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传奇中的“人鬼恋”新变现象研究

2016-03-13陈晓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82

名作欣赏 2016年11期
关键词:唐传奇女鬼王氏

⊙陈晓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2]



院校平台·辽宁师范大学

唐传奇中的“人鬼恋”新变现象研究

⊙陈晓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116082]

摘要:唐传奇作家受求奇求情的创作倾向的影响,使唐传奇中的“人鬼恋”故事在延续六朝志怪人鬼故事的基础上发生新变。唐传奇中“人鬼恋”故事的新变主要体现在热烈追求美好爱情,塑造浓郁的故事氛围,创造崭新的恋爱模式,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四个方面。本文重点阐述六朝以来的“人鬼恋”在唐代的新变现象,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唐传奇人鬼恋新变

一、引言

中国小说发展到唐代,进入了一种崭新的阶段,爱情成了文人笔下主要题材元素。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给予了唐代以爱情为大部分内容的唐传奇以很高的评价:“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尚不离于搜神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这句话也意味着唐传奇无论从写作手法上,还是内容广度上都步入了小说的行列,其一字一句已彰显出其独有的魅力。唐传奇作为小说界的鼻祖,其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包括爱情题材、历史题材、志怪题材,以及神仙题材,等等。但是,在如此庞杂的内容中,为数众多和价值最高的莫过于其爱情题材部分。据笔者统计,爱情题材中涉及“人鬼恋”的作品就有二十余篇。如此众多的“人鬼恋”题材作品则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新变而来的。

二、唐传奇中“人鬼恋”故事的新变特征

唐传奇中“人鬼恋”故事的新变是针对魏晋六朝志怪小说而言。正如鲁迅所说魏晋六朝小说大都“粗陈梗概”。六朝志怪小说情节多简单叙述,人物形象塑造较粗糙,作品的艺术表现力不强,这也是之所以称之为“非有意为小说”的原因所在。而唐传奇则改观了六朝的不足,针对人鬼相恋题材,唐传奇对六朝志怪的新变具体如下。

(一)热烈追求美好爱情

唐传奇中的“人鬼恋”的故事情节在某种程度上虽继承了六朝志怪小说,但可贵的是,唐传奇中涉及恋爱题材的作品能摆脱六朝志怪小说宗教色彩的枷锁,它勾勒出了一幅幅鬼对美好爱情的热烈追求与憧憬的画面,尤其是女子为爱而死又为爱而生的情节更为动人心弦。如陈玄祐的《离魂记》与南朝宋刘义庆撰的志怪小说《幽明录·庞阿》题材极其相似。《幽明录·庞阿》有这样的情节:石氏女多次魂不守舍,追随庞阿,但从情节上看,她与庞阿之间没有任何语言和动作上的交流。庞阿的形象塑造也过于苍白和单调,仅仅是借其人说事而已。因为其叙事手法有疏漏之弊,造成了志怪小说中婚恋题材作品所传达的追求美好炽烈爱情的色彩的单薄。而陈玄祐的《离魂记》则做出了极大的突破。与《幽明录·庞阿》石氏女不同的是,倩娘本是与王宙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并且倩娘的父亲张镒曾亲口说过要将倩娘许配给王宙的话,只是后来张镒自食其言,将女儿另许他人,才造成了这对青年男女的无限痛苦。而对爱情无比坚贞的倩娘并没有因父亲的谎言而放弃爱情,她的魂魄追随王宙私奔,将陈玄祐的《离魂记》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离魂情节极尽张力地体现了伟大的爱情力量。倩女离魂是对爱情生死相随的坚贞追求的见证,更是对追求美好婚姻爱情的热情歌颂。这是南朝小说《幽明录·庞阿》所无法企及的。

(二)塑造浓郁的故事氛围

以往的“人鬼恋”故事中,女鬼常常以娇美、婀娜多姿的形象出现,但当男子得知女方是鬼后,塑造出的则是男子被女鬼吓死等恐怖情节和故事氛围,而唐传奇中的女鬼们却大不相同。她们往往是柔情蜜意的典范,她们与凡间男子的相恋方式不是偶遇,而是再续前缘。传奇中的女鬼虽为鬼,但人气十足,这就大大削弱了六朝志怪以来鬼话中的恐怖气氛。如《李章武传》叙写男子因悼念女子而与女子鬼魂相会的故事,其题材与志怪小说《灵异记·许至雍》相似。《许至雍》叙述许至雍思念亡妻难耐,后与吴巫招来其妻的鬼魂相会,以人鬼相见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爱恋。作品中勾画出的鬼魂形象只用鬼魂之语,与现实中的人相差甚远,促使整个故事的氛围过于阴森恐怖。而《李章武传》则如下叙述王氏鬼魂前来相见时的情形:“与昔见不异,但举止浮急,音调轻清耳。”可以看出,以女鬼形式出现的王氏与生前形貌大同小异,不但不令人感到害怕还给人一种亲切感,如见真人般亲切自然。在依依惜别之时,王氏又送李章武“靺鞨宝”为礼物,并称“天上至物,非人间有也”。我们可以想象,女鬼与情郎约会又能够赠送礼物,处处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二人的情深意切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唐传奇中故事情节的创设使读者不再拘结于六朝志怪小说的恐怖阴森氛围之中,而使读者能够产生独特的审美享受。

(三)创造崭新的恋爱模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鬼恋”作品确立了女主角多是鬼,男主角多是人的故事模式。这种模式的界定显然带有男权文化的特征。但到了唐代这一模式出现了新变,唐传奇中的“人鬼恋”故事往往先由凡间男女的相恋,再演绎为男子与女鬼续缘的恋爱模式。如《离魂记》中张倩娘的灵魂离体而与爱人王宙私奔的前提是倩娘与表兄王宙本有婚约,后倩娘之父背信弃约,把倩娘许配他人,于是倩娘抗婚私奔。又如晚唐温庭筠的《华州参军》中崔女生前与柳生相爱,迫于封建势力的压迫而分离,嫁给表兄王生。崔女死后,其鬼魂又与柳生相聚,后被王生家仆发现,回归阴间,不再复出。这些都属于凡间相恋、阴间续缘的恋爱模式。而这种模式在魏晋南北朝的小说里则不存在。唐传奇中女鬼的出现都是出于安慰双方的相思之苦,在表现男女之间可贵真情的同时,也表现出对男性情欲追求的满足,这种现象表明小说至唐传奇已经在恋爱模式上有所创新。

(四)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丰富的细节描写是人物形象生动的基础。魏晋六朝志怪小说中侧重构建荒诞的故事情节的描写,缺乏对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这就造成了六朝志怪小说人物形象刻画不饱满的现象,而唐传奇则以大篇幅的细节描写为胜。唐传奇中“人鬼恋”若干篇章中不乏出现为使故事情节生动而做的细节描写,作者着意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和塑造人物性格。如《李章武传》一文长达二千多字,细致地叙写了书生李章武与有夫之妇王氏生死相恋的过程。王氏与“章武连臂出门,仰望天汉,遂呜咽悲怨”的身影刻画;或是二人诀别之时相互赠物、反复赠诗及“相持泣良久”的动作情态刻画;或是女主角消失时“行数步,犹回顾拭泪一复硬咽伫立”的神情体貌刻画,等等,这些细节都将王氏这一人物形象塑造得丰满而极致,使人们在为人鬼殊途感到强烈的悲伤之时,也看到了王氏这个不屈不挠女性形象。

三、唐传奇中“人鬼恋”故事新变原因

纵观古代文学发展历程,与人鬼相关的文学作品可谓是连绵不绝,作家以其尽善尽美的笔法,给人们描绘了种种人鬼相恋的景象,唐传奇更是将“人鬼恋”故事推向高潮。唐传奇作家对于创作“人鬼恋”作品的热情高涨不衰的原因如下:

首先是内因。人鬼恋故事主题为迎合读者猎奇心理的需要,超现实性的作品能够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能够给人带来感官刺激和心灵抚慰。“鬼”本身就是非现实的存在,是人们头脑中想象出来的虚幻物。历代文学作品中那些鬼报恩和鬼复仇等类型的故事已经足以让人心惊胆战,更何况是鬼与人相恋甚至是结婚的故事情节,这种异乎寻常的创作方式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好奇心理。因此,“人鬼恋”故事情节的超现实性特点,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是保证人鬼结合故事能够发展壮大的内在先决条件。

其次是外因。社会风尚推动了人鬼恋小说的创作,不同的时代拥有不同的社会风尚,唐王朝一直以豪放风流的社会风尚著称。唐代文人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他们多数向往隐居求仙,追逐自由放浪的酒色生涯,不喜拘束,任性自然。在这种社会风尚的影响下,唐代的“人鬼恋”小说已由魏晋六朝时的女子主动色诱勾引转变成以男子为主动的沟通模式。有唐一代的人们对色欲的追求已经不再需要做任何掩饰,表现出浓烈的青楼色彩。如《裴徽》中曰:“徽有才思,以艳词相调,妇人初不易色,齐献酬数四”;《杨准》中曰:“准见挑之,与野合”;《王玄之》中曰:“王试挑之,女遂欣然,因留宿,甚相亲昵,明旦辞去”,等等。因此,唐代的社会风气刺激了人们的性幻想和性心理需要,也推动了“人鬼恋”小说的发展。

四、小结

纵观文学史,可以显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和鬼都有着根深蒂固的牵连。唐传奇继承六朝志怪小说并加以新变。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鬼恋”在中国文学中的发展轨迹以及鬼形象的历史演进;让我们看到了鬼文化的丰富和鬼文学的巨大成就;让我们明白唐传奇的创作是中国鬼文化所积淀的结果。总之,唐传奇中的爱情结局与恋爱模式是有唐一代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射,它的研究价值不可估量。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

[2]鲁迅.唐宋传奇集[M].济南:齐鲁书社,1997.

[3]李防.太平广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作者:陈晓东,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唐宋)。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唐传奇女鬼王氏
女鬼
算命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从唐传奇到电影的文本变迁
梦里梦外
唐传奇中男性书写下的女性形象
唐代侠义小说中的自由精神与文人人格追求
捉鬼
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