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媒体影响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03-13王朋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思想

王朋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手机媒体影响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王朋 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

手机媒体的出现更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考验,手机这一时代产物早已在校园内普及,手机媒体的信息资讯获取和人际交往等平台占据了学生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引领潮流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缺陷。为提高和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必须充分认识到手机媒体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地,思政工作者应通过手机媒体紧密开展工作,加强手机媒体影响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手机媒体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手机媒体概述

关于手机媒体的概念,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匡文波在手机媒体概论中将手机媒体定义为:“手机是具有通信功能的迷你型电脑,是借助手机进行传播的工具。手机媒体并非独立的媒体形态,即并非第五媒体,而是网络媒体的延伸。从传播学角度看,手机媒体拥有其独特的优势,受众可以自主选择和发布信息,信息的及时互动或暂时拖宕得以自主实现,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完美的融为一体,是一种全新的传播类型。”国内知名作家、广告人朱海松先生在《第五媒体:无限营销下的分钟传媒与定向传播》中讲到,“单纯地将手机定义为第五媒体不确切,第五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也叫手机媒体或移动网络媒体。

二、手机媒体影响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情况分析

1.手机的广泛使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平台。手机的广泛应用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宽更广的平台,可以成为学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手机媒体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它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具有可实施的可能性,这是由手机媒体的自身特点所决定的。利用手机媒体不仅为学校思政工作者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而且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流与传播的效率,降低了教育支出成本,既方便了思政工作者对大学生思想的掌握,又使大学生乐于接受这种教育形式,达到学校思想工作者与大学生主客体之间共同参与交流作用的目的。

2.手机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和技术支持。手机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实践和技术支持,手机媒体具有高度便捷性、普遍性、收发信息阅读信息的强制性,更有强大的相互自由交流空间,3G、4G等高新技术的出现要求思政工作者和大学生都要掌握手机媒体的最新技术,如手机微信、飞信、QQ、微博客等即时通讯工具;手机上网的浏览器,手机邮件的收发工具;手机图书杂志等阅读工具;手机照相、音乐视频、录像等多媒体工具等等,都是充分发挥手机媒体优势的高新技术工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现代化功能来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寓教于乐使大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三、手机媒体影响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1.培养大学生道德自律品格,合理理性使用手机媒体。在现今的新媒体环境中,缺少成熟的道德规范,对学生的行为指导不够清晰。学生作为手机新媒体的使用主体缺乏自我道德约束的意识,当代学生性格特点鲜明,以自我为中心,推崇外国文化、漠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在手机网络中暴露无遗,历史、语文等学科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导向和文化熏陶的过程中逐渐减少。道德自律是对每一个手机新媒体使用者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学生在使用手机新媒体时,只有将网络道德意识与自律行为相结合,理性分析手机媒体带来的网络信息,不盲目追随新媒体的更新脚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以仁义之心进行手机活动,不仅仅是成为手机媒体的使用者,更应善于利用科学技术,使自己成为手机等新媒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保证新媒体和社会环境的安定和谐。

2.重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地位,创新手机媒体教育模式。一方面,思政工作者应利用手机媒体加强点对点、一对一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耐心细致的了解每个学生个性和特点,比较有针对性的对学生个体传播有效信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学校思政工作者还应加强运用手机媒体对学生进行点对面、一对多的传播教育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与试听的积、极性,丰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借助手机媒体及时更新和获取有效信息,利用新媒体平台迅速对学生进行广泛的教育传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利用手机微信、QQ、飞信等群组都可快速达到一对多的互动与交流,随时随地宣扬正确的价值观,将校园内的学生活动融入进手机新媒体,增加建立完善的手机公众号的教育活动宣传,营造和谐的整体教育氛围,形成积极健康的手机媒体环境和校园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整合。

3.建立手机发布信息平台,引导正确的舆论信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建立手机发布信息的平台,只发布对学生有正面影响和有意义的信息,严格筛选信息的内容,优化手机媒体文化,加大力度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将垃圾信息和色情信息等不健康的内容拒之门外,引导正确的舆论信息来规范学生的个体行为,形成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体文化环境,要以公平、公正、真实的原则来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与手机媒体环境优化建设工作,不做对手机媒体道德有损害的恶劣行为,使手机媒体的传播沿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手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主动性更强,目的性也更明确,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传输速度快,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手机媒体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挖掘了大学生的主动性和互动性。在此基础上,本人对手机媒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就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和运用手机媒体的对策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新观点。

[1]苏景荣.手机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2]李媛.手机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D].北京化工大学,2013.

[3]纪建敏.基于手机媒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4.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