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对广播节目的影响

2016-03-12崔月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100102

新媒体研究 2016年13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受众互联网+

崔月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 100102

“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对广播节目的影响

崔月丹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 100102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广播节目的发展提供新的契机。互联网大数据与新媒体不断融合,媒体利用电商的优势,不断提高广播节目推广与节目种类的优选,使媒体电商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媒体业转型和升级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微信出现之后,更促进了广播节目的发展,为广播节目开辟了一条全新之路,为之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文章主要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微信传播特点及其对广播节目的影响,指出传统广播媒体应用微信平台也可以说是必然趋势,希望对广播媒体事业未来发展有所帮助。

“互联网+”;时代;微信;广播节目;影响

“互联网+”时代下各种传统产业开始转型升级,构成新的业务体系与商业模式,在充分发挥互联网新媒体的资源优势下,互联网把开放、平等、互动等网络特性运用在广播节目传播中,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和整合,改变传统广播节目结构进而提高效益。微信出现后,对传统的广播节目来说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是推动广播节目发展新的一轮外在力量与重要方式,推进了广播节目的有序发展。

1 “互联网+”时代下微信传播特点

1.1传播速度快,便捷性强

数字网络媒体传播下,微信传播速度很快,近乎是实时发布动态。微信丰富了人们的社交形式,扩大了社交范围,是目前受到人们广泛推崇与欢迎的交流方式,这也说明了它满足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例如审美、心理、思想或者其他利益的需求等等。微信平台上发布信息,浏览信息便捷,可以做到及时转载。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交通路况、天气信息、时事要闻或者一些社会热点讨论的话题等一经发布之后,关注平台的人就会第一时间看到,简单转发朋友圈就能将一条信息扩散,便捷性强,这种发表方法令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大。大部分人可以利用微信来分享周围发生的新鲜事情和社会焦点,也可以发表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事件的看法。微信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习惯,以简单的交流方式发展成快速便捷的传播模式。

1.2具有原创性与个性化的自媒体

微信可以随时记录和发布个人的状态,可以显示当时所在地点,可以说微信真正实现了个人媒体或者称之自媒体,具有个性化。无论社会的哪个阶层,哪个行业,每个人都可以发表个人的观点,创造自己的内容,具有原创性。内容也多是基于创建者的个人的特性、爱好、背景等等来编辑,突显了鲜明的人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不同类别受众者的口味。微信自媒体和受众之间的零距离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地域限制,受众者都可以对微信自媒体推送个人想表达的内容,或者参加自媒体发起的各种类型的活动。

1.3具有强大的互动性,传播效果更加明显化

与以往的社交工具相比,微信具有更强大的互动性,同时重构了人际互动的结构。在微信传播中,以个体对个体传播,个体对群体传播、个人与组织间传播,这些传播方式加强精准的互动,强化关系的信息交流,突显了人际交往模式,而非大众传播。微信基于好友、手机通讯录等方式组建发展起来,具有真实性,是典型的熟人模式。微信用户的个人信息,据调查表明几乎都是真实的信息,这种关系恰是建立强关系的基础,而对于一些通过其他方式加入的陌生人,微信通过结合公众账号与朋友圈来分享信息,建立半熟人关系,进行信息分享、互动从中获得信任,展示彼此真实身份,组建变成熟人关系。这种熟人关系令微信朋友圈的信息更安全、信任度较高。微信这种个体对个体传播,个体对群体传播、个人与组织间传播实现了网络空间的朋友与现实朋友的叠加重组,加快了传播的效果。

2 “互联网+”时代下微信对广播节目的影响

2.1微信为广播节目提供了新的推广方式

微信独特的外观设计满足了媒体的需要,对于广播节目来说,微信为广播节目提供关注公共账号的新推广方式。微信拥有近4亿用户,通过关注公众账号的方式,自主产生一种封闭发行传播的感觉,为广播节目营造了新的传播平台。微信与广播节目的结合令新闻、社会焦点等事件从发生到传播减少了需要的时间。广播节目本身的特点是即时性,在新闻核实后再第一时间发布给观众。传统广播节目需要新闻现场采集,在制作过程中消耗许多人力物力,而微信的即时性、现场感的特点是广播节目的传播的时间极大缩短。微信公众账号为广播节目推送信息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新闻类广播节目的微信平台采用图文报摘的方式。这是以消息的头条附上图片与大标题,点击可以阅读正文,其他内容采用标题链接的方式附加在后面。以母媒体超强的信息源,打造广播节目的免费微信手机报。专业型的广播节目的微信平台制作成信息速递工具。将节目的核心内容整理提炼,配备图片形式发送,或者杂志性的阅读物,根据微信平台的各种功能与排版方式,打造其独有模式,更好推广广播节目。

2.2微信为广播节目提供新的互动交流方式

微信的独特设计免费语音通话、语音留言与图片发送功能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与传统广播节目互动方式不同,微信平台为广播节目提供了多样、便捷的互动交流方式,可以通过语音留言,文字,图片等方式是受众者与广播节目主持人根据节目的不同需要进行线上或者线下的互动交流。特别是语音互动的方式使受众者更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直播台链接可以直接发出声音。同时,广播节目的受众者大部分人群是移动人群,他们在节目互动中用文字回复会有一些安全隐患和难度的存在,利用微信的手动语音回复参与节目的方式,即可满足移动人群同节目互动的愿望。广播节目通过官微收集建议,组织活动,通过微信传声功能,让互联网的其他网友共同参与,进而提高广播节目受众者互动交流。在“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下,广播节目互动性随着微信平台的影响,节目互动模式已悄然声息发生改变,微信平台扩大了收听范围,关注的用户越来越多,微信用户之间的单对单互动,单对多,多对多互动模式,打破了传统广播节目的交流局限,为广播节目发展拓宽了交流平台。

2.3微信为广播节目扩大了受众群体

微信在互通通讯软件中属于最流行、最前沿的社交软件,微信拥有近4亿用户,同时已经能够无缝连接到广播节目直播间的操作台中,通过直播微信文字和语音的实时回复,了解受众者反馈,听众也可以在广播节目中看到自己的留言互动,这些都调动了受众者参加节目的积极性。现在,在微信上收听收看广播节目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微信为广播节目扩大了受众群体。“互联网+”时代下消息资源扩散较快,甄别消息的真实性需要花时间,费精力考证。微信平台提供的公众账号,具有其权威与真实性,广播节目的官微是自身形象的展现,不仅仅是节目需求,节目定位的展现,更是贴近受众的客观、理智与权威性的表达,使受众群体在浏览消息时,视觉、听觉、触觉都在传递消息,面对面接收消息,确定消息真实性与权威性,提高受众群体的信任力度。微信开通的语音功能,打破了传统广播节目感官缺失,为传播信息效果提供保证。在广播节目中参与节目的互动听众增多,满足受众者的心理需要,改变以往广播节目中填鸭式的单项传播,提高节目质量,进而吸引了更多的受众群体,提高了广播节目的知名度。

3 结论

伴随着传媒通讯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下通过微信这种新的通信方式使广播节目信息传播与反馈更加即时准确。发挥即时传播的优势,改变反馈相对较慢的劣势,增添新媒体的内容,广播节目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继而更好有序地发展。广播节目要在困境中抓住机遇,微信平台为广播节目在应用推广上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使广播节目更靠近民心,令仅以单调声音为传递方式的广播有了多种多样的传播方式。这些使广播变得更深入受众生活,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总之,“互联网+”时代下微信的出现完全打破了传统广播节目的格局,带来了传统广播节目的大变革,传统广播媒体应用微信平台也可以说是必然趋势,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促进广播节目更好的发展。同时对于传统广播节目而言,也要及时了解微信发展的新动向,借鉴微信等新媒体的发展经验,以便更好地帮助广播媒体事业未来的发展。

[1]潘想力,杨文.媒体融合新思路[J].中国广播,2012 (3):47-49.

[2]甘霖.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J].中国传媒科技,2013(2).

[3]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2):219-220.

[4]倪宁.传统节目内容供给不足[J].中国广播影视,2013 (2).

[5]谭震.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微信扩大影响——微信的媒介功能及影响分析[J].中国记者,2013(5).

G2

A

2096-0360(2016)13-0079-02

崔月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受众互联网+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少儿广播节目未来发展之我见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理财类广播节目“真人秀”的表现方式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正确舆论引导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韩剧迷受众心理解读——以《来自星星的你》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