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2016-03-12程利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早期诊断

程利

[摘要] 目的 通过测定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中T-SPOT.TB检验结果,探讨其临床价值。 方法 对3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期进行T-SPOT.TB检验及PPD试验。 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94.4%,高于PPD试验;并且T-SPOT.TB检验的阳性检测率高于PPD试验。 结论 T-SPOT.TB检验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达到早期检测结核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 γ干扰素释放实验;T-SPOT.TB检验;活动性肺结核;早期诊断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1-22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plasma T-SPOT.TB test of patients with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Methods T-SPOT.TB test and PPD test were performed in 36 patients with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the same period. 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T-SPOT.TB in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as 94.4%, higher than that of PPD test. The positive detection rate of T-SPOT.TB test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PPD test. Conclusion T-SPOT.TB test has a high clinical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and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early detection tuberculosis.

[Key words] Interferon gamma release assay; Test of plasma T-SPOT.TB; Activ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Early diagnosis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我国目前有500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有5万人死于结核病[1],可见临床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数量多,社会危害大。如何能够快速、准确的诊断活动性肺结核,有效控制结核病的蔓延,已经成为我们首要重视的问题。目前结核病诊断标准仍局限于临床检验痰结核菌培养和痰涂片直接镜检再辅以X线检查和结核菌素试验[2],但结核菌培养需要较长时间(6~8周),并且有20%左右病例培养失败,结核菌涂片敏感性较低,平均检出率30%左右[3]。同时PPD试验所使用的抗原纯化蛋白衍生物与卡介菌存在交叉免疫,有较高的假阳性,诊断特异性较差,不适合用于卡介苗广泛接种的地区[4]。

近年来,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验)已逐淅应用于临床,对肺结核诊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2014年9月~ 2015年9月对我科活动性肺结核36例患者同时进行T-SPOT.TB检验及PPD试验,旨在探讨T-SPOT.TB检验在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呼吸内科2014年9月~ 2015年9月住院的患者36例,均经痰涂片、痰结核菌DNA、影像学检查临床确诊活动性肺结核[5]。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20岁,平均45岁。临床表现:咳嗽、咳痰34例,发热10例,咯血4例,气喘2例。合并症:矽肺2例,糖尿病1例,肾病综合征1例,梅素、HIV1例。

1.2 方法

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TB-SPOT检验)技术原理:基于γ干扰素释放实验(IGRA)原理[6]。以结核杆菌特异性抗原,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检测受试者体内是否存在结核效应T淋巴细胞及释放IFN-γ水平,从而判断目前该受试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现症感染)的新方法。标本要求:采集外周全血,无需空腹,需用肝素/肝素锂/肝素钠抗凝,不得使用EDTA抗凝;采血量要求:肝素抗凝全血6~8mL;样本室温(18~25℃)保存与运输,不得冷冻/冷藏;样本采集后24h内送到实验室。标本送福州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检验。

PPD试验技术原理: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作皮肤试验,通常取0.1mL结核菌素稀释液在左前臂掌侧中、下1/3交界处皮肤作皮内注射,使之形成6~10mm大小的皮丘。注射后48~72h,根据前臂注射部位皮肤的硬结直径[7]。

1.3 判断标准

1.3.1 T-SPOT.TB 结果判读 (1)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小于6个,并且检测孔显色点数与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之差≥6时,结果为阳性。(2)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6个,检测孔显色点数大于阴性对照孔显色点数二倍,结果为阳性。

1.3.2 PPD 结果判读 测量硬结平均直径[8]:[(纵径+横径)/2]的值<5.0mm,结果为阴性;5.0~9.0时,结果为弱阳性;10~19mm时,结果为阳性;≥20mm,或是<20mm但是局部伴有水泡、坏死表现时,结果为强阳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动性肺结核中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SPOT.TB阳性率为94.4%,PPD试验为22.2%,前者高于后者。见表1。

2.2 活动性肺结核中两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T-SPOT.TB检验的阳性检测率高于PPD试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32,P<0.025)。见表2。

3 讨论

T-SPOT.TB试验2001年由Lalvani等[9]首先将其应用于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它是利用酶联免疫斑点法探测结核杆菌感染者的特异性T细胞来诊断结核病的一种新方法,是最灵敏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检测技术之一[10]。由表1结果可见,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T-SPOT.TB检验的敏感性为94.4%,PPD皮肤试验敏感性为22.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说明T-SPOT.TB检验较PPD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由表2结果可见,对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不同,T-SPOT.TB检验的阳性检测率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活动性肺结核结核菌涂片阴性的28例患者中,有26例T-SPOT.TB结果阳性,说明T-SPOT.TB检测对痰菌阴性的患者具有很高的辅助诊断价值,对临床医生能够帮助其决定是否运用抗结核药物治疗。而另2例痰菌阴性患者T-SPOT.TB检验结果为阴性,我们考虑可能为潜伏性结核感染[11]。此外,当结核分枝杆菌被清除后,致敏T淋巴细胞就会消失,此时行T-SPOT.TB检测可反映出机体是否清除了结核分枝杆菌,从而进行临床疗效判定[12]。

目前临床上肺结核的病例在不断增多,现在全球每年新增结核病例为800万~1000万,其中90%患者集中在发展中国家[13]。如何从大规模患者中正确诊断出结核病患者,既不误诊,也不漏诊,突显早期诊断的重要性,对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结核菌培养因培养要求高、周期长,临床上较难大范围普及。PPD试验在鉴别诊断结核分枝菌感染及卡介苗接种方面还存在特异性差的问题,临床上应用参考价值有限。痰结核菌涂片及结核菌DNA检测对空洞肺结核及排痰量较多的肺结核患者检测有一定阳性率,但临床上阳性率不是很高。结核病的血清学诊断如结核抗体检测亦常应用于临床,但目前WHO认为血清学检测试剂用于结核诊断并不能提高临床诊治效果,不予以推荐[14]。T-SPOT.TB试验被证实在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中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临床常规检测结核的一种方法[15]。同时T-SPOT.TB试验采用外周血检测,简便易行,并且能快速出结果(第2天)[16],极大的方便了临床医生。

综上所述,T-SPOT.TB检验作为一种新的检测结核感染的免疫学方法,它提高了结核检测阳性率,可作为结核病早期诊断的一项辅助检查手段,可用于临床症状不典型、PPD试验诊断不明确和痰涂片阴性的疑似结核患者,且检测结果耗时短,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宗义,胡爱荣,蒋素文,等.T-SPOT.TB、痰涂片和TB-DNA平行检测在结核病中的诊断评价[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5):250.

[2] 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3.

[3] 王森,陈嘉臻,张舒,等.血清学诊断方法及T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3,6(1):13-17.

[4] 张文宏,李忠明.全球结核病控制六十年规划的成果、现状和展望[J].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2013,33(1):47-55.

[5] 施宇佳,曹琦,毛正道,等.T细胞斑点试验在活动性结核病与潜伏性结核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江苏医药,2015,41(15):1799.

[6] 陈红梅,黄移生.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辅助诊断活动性肺结核中的临床意义[J].中南药学,2014,12(7):701.

[7] 荣兰香,马淑红,艾清,等.T. SPOT- TB 试验与 PPD 试验对结核病患者诊断价值相关性比较[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8):1475-1476.

[8] 江道斌,温澍,齐曼古力·吾守尔,等.结核感染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菌阴肺结核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10):1037.

[9] LalvaniA,Pathan AA,Mcshane H,et al.Rapid detection of Myeobaeterium tuberculosis infection by enumeration of antigen specific T cells[J].Am J Respir Crit CareMed,2001,163(4):824-828.

[10] 熊勇超,侯月云,赵建忠,等.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防痨杂志,2012,34(9):613-615.

[11] Janssens JP,Roux-Lombard P,Perneger T,et al. Quantitative scoring of an interferon-gamma assay for differentiating active from latent tuberculosis[J].Eur Respir J,2007,30(4):722-728.

[12] 周政,李建英等.γ干扰素释放实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16):2215.

[13] Ojo BA,Ogwuche EI,Duduyemi BM,et al.Testicular tuberculosis in an HIV positive patient mimicking malignancy:a case report[J].African Journal of Urology,2014,20(1):28-30.

[1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mmercial serodiagnostic tests for diagnosis of tuberculosis (policy statement) [M].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11:1-8.

[15] LALVANI A.Diagnosing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new tools to tackle And denemy[J].Chest,2007,131(6):1898-1906.

[16] 苏俊华,朱莉莉,陈建华,等.T淋巴细胞斑点试验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0,10(4):299.

(收稿日期:2015-10-15)

猜你喜欢

早期诊断
B超诊断早期宫外孕患者30例的临床分析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正中神经腕—肘感觉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作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MRI诊断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
不同检测指标对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
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应用和临床价值研究
淡漠症状对于行为变异型额颞叶痴呆早期诊断的重要价值:1例报道
降钙素原对脓毒症患儿早期诊治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