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

2016-03-13王毅浙江理工大学

消费导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测算产品质量异质性

王毅 浙江理工大学

对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研究综述

王毅 浙江理工大学

通过对近年来产品质量测算方法的梳理,提出目前最适用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的产品层面上的质量测算方法,同时提出这个方法存在的不足。

产品质量 微观层面 数据库

Marc J. Melitz在2003年的论文中建立了一个异质性企业的动态模型用来解释为什么国际贸易会引致资源在一个行业的各个企业之间重新分配。虽然Melitz的企业异质性仅表现为企业生产效率的不同,但“企业异质性模型”还是开启了新新贸易理论时代,使后续学者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更深入的研究。

随着产品质量异质性的提出,对产品质量的测算成为前沿研究领域。虽然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一个国际较为公认的准确测度产品质量的方法,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产品质量的测度方法做一个梳理和归类,同时引入本文中采用的测算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方法。

早期的文献研究中一般采用贸易价格直接衡量产品质量,即“单位价值量法”,国内学者如李坤望等(2013)也是采用的这一方法。如果对单位价值量法再进行细分,还可以大致分为三种:直接用单位价值代替产品质量的,如:Schott(2004);有将产品单位价值以其世界平均水平为参照进行标准化,再计算相对单位价值来衡量品质的,如:Fontagne(2007)和Xu(2010);还有基于产品单位价值构建价格指数来衡量品质的,如:Hummels&Klenow(2005)和Hallak(2006)。这种估算方法的优点是数据获取容易,计算过程简单;缺点是不能剔除价值中除了质量以外的因素,比如生产成本。如果仅把产品质量作为研究某一问题的控制变量,这种简单的替代方法不失为选择之一。

由于单位价值量法的估算结果并不精确,大量学者在相关的研究中不断改进测算质量的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如Hallak(2004)源于李嘉图的比较优势模型和要素禀赋模型,认为高质量产品多是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富裕的国家由于资本密集度高,在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于是Hallak用一国的平均收入水平来衡量其产品质量。这种做法的好处同样是数据容易获取,但这只能对国家层面的宏观质量进行量化,不能满足企业层面的研究需要。

Hallak&Sivadasan(2009)用企业产品是否经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来衡量,显然,经过ISO9000认证的产品其质量一般来说要高于没有经过认证的同类产品。但是获得认证需要企业自愿申请,并且取得认证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时间,所以很多规模不大,资金不雄厚的企业没有ISO9000的认证,不过这不代表他们就在生产低质量产品,从这一角度说,用ISO9000体系来衡量产品质量存在严重的样本遗漏问题。

K h a n d e l w a l(2 0 1 0)、A m i t K&Khandelwal(2013)认为如果两种产品的单位价格相同,市场份额越高的产品就拥有越高的质量,那么剔除产品市场绩效中的价格因素后,剩余部分就是质量。基于这种思路,他们从需求的角度把市场份额作为衡量标准,用嵌套logit模型反推产品质量;与此类似,Hallak&Schott(2011)用贸易差额代替市场份额,认为在价格相同的情况下,净进口越多的产品其产品质量越高。无论用市场份额还是贸易差额来衡量,都可以有效的解决样本数量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微观研究的需要。但严格说来,这类文献的测算都是基于行业或产品层面进行的,并不是从企业角度出发,因而不能属于企业异质性的范畴。尽管如此,作为当今学界认可度较高的方法,大量国内学者对产品质量的测算都借鉴了这类文献的思路,如施炳展(2013、2014、2015)。

就国内的数据可得性来看,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上近些年来的研究和使用重点,鉴于这两个数据库都是基于产品层面的微观数据,选用Amit K&Khandelwal(2013)的模型为基础对产品质量进行测算是最适宜的,但同时,这个方法也无法克服解释变量之间内生性的问题,如何找到合适的工具变量,同时获得这个工具变量的数据来解决模型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而更加准确的测算产品质量,是今后学者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1]Amit K., Khandelwal, Peter K.,Schott,&Shang-Jin Wei.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mbedded Institutional Reform: Evidence from Chinese Exporters[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13, 103(6):2169-2195.

[2]Hallak J. C., Schott K. P.Estimating Cross-country Differences in Product Qualit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11, 12(1):417-474.

[3]Khandelwal A.The Long and Short of Quality Ladders[J].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Studies, 2010, 77(4):1450-1476.

[4]Schott K., Peter. Across-Product versus Within-Product Speci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04, 119(2):647-678.

王毅(1990-),男,天津人,浙江理工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

猜你喜欢

测算产品质量异质性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异质性债务治理与制度完善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基于概率分布的PPP项目风险承担支出测算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现代社区异质性的变迁与启示
有关τ-可测算子的Young不等式与Heinz型不等式的逆向不等式
(T)-可测算子迹的不等式
1949年前译本的民族性和异质性追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