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第五批琉球官生及其教师

2016-03-13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国子监琉球

⊙杨 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清代第五批琉球官生及其教师

⊙杨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青岛266100]

摘要:清朝政府拥有对其藩属国琉球接收官生的传统。终清一朝,琉球向中国派遣官生共七批,合计二十六人。这当中,第五批官生在中琉交流史上和琉球文学史上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然而,这些官生的著作流传至今者几近阙如,因此目前学界对之的研究颇为不足。笔者发现,第五批官生的国子监教师、董率所留下的著作中有关于这批官生的内容,可弥补官生著作遗失为相关研究所带来的缺憾。本文拟从琉球官生之教师及董率的著作入手,分析、归纳出清代第五批琉球官生与其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情况,以期对该领域研究的空白做出一部分补充。

关键词:清代第五批琉球官生向邦正陈锦湖吴嵩梁 《香苏山馆诗集》

清代第五批琉球官生即向邦正、毛邦俊、杨德昌、梁文翼,向、毛二人为琉球首里人,杨、梁二人则为久米村人。到目前为止,关于他们生平的记载及其作品都未有流传,因而对四位官生进行直接研究难度较大。因此,笔者拟从第五批官生来华留学时的国子监教习陈梦莲和督理官吴嵩梁的有关信息入手,探讨第五批官生的来华留学情况。

一、官生教习与董率

第五批官生的教习陈梦莲,即陈锦湖(1768—1832),讳梦莲,号锦湖,历任陕西知县,正七品。王贵垣先生的《古族谱见证琉球与中国文化交往》一文中摘录了他意外发现的《上洋颍川陈氏族谱》中的一篇《陈锦湖行状》①,其中有关于陈锦湖在京城国子监充琉球教习时的相关记载:“嘉庆十一年(1806),府君进京,得考充琉球教习……府君承命兢兢,口讲指画,无敢稍懈……”②陈锦湖于37岁时选拔为优贡生,其本身的素养颇优秀,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师生之情,陈锦湖作为中国教习的懿言嘉行也流传到了海外。

除担任国子监教习的陈锦湖之外,国子监还另设博士庆龄和吴嵩梁作为董率,总理学生事务。《钦定国子监志·外藩入学》中载:“嘉庆六年……本监派博士庆龄、吴嵩梁董率,堂上官稽查如定制。”③吴嵩梁主要负责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由于吴嵩梁诗作方面的特殊才华,再加上与学生朝夕相处的客观条件,为他给学生指导诗歌创作提供了绝佳的机会,琉球官生在诗作上取得的成绩与吴嵩梁的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关于吴嵩梁,《清代七百名人传》中记载:“字兰雪,江西东乡人,嘉庆五年举人……诗才与黄景仁相埒”④,《名人传》中评价其诗才可与清代颇负盛名的诗人黄景仁(黄庭坚后裔)相媲美。他生于书香门第,有着良好的家学渊源,但命途多舛,未及弱冠之年,父亲去世,他与哥哥吴榕崑支撑家事,但不久吴榕崑也去世,吴嵩梁曾一度靠鬻文侍养母亲。嘉庆五年(1800)乡试中举,后春试不第。嘉庆七年(1802)候选国子监博士,嘉庆十四年(1809)又以国子监博士候补内阁中书,他称自己为“冷官”,属于不怎么繁忙的官职,《香苏山馆诗集》中也频频出现“冷官”这个字眼。道光十年(1830)开始出任黔西知州,因得罪上司被贬至长寨司马,不久即还任。道光十四年卒于黔西知州任上。吴嵩梁一生交游广泛,先后以蒋士铨、翁方纲等为师,也受到法式善、袁枚等文学大家的称赏,留下了大量的诗文作品,其中以《香苏山馆诗集》四十卷最为著名。

琉球官生在监学习期间的住处问题是研究官生及其老师之间交流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学者马镛在《中国教育制度通史》中说:“国子监为琉球学生在本监敬一亭右设学馆,包括4间留学生住房,讲堂和教习、董率官员住房,琉球学生随行人员及厨役住房等。”⑤清代国子监设学馆,且留学生与教习住房都在一处,教习、董率和琉球官生几乎是同吃同住,这种学生与老师朝夕相处的方式,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吴嵩梁的诗作受到学生们的推崇,姚莹《香苏山馆诗集后序》:“……琉球陪臣向邦正等以嘉庆十年奏请入监肄业,出兰雪门下,及学成归国,奉使来朝者皆欲得其赠诗为荣。甚矣兰雪才名之盛也。”⑥姚元之《竹叶亭杂记》:“琉球人作书,大率皆学十七帖,惟子弟遣入学者,始学作楷……其国以得兰雪诗为珍宝。尝得诗,藉子弟寄礼物谢之,刀、扇、雪、酒、花布、蕉布、铜壶……”⑦这都充分显示出琉球官生、贡使及琉球国人对吴嵩梁诗歌的喜爱程度,吴嵩梁赠诗,琉球人送小礼物,这样一来一往,以官生为纽带,将吴嵩梁与琉球人紧密联结了起来,这对于中琉友好交往是很有意义的。吴嵩梁将自己在作诗方面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琉球学生,通过一些记载可以看到吴嵩梁对琉球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如姚元之在《竹叶亭杂记》中说道:“琉球国遣官生入监读书……嘉庆十年,其子弟来,吴兰雪时以博士教之,颇聪颖。十四年已巳,还国过山东,蒋别驾第护送之。其子弟有赠蒋诗者,有‘诗草即今传海国,笔花何止属江郎’之句,工秀可诵。兰雪衣钵传之海外矣……”⑧可见,在吴嵩梁的影响下,琉球学生在作诗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二、《香苏山馆诗集》所存有关官生的诗作

《续修四库全书》中所存《香苏山馆诗集》四十卷中收录了吴嵩梁所作关于琉球官生来中国学习这部分内容的一些诗作,从这些诗作,大致可以看出吴嵩梁与向邦正等官生学习交往的基本情况。如《琉球陪臣向邦正嘉庆十年由其国奏请入监肆业出余门下充贡使来朝赋此为赠》中有:“……诗名老借鸡林重,制草惭将凤沼夸。万里传经来海国,两朝赐宴出天家。园桥桃李知多少?喜见东瀛手种花。”琉球官生向邦正等人到达中国后,吴嵩梁作为管理这批官生事务的主要负责人,作此诗送给全体官生,表达他对琉球学子的殷切期望和自己培养他们的信心。吴嵩梁时常在学馆亲自指导官生学业,如《来琛馆示琉球肄业诸生》:“日月重洋一照临,东南教泽海同深。道尊中国知来学,诗诵淮夷解献琛。经术我惭虚马帐,才名谁说重鸡林。园桥听讲多英彦,石鼓遣文许共寻。”⑨吴嵩梁在一定程度上也担当了教习的角色,时常去馆内看望学生,跟学生交流观点看法,并督促他们要珍惜时间和机会抓紧学习,这对于琉球学生的学习无疑是有促进作用的。

去博士厅指导官生时作《十月十一日赴博士厅示肄业诸生》:“廿年前踏古槐阴,同是青青一子衿。四十敢嫌通籍晚,孤寒从此受恩深。人才培养关经术,大雅庚歌始泮林。愿与诸君期待厚,读书有用即官箴。”⑩吴嵩梁在诗中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劝诫学子们要珍惜在中国学习的机会,他在二十年前也是一个年轻学子,四十岁才开始做官,所谓“四十敢嫌通籍晚”,以此来激励琉球官生要珍惜大好时光,潜心向学。诗的最后表达自己的期待,“愿与诸君期待厚,读书有用即官箴”,期望官生学成之后能如愿做官,对学生的人生追求的这种很实际的期待,与吴嵩梁个人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一生在科举考试中浮浮沉沉,空有一腹才能,却得不到重用,在他留下的很多诗中,体现出积极入世的思想,他想通过科举中第为官作宰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述怀里铁冶亭先生》中说道:“……别公入京师,再下春官第……国士感知我,一第安足酬……衰亲望成名,霜雪今满头。无官亦早归,岁歉难为秋。”(11)《题蒲髯出塞图》:“广文四十须如戟,一第蹉跎老才得。报能依然作冷官,壮游苦忆泺阳客。”(12)《秋怀二十首》:“赋召行殿试,一科如登天”(13)。《南昌使院呈座师李小松先生》:“读书慕科第,此意殊浅浅。”(14)诗中多次提到科考做官的问题。初入仕途被授予国子监博士时,吴嵩梁对自己的为官之路充满期待:“……略将心事酬慈母,才许头衔署冷官。持寄家书先破涕,柴门计日话金銮。”(15)这种积极入世的思想伴随他一生,他也把这种思想传递给了琉球子弟,在教导琉球官生学习的时候就明确提出了读书做官的目标。

三、优秀的官生代表向邦正

琉球官生回国之后,一般都会被授予四品官职。在第五批来华官生当中,向邦正、毛邦俊二人归国后最高官职是王舅正使(琉球官制正二品),梁文翼、杨德昌最高官职到紫金大夫(琉球官制正三品)。首里豪族向邦正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清代中琉关系研究》之“中琉交流制度考”一章中,详细地总结了乾隆八年至同治十三年福建官员护送琉球使臣进京的情况,其中有“嘉庆二十五年(1820)十月十七日,琉球使臣耳目官向邦正、正议大夫蔡肇基来中国履行进贡任务”(16)的记录,耳目官在琉球官制中的级别属于正三品,已经是很高的官职了。

向邦正曾在中琉朝贡事务中发挥过关键作用。自册封体制实行以来,给中琉两国造成的财政负担也随之而来,清朝政府认识到要减轻册封所带来的负担。道光十九年(1839)发布修改贡期的上谕,由两年一贡减为四年一贡。由于清朝一直奉行“厚往薄来”的政策,进贡所带来的利润也很可观。琉球方面为此派遣向邦正、郑元伟作为特使,出使中国完成恢复原贡期的艰巨使命。向邦正等人在与福州府知州史致藩和署福防同知禇登的交涉中,充分体现了他卓越的外交才华。在郑元伟家谱中记载了向邦正等人的陈词:“鄙国久荷天朝厚恩,遵依会典,两年一贡,已经一百余年。若改为四年一贡,则如咨文陈,多有不便。请大老爷禀明抚院大人,据情具题,恳求恩准,照旧两年一贡,贡使向国鼎等上京叩祝圣禧。”“鄙国专欲遵依旧制,隔年上京,仰沐天朝教化,治国安民,永享太平。若四年一次上京,则沐化渐远,更有不便。至其贸易一案,不过顺带货物,变卖缎匹、药材等件,另无私意。”(17)他们委婉地解释了朝贡事务中最敏感的问题——贸易问题,语言宛转机智,既维护了琉球的利益,也给清朝政府留足了余地,听起来更多是从维护清朝的立场出发,而不是为琉球争取利益。最终道光帝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颁布诏谕,全面批准了琉球方面恢复贡期的请求,在这件关系到琉球国利益的大事上,我们可以看到向邦正处事的灵活智慧,展示了他出色的外交才能,可以说向邦正在中琉文化交往中功不可没,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诗人,更是一位杰出的外交家。

向邦正是吴嵩梁的得意门生,在他的诗中数次提及向邦正这个名字,如《朝鲜金酉堂判书及其子秋史山泉置酒梅龛为余遥祝六十初度寄此奉酬》中有:“三岛门生持使节,一龛诗佛供梅花”(注:琉球使臣向邦正旧以入监肄业出余门下)(18),此处的门生即向邦正等人。向邦正在文学上的成就也颇值得肯定,杨钟义在《雪桥诗话》中的评价可作为参考:“自康熙二十二年准琉球国奏,遣其秀士入监,以敬一亭西厢为舍居之,别设教习。嘉庆十年,兰雪官国博,琉球官生向邦正,入监肆业,出其门下,聪颖能诗。”(19)可以看出,吴嵩梁对学生向邦正是非常满意并以其为豪的。

第五批官生平安来华并全体安全返回琉球,顺利完成在中国的学习,并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回国之后也各得其所,为琉球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与中国教习陈锦湖先生的谆谆教导和督理官吴嵩梁先生的及时督促是离不开的。学界目前对该批官生的相关研究还很不足,本文只是从零散的资料中简略探讨了清代第五批琉球官生的老师及官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希望能对我们开展琉球官生的整体性研究做点有益的补充。

① 行状: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

② 王贵垣:《古族谱见证琉球与中国文化交往》,《东方收藏》2013年第5期,第119页。

④ 蔡冠华:《清代七百名人传》,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1796页。

⑤ 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第5卷》,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⑥⑧ 钱仲联:《清诗纪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239页,第8241页。

⑦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2页。

⑨⑩(11)(12)(13)(14)(18) (清)吴嵩梁:《香苏山馆诗集》,《续修四库全书》木犀轩刻本影印原书,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489—1490册今体诗钞卷五,第203页,第202页,第8页,第9页,第10页,第13页,第317页。

(15) 摘自《乾清宫引见授国子监博士恭纪》,(清)吴嵩梁:《香苏山馆诗集》,《续修四库全书》木犀轩刻本影印原书,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489—1490册今体诗钞卷四,第202页。

(16) 赖正维:《清代中琉关系研究》,海洋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17) [日]西里喜行:《清末中琉日关系史研究》(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19) 杨钟义:《雪桥诗话全编》,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2页。

参考文献:

[1](清)吴嵩梁.香苏山馆诗集[M].《续修四库全书》木犀轩刻本影印原书[C].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1489—1490册.

[3]杨钟义.雪桥诗话全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钱仲联.清诗纪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5]姚元之.竹叶亭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蔡冠华.清代七百名人传[M].北京:中国书店,1984.

[7]孔昭明.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9辑中山传信录清初海疆图说台湾舆图合订本[M].台湾大通书局,1987.

[8]谢必震,胡新.中琉关系史料与研究[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9]孙悦.吴嵩梁诗歌研究[J].南昌大学,2013(5).

[10]张士沛.吴嵩梁生平事迹考述[J].南昌大学,2012(5).

[11]李华,徐国华.清代诗佛吴嵩梁诗学观摭谈[J].新闻爱好者,2011(2).

作者:杨帆,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明清小说。

编辑:康慧E-mail:kanghuixx@sina.com

猜你喜欢

国子监琉球
“万国津梁”琉球变身记
中国琉球语研究现状
参观国子监
唐代国子监办学盛况实录
琉球史话五百年
王冠 国子监里拍片
新时期教育发展视野下的明代学校德育管窥
琉球王国
悲愤琉球
中国古代大学:国子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