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远县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观察

2016-03-12丘婷燕吴劲雄陈冠松赖法剑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临床观察高血压

丘婷燕 吴劲雄 陈冠松 赖法剑

[摘要]目的 探讨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对高血压病早期控制效果。 方法 选择我站高血压管理的2个社区共10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例,观察组采取社区过滤式筛查的管理方式观察两组早期筛查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群及确诊患者早期的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患者管理率、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的研究。对照组进行一般门诊途径发现筛查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 结果 经过滤式筛查管理,观察组早期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为83.20%,显著高于对照组30.80%(P<0.01);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相关疾病发生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9.80%,显著高于对照组76.20%(P<0.05)。 结论 通过社区过滤式筛查的方式能有效提高高血压病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达到早期治疗,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发生。

[关键词]社区过滤式筛查管理;高血压;早期控制;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4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1-19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ty screening filter effect early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Methods 1000 people in two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a control group, 500 people in each,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community management filter screening, early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ate of diagnosed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study the incidence rate of patient management, related diseases of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risk groups were observed with early screening found. Results The filter screening early observation group management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was 83.2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0.80% (P<0.01); medication compliance, blood pressure control, related diseases betwe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00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prevention knowledge rate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89.8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6.20% i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Filtering through community screen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ypertension early detection, early intervention, to early treatment to minimize the occurr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Key words] Community filter screening management; Hypertension; Early control; Clinical observation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发展,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资料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全国有高血压患者约2亿[1-2]。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高血压病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从控制危险因素水平、早诊早治和患者的规范化管理三个环节入手[3-5],本研究以我站高血压管理的2个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采取社区过滤式筛查的

方式对提高早期筛查发现的高血压高危人群及确诊患者早期的血压控制率等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我站2013年1月~ 2014年12月管理的平远县大柘镇城南和城西社区人数共1000例分为两组,城南片区为观察组,其中常住人口22 544人,35岁以上常住人口数9527人,城西片区为对照组,其中常住人口23 277人,35岁以上常住人口数9324人,对照组进行一般门诊途径发现筛查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社区过滤式筛查的方式进行每年一次的血压测量并进行高血压干预指导,观察组男230例,女270例;年龄43~74岁,平均59.7岁;对照组患者男220例,女280例;年龄44~73岁,平均62.1岁。对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评估,确保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区别且在肝、肾、脑原发疾病系统无病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针对所有患者不具有失访状况。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一般门诊途径发现筛查的高血压患者并进行干预,观察组采取社区过滤式筛查的方式进行每年一次的血压测量并进行高血压干预指导,具体筛查方法如下。

1.2.1 加强对居民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 针对不同目标人群采用多样化形式进行高血压流行病学和防治研究的传播,如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地方广播电台或电视台、文字宣传材料和在村卫生站利用多媒体播放高血压的相关知识等措施对社区一般人群开展高血压防治的宣传和教育,普遍提高人群的保健意识。

1.2.2 加强35岁以上人群和高血压高危人群的筛查 对辖区内35岁以上人群和高血压高危人群一次无遗漏、过滤式的全人群血压测量并进行登记,及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对确诊的患者,着重于宣传高血压的特点、原因和并发症的有关知识;指导制订适合个体差异的治疗方案。

1.2.3 加强确诊患者的随访管理 随诊中密切监测血压及患者的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及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嘱患者按时服药,了解所应用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耐心向患者解释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总危险分层及血压水平,由医生视具体情况而定,若患者血压升高仅属正常高值或1级,危险分层属低危者,仅服一种药物治疗,可安排每1~3个月随诊一次;若为很高危或高危患者则每个月至少一次。较复杂病例随诊的间隔应较短。经治疗后,血压降低达到目标,其他危险因素得到控制,可以减少随诊次数,可每2~3个月一次。若治疗6个月,血压仍未达目标,应考虑将患者转至高血压专科门诊。加强对患者的随访,从而提高高血压的治疗率和控制率。

1.3 诊断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1)正常血压:收缩压在140mm Hg或以下,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 Hg;(2)临界血压:收缩压在141~159mm Hg与舒张压在91~95mm Hg;(3)确诊高血压:收缩压大于等于160mm Hg和舒张压大于等于95mm Hg。

1.4 观察指标

根据管理实施的效果确定观察指标:包括两组患者的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早期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性及降低相关疾病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统计

经过滤式筛查管理35岁以上常住重点人群,观察组早期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例数为416例,规范管理率高达83.20%,而对照组早期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例数为154例,规范管理率仅为30.80%,观察组的规范管理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中的规范管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临床效果观察指标

随机抽取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35~75岁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为76.8%,血压的控制率为71.2%,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为8.4%,而对照组的服药依从率为70.8%,血压的控制率为65.6%,相关的疾病发生率高达13.4%,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相关疾病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其中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发生率1.2%,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病例。

2.3 高血压防治知识知晓率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进行调查,其中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患者为449例,知晓率高达89.80%,对照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患者仅为381例,知晓率为76.20%,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导致的高血压呈日益上升趋势,且高血压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上升,长期高血压病导致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在社区就诊患者中不占少数,大大降低患者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影响社会生产力[7-9]。在目前的治疗手段中,多采用药物治疗,除此之外,国际上多采用健康治疗体系,主要类型为将医院与社区联合,如美国目前较注重社区干预治疗。在国内,目前这种治疗方案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整体结构还不完善,管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目前我国的社区管理体系多为服务于医疗体系的基础单位,旨在针对社区内的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指导、健康咨询及健康研究等,对提高整个社区的卫生服务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高血压病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均很低,高血压病防治必须采取全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保证辖区高血压病患者得到合理的治疗,减少高血压的发生、减轻高血压的并发症,提高辖区居民生存和生活质量[10-16]。

为完善我国社区管理体系,本研究采取社区过滤式筛查的方式对本社区35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每年一次的血压测量,结果显示,观察组早期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例数为416例,规范管理率高达83.20%,而对照组早期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例数为154例,规范管理率仅为30.80%,观察组的规范管理率远远高于对照组中的规范管理率。观察组的服药依从率为76.8%,血压的控制率为71.2%,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为8.4%,而对照组的服药依从率为70.8%,血压的控制率为65.6%,相关的疾病发生率高达13.4%,观察组服药依从性、血压控制、相关疾病发生均优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6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症状,发生率1.2%,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出现脑出血病例。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患者为449例,知晓率高达89.80%,对照组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患者仅为381例,知晓率为76.20%,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社区过滤式筛查的方式对改善、解决社区高血压病管理率低、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严重偏低的现状有重要意义[17-20]。

[参考文献]

[1] 李小鹰.2010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新指南,新在哪里?[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3):67-68.

[2] 段宝山,荆淑云,郝耀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宫动脉、脐动脉血流对胎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2):1516-1518.

[3] 李巍巍,孟涛.孕期干预对MP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监测系统预测阳性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37):83-84.

[4] Kline GA,Pasieka JL,Harvey A,et al. Medical or surgical therapy for primary aldosteronism:post-treatment follow-up as a surrogate measure of comparative outcomes[J].Annals of Surgical Oncology,2013,20(7):2274-2278.

[5] 丁跃有,顾水明,郑宏超,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20(5):481-483.

[6] 张义红,田青.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左心力衰竭心脏彩超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1):213-214.

[7] 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等.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32):175.

[8] 曾元杰.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其与左室肥厚的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5):239-240.

[9] 刘傲亚,余振球,章新新,等.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踝臂指数与左室质量指数相关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5):456-458.

[10] 王宁,余振球,周子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2):1263-1265.

[11] Dogru MT,Simsek V,Sahin O,et al.Differences in automatic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optimal, normal and high-normal blood pressure levels[J].Turk Kardiyel Dern Ars,2010,38(3):182-188.

[12] 马玉霞,张兵,王惠君,等.体质指数、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与城乡居民血压关系的研究[J].卫生研究,2012(1):77.

[13] 王彩艳.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7):50-51.

[14] 张锦霞.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72-74.

[15] 马晓华,马琳,陈冰洁,等.基层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难点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35-37.

[16] 鲍勇,何园,张静,等.国外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回顾与瞻望[J].中国全科医学,2011,7(3):142-145.

[17] 鲍勇.中国社区健康管理发展思考[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2):65-66.

[18] 陈凌,冷海燕,占贵龙.家庭医生责任制管理高血压患者225例效果分析[J].上海医药,2014,35(6):49-51.

[19] 岑伟义.健康教育路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外医疗,2009,28(22):110-111.

[20] 陈俊美.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9):251-252.

(收稿日期:2015-10-07)

猜你喜欢

临床观察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
高血压病人怎样选择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