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说家的药引

2016-03-12十年砍柴

党员文摘 2016年3期
关键词:药引评书小说家

十年砍柴

对许多武侠爱好者而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主要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这并不奇怪,中国从古至今,真实的历史文本影响的是占社会少数的精英人士即士大夫,而对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的“三观”,是由寄生在历史中的文艺作品塑造的,如白话小说、评书、戏曲。金庸师法古人,并发扬光大。

中国四大古典小说外加《金瓶梅》,除了《红楼梦》外,其他四部小说,都有明确的历史背景。而且,如今天读者因金庸武侠小说产生美丽的“历史误会”一样,明清时期的许多中国老百姓,也将小说家所写认为是真实的历史。比如《三国志》中的周瑜和诸葛亮,远非《三国演义》中那位年轻英俊心胸狭隘的周郎和老谋深算近似妖怪的孔明。而关羽则是文艺形象压倒性胜出历史真实的典型范例。历史中的关羽功绩平平,在三国时期的众多人物中并不突出。而由于小说、戏曲和评书的演绎,他被推上与至圣先师孔子比肩的“武圣”地位。考察“文圣”孔子和“武圣”关公历史地位的形成过程,可更好地解读士大夫和老百姓审美观、历史观的差异。孔子成圣人,是历代儒生通过对经史的诠释完成的;关羽成圣人,是历代老百姓据小说家所写而推动的。

《水浒传》的故事,根据的是史料中“宋江等三十六人纵横河朔”的简短记载。连神怪小说《西游记》,也被吴承恩附会成大唐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之事。而历史中那位百折不挠的玄奘法师和《西游记》中那位迂腐、有些愚蠢的唐僧形象相差得太远。

中国古代小说家和民间艺人,以历史为“药引”,演绎出许多精彩故事,其核心价值观是基本一致的,即宣扬“忠孝节义”,无论是《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还是《隋唐演义》《三侠五义》《说岳全传》这类评书,概莫能外。金庸以历史为“药引”的武侠小说亦是如此。他将儒生主张的“忠”和江湖人士推崇的“义”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郭靖、杨过、萧峰、陈家洛等人物的塑造,来佐证“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侠义观。然而,到了金庸写武侠收官之作《鹿鼎记》时,他以前的观点受到了自我挑战。所谓为国为民的“侠义”信念,往往敌不过现实的利益考虑。无论庙堂还是江湖,中国社会的历史真实是:只有韦小宝那样将礼义廉耻放一旁而个人利益优先的混混,往往能笑到最后。金庸所处的时代毕竟和那些小说家前辈不同了,他体察到巨大的社会变化,因此,尽管都以历史为“药引”,但配出来的“药”,终究是有较大不同的。

(摘自《历史的倒影》 广东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药引评书小说家
小药引发挥大作用——谈谈中药“药引子”的妙用
浅谈评书的艺术特色
著名小说家、诗人、编剧阿来
欲共牡丹争几许:小说家周克芹
蒙养山房评书法
经商讨债讨成了“小说家”
微博评书:沈从文家书
诗人小说家
药引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