讲解和解题的方法,充分发挥探究性合作学习的优势,给学生以充足的思考空间,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进行理解[3]。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效果和不同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二)着力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水平,关键要在内因上下功夫,即提高学生应用题解题的思维能力。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深厚的自主学习、探究和思考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收获快乐,并锻炼自主思维能力。

(三)科学把握训练难度。应用题解题训练是强化和提高数学思维、把握知识点、学习解题技巧的有效方式,针对高难度应用题训练导致学生分化的现象,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训练时,要科学把握应用题的难度,使题目的选择既符合知识点的要求,又能够提升基础能力,还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把训练的过程化作提高解题能力的过程、数学思维锻炼的过程,让学生在训练中掌握方法、学会思考,从而达到高效的目的。

(四)进行差异化教学

因为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各不相同,一味采取高强度的训练,虽然有助提升一部分优秀生的能力,但对于一般学生、尤其是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就会感到吃力,从而失去对应用题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差异化教学的方法。如对于优秀生,可以采取高难度、高强度的训练,使其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一种攀登的状态,并在学习中不断收获新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中等生,要适当降低难度,以提升解题速度为主,训练其思维的敏捷性和解题的熟练程度;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其完成最基本的训练要求,对简单的应用题型进行反复训练,使其熟练掌握[4]。

(五)强化课后巩固。课后的巩固,对于加强记忆、思维成型和培养探究精神非常重要。因此,教师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课后练习和作业,在课后任务的安排中,要将知识理解、思维训练、技能培养和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相结合,避免依赖机械记忆和高难度、大题量的练习,使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思考、合作、讨论与探究,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课后作业也应进行差异化的安排,对于优秀生以能力提升为主,对于中等生以技能训练为主,对于差等生以基本知识的熟练把握为主。

三、结语

在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诸多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在难度较大、强度较高、讲解繁琐、模式僵化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不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与提升,一方面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率。基于这些问题,应着眼于建立高效课堂,丰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把握好应用题训练的强度与难度,实施差异化教学,强化课后知识的巩固。通过这些对策的综合应用,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方面促进学生的整体提升。

[1]成仕平.新课标下小学应用题课堂高效教学方法浅谈[J].大江周刊(论坛),2013,(5):240.

[2]胡杰.高效课堂教学在应用题教学中应用的心得体会[J].文理导航(中旬),2013,(z2):100-101.

[3]张丹.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路及方法[J].科普童话·新课堂(上),2015,(12):47-47.

[4]王冯信.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的解题策略[J].读写算(教研版),2014,(6):216-216.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题思维
应用题
用“同样多”解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设而不求巧解题
思维跳跳糖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思维跳跳糖
用“同样多”解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