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楼梦》的女性意识

2016-03-13平志军西安医学院西安710021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男权林黛玉黛玉

⊙平志军[西安医学院, 西安 710021]



艺术广角

论《红楼梦》的女性意识

⊙平志军[西安医学院, 西安710021]

摘要:《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美丽、聪慧的女性形象,对女性的人生命运和悲剧结局的描绘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其中所体现出的尊重、关爱、同情、赞美女性的尊女抑男意识及女性意识的觉醒,在封建时代的男权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

关键词:《红楼梦》 林黛玉女性意识

某种意义而言,《红楼梦》是一部以女性为中心、为女性人物树碑立传的长篇小说,作品中集中刻画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故此,要想深刻把握《红楼梦》的思想内涵,就要对其中描绘的女性有一个深入的了解。《红楼梦》从独特视角为我们描绘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封建时代中国女性的魅力。借助这些女性人物形象,宣扬她们高超的才情与高贵的品质,全方位展示女性之美,表现作者不同于前人的全新女性观。

一、《红楼梦》男、女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

《红楼梦》首先以女娲的神话开篇,本身即蕴含了一种“补天”意识,作者颠覆了数千年以来的男权思想,有着开创新时代的意义。尤其可贵的是,曹雪芹思考的是封建社会女性的悲剧命运,他借助文中人物之口,表现出对女性的崇拜。如甄宝玉言:“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净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两个宝号还更尊荣无比的呢!”贾宝玉云:“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曹雪芹首次对小说中的女性进行了大胆赞扬,本身也是对男尊女卑社会的批评。作者的这种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红楼梦》中所描绘的青春女性不论主子或是奴才,都显得那么可爱,那么充满青春活力与朝气。她们有思想、有才华,有着美好的憧憬和追求,人物个性鲜明。如孤高目无下尘的林黛玉、仪容才情出众的薛宝钗、精明干练的王熙凤、直爽聪慧的史湘云、刚直桀骜的晴雯等,可以说,作者耗尽了全部的写作热情,对这些女性出众的才情、个性进行了充分赞颂与大胆讴歌,使她们构成了一个优美的女儿世界。

2.丑陋俚俗的男子世界。大观园是个女儿国,与之相对的现实世界却是一个污浊不堪的充斥着男人污浊之气的世界,一个腐败堕落的社会呈现出一副末世衰败的景象。这个世界虽然是一个男权社会,但男人们的荒淫、无耻、堕落无可挽回。如贾赦好色无耻,贾政迂腐无能,贾珍、贾琏、贾蓉等骄奢淫逸、无所事事,薛蟠豪横粗俗、草菅人命,贾雨村投机专营、忘恩负义……尤其作为荣国府的嫡子长孙贾赦,在父亲死后继承世禄世爵,袭封“一等将军”,本应为国效力、兴复家业,却成天只知道饮酒作乐、巧取豪夺,是个典型的作威作福、为所欲为的纨绔子弟形象,为贾府子孙树立了极坏的榜样。贾母不顾母子之情,曾严厉批评他:“作什么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没的耽误了人家。放着身子不保养,官儿也不好生作去,成日家和小老婆喝酒。”贾赦的极端好色、不顾廉耻,连丫鬟平儿、袭人都看不过,认为“这个大老爷太好色了,略平头正脸的,他就不放手了”。贾赦胡子花白了,房中却还有众多小妾,荒淫无度,居然还看中贾母身边的丫鬟鸳鸯,威逼她做小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竟然让自己的妻子向贾母索要,又让儿子贾琏威逼利诱鸳鸯的父母与哥嫂,直至母亲大发雷霆才终罢手,最后得不到满足的他,还是破费了八百两银子,买了十七岁的嫣红收在屋里才作罢。整个贾府的污浊由此可见一斑,难怪柳湘莲说出贾府“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话,这些在封建家庭中占统治地位的男人,成了作者批判抨击的对象。

二、林黛玉体现出的女性意识的觉醒

林黛玉在“眼空蓄泪泪空垂”的女性柔弱的外表下,蕴藏着别样的坚韧与刚强。她努力摆脱着传统女性身上所具有的奴性意识,大胆地触犯封建礼教的清规戒律。从林黛玉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生命意识的律动和主体意识的觉醒。

1.才华横溢、诗人气质,大胆冲破旧有妇女观念。封建时代信奉“女子无才便是德”,把女子局限在“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角色中。清初文人张岱《公祭祁夫人文》中云:“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正是这种根深蒂固思想的流露和传统的才德观促成了这种观念的产生。“德重于才”本是国人信念,并不分男女,而国人对于男性总是要求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看重的是她们的“妇德”,但又害怕“才可妨德”,于是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言论。然而“女子无才便是德”本质上是对女性智力的低估与扼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男权社会中男性对女子性别的歧视以及企图在知识启蒙方面蒙蔽女性的感知,遏制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而林黛玉却颠覆了以往的传统女子形象,她聪明灵慧、才华横溢,同时又多愁善感、迎风洒泪,感情细腻深刻,具有诗人气质和超人才华。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前后共创作出二十五首诗、词,计二百五十六句,一千六百五十九个字。所涉及的诗歌体裁有四言、五律、七绝、七律、歌行、五排、集句和词八种。写出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咏菊诗》《葬花诗》《鲛鮹诗》《凹晶馆联诗》无不体现了林黛玉的诗情才华。尤其是长诗《葬花吟》,全诗共五十二句三百六十八字,却是《红楼梦》一书中最为人所称道、最为感人的诗篇之一。此诗巧妙地以花喻人,将人与花的命运紧密相连,是林黛玉自叹身世遭遇的代表作,也是作者极力塑造的艺术形象,是表现其性格特性的重要作品,集中体现了林黛玉的过人才华。

2.反对封建礼教,对平等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与歌颂。在封建社会里,女性被剥夺了从事社会活动的权利,她们的全部生活都被束缚在家庭之中。对于婚姻,林黛玉摒弃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门第观念和“郎才女貌、一见钟情”的旧有模式,而把爱情的追求引向注重精神共鸣的全新境界,向往的是男女平等的真正的婚姻自由。黛玉没有屈从于男性统治的世界,而是勇敢地挑战男权社会秩序,她对前代传为佳话的爱情故事的女主人公的评价与众不同,如《五美吟》其四:“瓦砾明珠一例抛,何曾石尉重娇娆?都缘顽福前生造,更有同归慰寂寥”;其五:“长揖雄谈态自殊,美人巨眼识穷途。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对于前一首诗,前人歌咏绿珠多着眼于对其以死殉情的赞美,而黛玉却别出心裁,认为石崇与绿珠之间并无真正的爱情,一为主一为仆,因为二人地位的不相等,绿珠的以死殉之,实为石崇的“顽福”,意即石崇当不起绿珠的报答之情,从中不难体会出林黛玉坚持夫妻平等的爱情理想。后一首诗,红拂私下投奔李靖之举,在黛玉看来并不仅仅是为求终身依靠,而是为惺惺相惜,赞赏的是二人在人格上的平等。这些诗作表达了黛玉自己的婚姻思想,而这种男女平等的婚姻思想,在我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对旧的婚姻模式的一种否定。旧式婚姻无论是才子佳人还是夫贵妻荣,都不是黛玉所要的,她追求的是志同道合者,是人生信念与理想的结合,而宝黛恋爱本身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宝玉抛弃了传统伦理关系中的男尊女卑观念,在他眼里女性是“人”。正是有了这种思想意识,二人真正的恋爱才成为可能。所以黛玉的诗体现了对女性独立地位的认同,是对当时占统治地位的男权观念的挑战。

3.竭力捍卫女性的人格尊严。与以往女性不同,林黛玉不仅大胆反抗封建礼教,还竭力维护自己作为女性的人格尊严。《葬花吟》作为黛玉感叹身世遭遇之作,同时也是其性格特征的重要体现。这首诗并非一味哀怨感伤,其中也蕴含着一种郁愤不平之气。这首诗有对自己高洁品质的赞颂,也有对自身悲惨遭遇的哀怨,更有对污浊社会的抨击以及对腐败世界的斥责。性情孤直、目无下尘、聪慧敏感的林黛玉着意追求自己的美好爱情,但却敏感地意识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社会环境的严酷与摧残,这是站在女性立场上对生命的一种礼赞,同时也是对男性价值观念的断然否定。如诗句“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寄予了黛玉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的愤懑;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更是对长期迫害着她的冷酷无情环境的现实批判;“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这是她追求自由幸福无所结果而又不肯向恶势力低头的刚直性格的写照。她为了自己的人格尊严,追求纯洁的爱情,而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宝黛爱情悲剧所体现出的是反对封建礼教观念和极力追求婚姻自由的女性意识的进一步发展。黛玉对女性有着独立思考与清醒的认识,她张扬女性个性、重视个体生命、追求婚姻平等自由,表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可以说《红楼梦》所传达出的女性意识在林黛玉的身上得到了集中表现。

综上所述,明清时期,随着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繁荣,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从而推动了晚明个性解放思潮的涌现,而这种启蒙思潮体现在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方面,在小说领域就是对女性人物形象的扶持与褒扬。与前代文学作品相比,《红楼梦》在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女性意识觉醒的体察上显然有着振聋发聩的启蒙作用。

参考文献:

[1](清)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明)张岱著,夏咸淳校点.张岱诗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梁竞西.论《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诗词[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莫砺锋.论红楼梦诗词的女性意识 [J].明清小说研究,2001(2).

作者:平志军,文学博士,西安医学院卫生管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男权林黛玉黛玉
Myth and Mechas
品潇湘妃子
《红楼梦》“述古翻新”管窥——黛玉不喜义山诗、正邪两赋及意淫新论
林黛玉该不该吃五香大头菜
黛玉为什么爱哭?
解读李渔《怜香伴》中的假凤虚凰
从古典到西洋
从林黛玉之死看刘心武的荒谬语言
两个人的爱情和一个家族的“内战”
Dream of Red Mansions in English Abridg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