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飞动之美”

2016-03-13范玉华河南平顶山财经学校河南平顶山467000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
关键词:罗密欧夏洛克莎士比亚

⊙范玉华[河南平顶山财经学校,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试论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飞动之美”

⊙范玉华[河南平顶山财经学校, 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莎士比亚之所以能够傲视群贤,他的戏剧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并在英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独特的莎氏风格的语言,而且莎士比亚语言被公认为英语学习的典范。本文以朱生豪先生译本为例,分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飞动之美”。

关键词:莎士比亚戏剧语言风格飞动之美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人们喜欢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这些戏剧除了曲折生动的情节和个性鲜明的形象,还有丰富精致的语言。莎士比亚综合运用比拟、排比、隐喻、双关等修辞方法,时而简洁生动,时而繁复夸饰,或阻或畅,或抑或扬,使语言呈现出跌宕多姿、行云流水般的“飞动之美”,从而深深地吸引了读者,打动了观众。可以说语言是打开莎士比亚戏剧宝库的金钥匙,这些生动优美、幽默诙谐、智慧闪光的语言不仅是英国语言的精华,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瑰宝。

一、由虚到实——人物形象的“飞动之美”

戏剧是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舞台艺术。戏剧的载体是舞台,主体是人物,灵魂是语言。除了一些历史剧,戏剧中大多数人物形象都是虚构的,但剧作者必须完成从虚到实的转化,也就是说,剧作者必须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这些人物形象一经剧作者刻画出来,即成为经典形象。戏剧中情节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展示和剧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态度,一般都得依靠人物语言来完成。人物的语言飞动起来,整个戏剧才能活起来,舞台效果才能好起来。如莎士比亚对最简单而又最复杂的“人”的讴歌和赞美:“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段话感情激越,语言飞动,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悠扬。把“宇宙精华,万物灵长”的人类描写得神采奕奕、气质高贵,充满了理性的光辉,是迄今为止对人类的最高赞美!若一部戏剧从头至尾都是干巴巴的说教,或者只是照本宣科地介绍或读台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动观众的,更不用说感染观众,引起共鸣了

戏剧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戏剧要靠大量的语言表白、相对集中的时间节点和有限的空间挪移等方式来表现人物,表现景物,表现心理,从而推动情节的发展。既然戏剧要靠大量的语言来介绍人物、景物、心理,那么剧作者对语言就要精准拿捏、生花表现,以使人物神采飞扬。这既需要剧作者有天资的禀赋,更要靠长期的舞台实践和锤炼。莎士比亚无疑是个中翘楚。凝固的字节到了莎士比亚手里,就如同简单的点线到了书法家手里一样。书法家通过点和线的顿挫、波磔、转圜、藏露等方法,达到“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崖,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的“飞动”效果。而莎士比亚则通过字音和字节的排列、组合、腾挪、跳跃等方法,让虚与实的搭配、意与象的吻合、悲与喜的交织充分体现。用法国大作家雨果的话说就是“在莎士比亚身上,有才气,有灵智,有媚药,有颤动,有荡漾的微风,有使人看不见的感化力,还有不知名的高贵的营养汁。这一切形成他的动乱……这种动乱,就是人性。”雨果名之为“动乱”的内容,表现在语言方面,就是莎士比亚语言的“飞动之美”。

语言从莎士比亚戏剧中不同的人物嘴里说出来,恰又反映不同人物的心理活动、性格特点,使人物跃然而出,栩栩如生。戏剧的形象虽然大多是虚构的,但造成的效果却是逼真的,在这一点上中外戏剧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例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塑造的“夏洛克”形象。夏洛克既是一个狠毒的商人,也是一个饱受歧视与羞辱的犹太人。剧中基督徒安东尼奥曾经向夏洛克借了三千元钱,契约上写的是如果安东尼奥到期不能归还钱财,夏洛克可以剜下安东尼奥靠近胸口的那一磅肉。当安东尼奥的船遭遇海难不能按期归还夏洛克的三千元时,夏洛克决意置安东尼奥于死地,定要剜下安东尼奥靠近胸口的那一磅肉。夏洛克的理由是“拿来钓鱼也好;即使他的肉不中吃,至少也可以出出我这一口气。他曾经羞辱过我,夺去我几十万块钱的生意,讥笑着我的亏蚀,挖苦着我的盈余,侮蔑我的民族,破坏我的买卖,离间我的朋友,煽动我的仇敌;他的理由是什么?只因为我是一个犹太人。难道犹太人没有眼睛吗?难道犹太人没有五官四肢、没有知觉、没有感情、没有血气吗?他不是吃着同样的食物,同样的武器可以伤害他,同样的医药可以疗治他,冬天同样会冷,夏天同样会热,就像一个基督徒一样吗?你们要是用刀剑刺我们,我们不是也会出血的吗?你们要是搔我们的痒,我们不是也会笑起来的吗?你们要是用毒药谋害我们,我们不是也会死的吗?那么要是你们欺侮了我们,我们难道不会复仇吗?要是在别的地方我们都跟你们一样,那么在这一点上也是彼此相同的。要是一个犹太人欺侮了一个基督徒,那基督徒怎样表现他的谦逊?报仇。要是一个基督徒欺侮了一个犹太人,那么照着基督徒的榜样,那犹太人应该怎样表现他的宽容?报仇。你们已经把残虐的手段教给我,我一定会照着你们的教训实行,而且还要加倍奉敬哩。”这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精彩的表白之一。夏洛克久已蓄积的愤怒如同洪水,在闸门开启的瞬间一泻而下,酣畅淋漓,语言飞动,神情跃然。那是长久以来压抑的释放,屈辱的报复,愤怒的爆发,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舞台效果。

二、由静到动——景物描写的“飞动之美”

戏剧有一定的舞台限制和时空限制,因而不能像电影那样,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画面、时间的交错变换、场地的不停挪移等方法来映衬人物性格,折射社会现实。莎士比亚戏剧中大量的景物描写,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介绍来完成的。在《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女儿杰西卡爱上了罗兰佐,一番波折之后,二人情定终生。罗兰佐幸福地对杰西卡说:“月光多么恬静地睡在山坡上!我们就在这儿坐下来,让音乐的声音悄悄送进我们的耳边;柔和的静寂和夜色,是最足以衬托出音乐的甜美的。坐下来,杰西卡。瞧,天宇中嵌满了多少灿烂的金钹;你所看见的每一颗微小的天体,在转动的时候都会发出天使般的歌声,永远应和着嫩眼的天婴的妙唱。在永生的灵魂里也有这一种音乐,可是当它套上这一具泥土制成的俗恶易朽的皮囊以后,我们便再也听不见了。”戏剧舞台由于时间和场地限制,无法让实景再现。在戏剧舞台上,即便是剧作者在幕布背景上设置一些月光、星星、天使、天婴,那也是凝固的,现场无法表现景物的动态美,但莎士比亚巧妙地完成了从语言到画面的转换,他借助剧中人罗兰佐诗一般的语言介绍让景物“飞动”起来,如同中国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一样——画面是静态的,感觉却是“飞动”的。罗兰佐充满诗情画意的衷肠倾诉引起观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美感,达到如痴如醉之观感。

三、由意到象——心理刻画的“飞动之美”

在心理的刻画和描摹上,戏剧和电影比较一致。二者都得借助人物的话语、表情、动作、声音,周围景物的阴晴、明暗、冷暖、浓淡等具象,把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不同人物在不同时期的心理、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的心理之意刻画得惟妙惟肖。或者把一些大众心理、意识思想,借助于恰当的形象刻画得独具特色。如爱情,这是古今中外广大作家文学作品的普遍性主题。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出身等因素的影响,作家们对爱情的阐释和理解也各不相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描述的也是爱情主题。剧中罗密欧没有见到朱丽叶前,对爱情的理解是这样的:“唉!想不到爱神蒙着眼睛,却会一直闯进人们的心灵……这些都是怨恨造成的后果,可是爱情的力量比它要大过许多。啊,吵吵闹闹的相爱,亲亲热热的怨恨!啊,无中生有的一切!啊,沉重的轻浮,严肃的狂妄,整齐的混乱,铅铸的羽毛,光明的烟雾,寒冷的火焰,憔悴的健康,永远觉醒的睡眠,否定的存在!我感觉到的爱情正是这么一种东西,可是我并不喜爱这一种爱情。你不会笑我吗……唉!这就是爱情的错误,我自己已经有太多的忧愁重压在我的心头,你对我表示的同情,徒然使我在太多的忧愁之上再加上一重忧愁。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吃不到嘴的蜜糖。”

“爱情”缘起于“意”,具化为“行”,是人类最简单而又复杂的情感。每个作家在表现这个主题时都会挖空心思,以求别出心裁,达到浸洇人心之目的。以上这一大段表白中,莎士比亚借用“轻浮、狂妄、混乱、羽毛、烟雾、火焰、健康、睡眠、烟、火星、波涛、疯狂、苦味、蜜糖”等一系列具体化了的物质和行为来表现“爱情”,使“爱情”变成了可品、可看、可行、可感的具象,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想象,以此来弥补了戏剧舞台的不足,这更易引起观众的理解和共鸣,达到增强舞台实际效果的目的。同时,莎士比亚还综合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和丰富的词汇,把年轻的罗密欧没有得到爱情之前的酸涩心理、排斥心理以及对爱情的片面理解刻画得形象生动。语言既严谨又洒脱,既相反又相成,既凌空飞起又掷地有声,极具“飞动之美”。当然,一旦罗密欧遇到朱丽叶之后,所有的这一切对爱情的理解全都颠倒过来了——他甚至为爱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在《罗密欧与朱丽叶》里,莎士比亚关于“梦”的表现也很精彩。“梦”和“爱情”一样,也是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难以名状的。莎士比亚通过罗密欧与茂丘西奥的精彩对话来细致描摹“梦”,把意识之“梦”具化为实实在在的“春梦婆”,从而让观众对“梦”有了一个直观感受。

罗密欧昨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

茂丘西奥我也做了一个梦。

罗密欧好,你做了什么梦?

茂丘西奥我梦见做梦的人老是说谎。

罗密欧一个人在睡梦里往往可以见到真实的事情。

茂丘西奥啊!那么一定是春梦婆来望过你了。

班伏里奥春梦婆!她是谁?

茂丘西奥她是精灵们的稳婆;她的身体只有郡吏手指上一颗玛瑙那么大;几匹蚂蚁大小的细马替她拖着车子,越过酣睡的人们的鼻梁,她的车辐是用蜘蛛的长脚做成的;车篷是蚱蜢的翅膀;挽索是小蜘蛛丝,颈带如水的月光;马鞭是蟋蟀的骨头;缰绳是天际的游丝。替她驾车的是一只小小的灰色的蚊虫,它的大小还不及从一个贪懒丫头的指尖上挑出来的懒虫的一半。她的车子是野蚕用一个榛子的空壳替她造成,它们从古以来,就是精灵们的车匠……

罗密欧得啦,得啦,茂丘西奥,别说啦!你全然在那儿痴人说梦。

茂丘西奥对了,梦本来是痴人脑中的胡思乱想;它的本质像空气一样稀薄;它的变化莫测,就像一阵风,刚才还在向着冰雪的北方求爱,忽然发起恼来,一转身又到雨露的南方来了。

法国大作家雨果曾经对莎士比亚的语言风格大加赞赏,认为莎士比亚的语言放肆大胆,与拉伯雷不相上下,并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莎士比亚“他展翅高翔,他高踞、俯冲、沉落、疾飞,一时向下界倾泻,一时隐没于苍穹。他是这样一个天才,上帝故意没有紧紧地加以羁勒,使他得以勇往直前,并在无限之中自由地展翅翱翔。”

莎士比亚的语言在飞动,思想在闪耀着灵光,即便是大众化的行为和普普通通的事物,一经他灵光的思想和灵巧的妙手,便会活灵活现、活色生香。莎士比亚词汇精准丰富,语言流畅华丽,长句缠绵如线,短句圆润如珠,雅的高贵不凡,俗的痛快明白,得乎心而应之于口,达到形神兼备、雅俗共赏、动感十足的舞台艺术效果。

“过剩的力量、美妙的愉快、史诗般的粗犷、怜悯心、创造力、欢乐、狭隘的头脑所不能理解的欢乐、讽刺、对恶人的无情鞭挞、苍穹般的伟大、需要显微镜来视察的精细,既具有一个最高点,又具有一个最低点的没有止境的诗、庞大的整体、深沉的细节,以上所有这些,这位作家都不缺少。当人们接触到他的作品时,就感到有一阵巨大的风从一个世界的开口吹刮过来。在各方面都闪耀着天才的光辉,这便是莎士比亚。”这是雨果对莎士比亚的高度评价,对此我们只能说:知莎士比亚者,雨果也!而且,我们的感觉是:受莎士比亚的影响,雨果的语言也“飞动”起来了!

参考文献:

[1]孙过庭.书谱[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

[2]莎士比亚.莎士比亚戏剧[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3]雨果.莎士比亚论[M].柳鸣九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

作者:范玉华,河南平顶山财经学校副校长、副教授、全国优秀教师,平顶山市青年技术拔尖人才,研究方向:英语教育,教育管理。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小说论丛

猜你喜欢

罗密欧夏洛克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素描)
互文变奏的和弦:论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莎士比亚与普希金的《鲍里斯·戈都诺夫》
看穿假象
快车上的讹诈
现代美国街头版罗密欧与朱丽叶
唱到爱恨缠绵时,以爱化解世仇——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只狗的遗愿清单
夏洛克·福尔摩斯怎样改变了这个世界
遗愿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