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生阅历供挥洒,十幅云蓝包世宙”
——龚柴及其地理学著述初探

2016-03-13李文辉陈名扬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五洲小志

⊙李文辉 陈名扬[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 宁波 315211]



“半生阅历供挥洒,十幅云蓝包世宙”
——龚柴及其地理学著述初探

⊙李文辉陈名扬[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

摘要:龚柴(?—1914),号古愚、虚白主人,因法文名为SimonKiong,故有“龚西满”之称,其又为上海董家渡天主堂司铎,人称“龚司铎”。龚柴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地理学家,为打开国人视野、发展地理学科贡献良多,曾有人将他列为中国地理学家与外国地理家之首。考证龚柴的生平及其地理学著述,积极评价其对近代中国地理学所做的贡献,意义颇丰。

关键词:龚柴地理家地理学

王锡祺(1855—1913)编撰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为晚清地理学重要著述,近代学者杭州觉民学堂校长陈学熙认为此书“体例虽极紊乱,而效用固大”①。笔者浏览此书时注意到署名“宁波龚柴”的文章数量众多,经统计,这部丛书共收入龚柴49篇地理学作品,涵盖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甚广,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考诸史籍,鲜见龚柴事迹。《清史稿》卷一四六志一二一载有龚柴《暹逻考略》一卷,然仅有篇名,未有详介。

邹振环《土山湾印书馆:近代上海天主教翻译出版的重镇》简介有龚柴事迹,其云:“龚柴,法文名为Simon Kiong,号虚白主人,浙江宁波人,曾任今上海傅家宅70号的神甫。曾一度‘主政《益闻录》’(许彬《五洲图考》叙)。他在地理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在《益闻录》上发表有多篇有关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专文……”②通过此文,我们大致了解到龚柴为天主教士,是最早一批研究和传播近代地理学知识的学人。

尽管如此,我们对龚柴的生平依然无所详知。今笔者通过《全国报刊索引》等途径进行文献研读,试将龚柴生平作一简要考述,并介绍其对中国近代地理学所做的贡献。

一、龚柴生平考略

(一)名号

笔者考民国年间较为著名的天主教刊物《圣教杂志》③,其1915年第2期载有《古愚龚公小传》④一文,此文即为龚柴的传记。《古愚龚公小传》云:“公讳柴,号古愚。”龚柴在《益闻录》报馆时,即以《地舆图考》作者“龚古愚”出名,“古愚”确为其号⑤。龚柴又号“虚白主人”,曾以此名撰写《台湾小志》⑥。龚柴还是上海著名的董家渡天主堂司铎,故人称“龚司铎”。因龚柴法文名为SimonKiong,故教内有“龚西满”之称。在有关龚柴的新闻报道中,龚柴基本都以“龚古愚”“龚司铎”“龚西满”之名号出现。因之前学界未考辨龚柴名号,故难索其生平。

(二)龚柴系松江人,非宁波人

学界对龚柴籍贯的认识,一向认定其为宁波人。考此说来历,皆出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王锡祺在该丛书中署龚柴籍贯为“宁波”,故“宁波龚柴”广为地理学界所知。而《古愚龚公小传》首言“公讳柴,号古愚,江苏松江(旧属华亭)人也”,谓龚柴乃松江人,其作者“海门放眼达观人”还特意标注松江为古华亭。《善导月报》⑦1914年第12期报道有《追悼龚古愚司铎》一文,号召为龚柴的去世再次举行追悼大会。其介绍龚柴则云:“已故前嘉宝本堂龚西司铎系松江县浦南大周泾会人”,此亦为龚柴乃松江人之明证。

(三)生卒年月

《善导月报》1914年第9期报道南翔事务所消息,云龚柴“因积劳成疾,于一月十四日溘然逝世。本会同人,莫不哀悼”,故知龚柴于1914年1月14日去世。关于龚柴出生年月,史载不详。据条吟氏《贺龚古愚司铎寿辰》⑧,其中有“酌酒欣开介寿筵,高人理合享高年”句,推龚柴应于1850年前后出生。

二、龚柴的地理学著述

(一)发表于《益闻录》的文章

作为上海开埠以来最早的耶稣会士之一,龚柴不仅为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他在晚清地理学界也颇有影响力。龚柴写有《地球形势说》《山西考略》《日本考略》等49篇地理学专文,陆续发表于《益闻录》,后均被王锡祺主编的《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收录。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视角、层面,或考察天体地理,或介绍本国山川,或纵论异域风貌,为打开国人视野、发展地理学科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台湾小志》

龚柴于光绪十年(1884)所著的《台湾小志》是研究台湾史地的重要文献。《台湾小志》亦名《基隆淡水台疆小志》,署名“虚白主人”。《台湾小志》序云:“虚白主人以今年春法人启谅山之衅,违理兴师;以兵舰数十艘游弋闽江口岸,耽耽于台湾之地;一犯基隆,再犯淡水,以致全台震动,岌岌可危。因著《台湾小志》一卷,俾有心时事者有以考山川形势、物产民情以及历代兴亡得失之故,不至望洋而叹向若而迷,然后知法人窥觑台疆固非仅黩武于我。”1884年,正值中法战争法军进攻台湾的危急时刻,龚柴著此文望国人予以警醒注意,体现了龚柴作为天主教士的爱国之忱。

(三)《地舆图考》

除上述专文外,龚柴还与他人撰著和编译了《地舆图考》和《五洲图考》,影响颇大。《申报》1883年以“留心地学”为专题,报道了龚柴《地舆图考》之贡献:“上海益闻报馆龚古愚先生,专精地舆之学,辑著《地舆图考》刊列报内,迄今四历寒暑。凡于山川风土,疆域之广狭,开国之远近,世代之沿革,物产之盛衰,人才之优劣,莫不备著于篇,诚为有益见闻,堪资印证者。”⑨光绪九年(1883),京江李拱宸有《读龚古愚先生〈地舆图考〉书后》一文,为读龚柴《地舆图考》之感,刊于《益闻录》第309期。李拱宸赞龚柴曰“古愚先生学识宏著,述能将笔,代口细辨”,赞其《地舆图考》则曰“五洲形势朗列眉,万国山川供运肘,疆界胪陈华与夷”。⑩读者吴咏秋有《题龚古愚司铎〈地舆图考〉调寄金缕曲》一首寄赠龚柴,言其著作所功之大:

寰海天然画,看纷纷,虎踞群藩,龙蟠中夏。大地纵横三万里,奔赴才人腕下。髣髴是,六鳌控驾。缩地秦皇何处也,便移山,亦笑愚公假。且论列,亚西亚。

半生阅历供挥洒,尽遨游,汉使仙槎,周王骏马。蓬岛神州听诉与,不似海天闲话。应胜读,山经尔雅。十幅云蓝包世宙,看徐陵,掷笔珊瑚架。洛阳纸,千金价。(11)

(四)《五洲图考》

《五洲图考》共四册,为龚柴与天主教同人许彬(?—1899)、徐劢(1851—1932)联合编译而成,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上海徐家汇印书馆(即土山湾印书馆)印刷。《五洲图考》具体由龚柴负责欧洲部分,许彬负责美、非、澳洲部分,徐劢负责中国地理部分。该书图文并茂,载有亚洲、欧洲、墨洲(美洲)、斐洲(非洲)和澳洲等各洲总图及各国分图,还详载世界各国的疆域、历史沿革、山川地理、形势、人口、土地、都邑和物产等。孙潇认为《五洲图考》是在《益闻录》刊发的地理学专文基础上稍作修改而成,为《益闻录》的二次传播产品。(12)

由龚柴主编的《五洲图考》自出版后,广受读者青睐,以致盗版不绝。龚柴在该书出版后,即到政府申请专利。书商钟宝如暗中翻印此书以获利,龚柴将其举报并请警署立案调查。(13)

三、结语

近代学者、杭州觉民学堂校长陈学熙在《地学杂志》中发表有《中国地理学家派》一文,在该文中,他将近代地理学者分为五家,分别是游记家、新化家、自然家、中国地理学家和外国地理家。陈学熙认为“中国地理学家”之首即为龚柴,评曰:“龚柴学说,重沿革,尊古迹,先地球考,次中国考,次各省考略,学者以完善称之。”至于“外国地理家”,陈学熙认为是由“龚柴首倡,所著各国考略,颇见精详”,且认为龚柴混合了禹贡和山海二派,与邹代钧、张相文等为“翘然于地理学者”。正是以龚柴为代表的晚清地理学家们的创举,才使得我国近代地理学如此繁盛。陈学熙赞曰:“美哉!我国地理学盛哉!我国地理学派家数之多,学理之明,图籍之繁,大地世界雄飞,突步东西二洋,奚多让焉。”(14)

① 《地学杂志》1911年第2卷第17期。

② 《东方翻译》2010年第3期,第36页。

③ 《圣教杂志》为民国期间较为著名的天主教杂志之一,月刊,1912年创刊于上海。内容为宣传教义、神哲学、中西学术、文化及经济社会等学问。发行范围几乎遍及全国各地天主教教会,甚至远达欧美、南洋。

④ 《圣教杂志》1915年第4卷第2期,第66—67页。

⑤ 龚柴与蒋升合译之《真福亚尔方骚传》(1877年慈母堂活版)署名为“固愚龚柴”,应为刊误。

⑥ 《台湾小志》见陈支平主编:《台湾文献汇刊》第5辑第3册,九州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⑦ 《善导月报》1913年6月创刊于松江,为公教进行会主办。上海公教进行会总部在董家渡天主堂。

⑧ 《善导月报》1914年第12期,第66页。

⑨ 《申报》1883年9月6日,第3736号第4版。

⑩ 《益闻录》1883年第309期,第538页。

(11) 《益闻录》1883年第286期,第401页。

(12) 孙潇:《天主教在华第一份中文期刊〈益闻录〉研究》,西北大学2011年硕士毕业论文,第49页。

(13) 事见《申报》1903年6月16日、7月9日、7月21日。

(14) 《地学杂志》1911年第2卷第17期,第1—7页。

作者:李文辉,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陈名扬,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编辑:杜碧媛E-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欢

五洲小志
浦口区举办第二届迎新春“五洲同庆 云端送福”活动
“五洲中华情,翰墨迎冬奥”海内外名家邀请展参展作品欣赏
海联五洲 情牵四海——江苏省海外联谊会理事会综述
贺《清泉诗词》创刊30周年
出门前要化妆
地邻
那件蓝色制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