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上)

2016-03-12山西刘毓庆

名作欣赏 2016年1期
关键词:五经文化

山西 刘毓庆



“五经”与中国传统价值观(上)

山西 刘毓庆

摘要: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基本内核,它们已渗入中国人的血脉,代代相传,形成了一条文化的长河。“五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五部典籍,从秦汉到明清,它始终是中国文化大厦的支柱。本文意在从“传统价值观”层面,来梳理“五经”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找回那些在时间的河流中被人们淡化甚至遗忘的价值体系,让它们重新回到当代人的精神视野,构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价值观五经精神家园

所谓“传统价值观”,指的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传统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认识和评价的观念。这种认识、这种观念,直接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是非判断,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态度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也有自己在传统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就中华民族来说,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基本内核的价值观,就是在长期的历史中形成的。这种观念渗入到了中国人的血脉中,一代一代地相传着,形成了一条文化的长河。尽管在历史中,由于受到八方风雨、四处狼烟的影响,河水可能会一时变浊,但在经过一定的河段以后,最终不变的还是这水的因子。只要这条文化之河不因干涸而断流,这种传统就会一直延续,它对于这个民族就会一直发挥作用。它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支配着这个民族的行为。即便这种力量会因外在强大的冲击在个体中暂时性消失,而对这个民族整体的行为——如国家决策、战略规划等,仍然会有影响。

“五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五部典籍,从秦汉到明清,它始终是中国文化大厦的支柱。民国以后,虽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五四文化革命,似乎摧折了这支柱,但以“五经”为内核的文化所形成的观念已变成了一种顽强的传统,使得每一个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想摆脱、逃避,都成为不可能的事。几千年来,一代又一代成千上万的人,毕平生情智与所学去阐释解读“五经”,但总是不能让下一代人完全满意,下一代人总是能从“五经”中发现他们的前辈所没有发现的意义。它们是经,是史,是文学,是哲学,是天文,是经验,是理想,不同的人都能从中读出不同的内涵来。本文就从“传统价值观”层面,梳理“五经”的当代价值和意义,意在通过这样的梳理,找回那些在时间的河流中被人们淡化甚至遗忘的价值体系,让它们重新回到当代人的精神视野中,并力求更好地将其吸纳融汇,构建起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三个“家”,一是生活的小家,二是工作的大家,三是精神归宁的家。“家”是人栖居的地方,是避风雨雪寒获得温存的地方。在生活的小家里,父母妻儿给自己生命带来的悲欢离合的感受,决定着一个人是否幸福。如果这个小家失去了幸福,就需有第二个家——工作的大家来安慰,事业上的成就,同事间的尊重、信任等,都可以填补小家中的缺憾。当亲离众叛,两个家都失去时,第三个家——精神家园便会决定人的生死去留。当代中国在现代化高速发展中,许多人的精神压力几乎超出了极限,故而自杀的人越来越多。近年来自杀数字猛增,达到了每年约二十五万人;同时,每年至少还有二百五十万到三百五十万之间的人自杀未遂。这个数字已使中国的自杀率名列世界前茅,也成为中国人死亡率名列第五位的重要原因。为什么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丢失了,当家庭不和、工作不顺,小家、大家都得不到安慰时,失落的灵魂没有了归宿,为结束流浪汉式的悲伤与痛苦,只有自杀了之。

同时,精神家园失去后,更可怕的是灵魂出现的流氓式的肆无忌惮。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超级发达,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贫弱空虚的精神根本无力控制物质欲望的急剧膨胀,灵魂没有了“家”的依归,同时也没有了“家”的牵挂,像游魂夜鬼一样没有了约束,唯利是图,礼义廉耻全不讲,人忘记了自己是人。追逐西方人所信奉的利益最大化的价值体系,而又无西方社会健全的法制体系,什么事都能干、都敢干,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只有修复民族的精神家园,才能挽救人性危机,使迷失方向的灵魂找到归宿。因而当下重新梳理我们民族以“五经”为核心的传统价值观体系,修复中华民族已破败的精神家园,就显得十分重要。

“五经”的内容

关于“经”的解释,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经,织纵丝也。”也就是说,“经”的原初含义为丝织物的纵丝。与“经”相对的概念是“纬”,指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在织布时,纵线是不动的,横线来回穿梭,这就显示了“经”的恒常性。东汉刘熙在《释名》中说:“经,径也,常典也。如径路无所不通,可常用也。”这就是说,“经”像大地上的路径,可以通向四面八方,因此人们要常用它,而不能舍弃它。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宗经》中说:“经也者,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鸿论也。”这个解释在意义的阐发上更进了一层,他是说,所谓“经”,就是永恒的、绝对的道理,是不可改易的伟大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五经”就是五部永恒的经典,其中包含着永恒的、不可改易的真理,因而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行得通的。这反映了古人对“五经”的认识。

那么“五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它其实就是先秦时期儒家倡导的五种经典。唐宋以来人们所说的“五经”,是《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其中《礼记》产生较晚,最早是不在“经”之列的,开始被称作“经”的《礼》应该是《仪礼》,也有人说是《周礼》。因其内容没有《礼记》丰富、好懂,所以后来人便用《礼记》来代替了。秦汉时一般称“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乐》指《乐经》,后来失传了,所以“六经”变成了“五经”。唐宋时出现了“九经”“十三经”的概念,像《十三经注疏》就很有名,那是把解释经书的“传”或从经中产生的思想著作也归入“经”中了。

“五经”的概念,最早是在汉代提出的。战国社会大动乱,当时的知识群体各奋其智,面对当下社会难题,提出了各自的思考和解决方案,这就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百家争鸣”局面。秦始皇统一中国,为了统一意识形态,选择了意识形态真空化的方略,焚书坑儒,不让人思考,结果二世而亡。汉朝统一后,秦朝的禁令解除,百家复活,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混乱状态,于是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略,统一意识形态。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专立“五经博士”,由博士传授“五经”,对大众实行教化。班固《白虎通·五经》说:“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为什么立“五经”而不是立六经、七经呢?《白虎通》中解释说:“经所以有五何?经,常也,有五常之道,故曰五经。”这就是说,“五经”是为了配合五常之道的。其实武帝的这一决定,是一次历史对于文化思想的大选择。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根据各家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基本上可分为两派:一派是在坚持传统方向的基础上做适度变革,像早期改革家子产以及后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就属于这一派;另一派是反对传统,只考虑以智治世安民,而没有想到文明成果的继承,像老子、墨子、商鞅、慎到、申不害、庄子、韩非子等都属于这一派。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派,他们主要是在“法先王”的基础上进行改革。他们以“五经”经典文化体系为核心,在积累了上千年的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紧紧把握其中的伦理与道德精神,根据时代需求,从长治久安的角度,考虑构建新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在汉朝大一统的政治背景下,这一思想适应了时代政治与民族心灵的需求,故在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之前,文帝、景帝之时,就已经有了经学博士,比如张生、晁错等《书》博士,申生、辕固、韩婴等《诗》博士,胡毋生、董仲舒等《春秋》博士。正式确立“五经博士”之后,“五经”开始依靠政治的力量,以意识形态的方式为全民族所接受。

宋代时,大儒朱熹从《礼记》中抽取出《大学》《中庸》来,分章断句,加以注释,与其所注的《论语》《孟子》合编,题称《四书章句集注》,于是有了“四书”之名。“四书”与“五经”相匹,成为了中国人的新编经典。南宋之后,一直到清末废除科举,几百年的时间里,“五经”和“四书”都是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必读的基本内容。但从根本上说,“四书”是“五经”的树株上生长出的枝叶,因而在秦汉时,人们把《论语》《孟子》是当作发明经典义理的“传”来对待的。如扬雄就说:“传莫大于《论语》。”(《汉书·扬雄传》)

那么,“五经”到底是讲什么的呢?它们为什么历经两千多年,依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概括地来讲,在“五经”中,第一部是《周易》,它讲的是“天道”,代表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哲学思想;第二部是《尚书》,它讲的是“王道”,代表着中国人的政治思想;第三部“礼”比较复杂一些,包括《周礼》《仪礼》《礼记》,习惯上称“三礼”,它讲的是“人道”,代表着中国人以敬为原则的行为规范;第四部《诗经》讲的是“人情”,代表着中国人的心灵世界与人生情怀;第五部《春秋》讲“是非”,讲名分,代表着中国人的价值判断与对责任的担当。“五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风风雨雨中积累起来的文明成果。这成果至少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生智慧”,第二是“价值体系”。这“价值体系”是由“人生智慧”生发出来的,是为人类的永久和平而产生的。

“五经”代表的文化体系

在“五经”中,《周易》重在“推天道以明人事”,《尚书》讲敬德爱民,《礼》主一个“敬”字(《礼记·曲礼上》:“礼者,敬而已矣”),《诗》讲“止乎礼义”(《毛诗序》:“发乎情,止乎礼义”),《春秋》坚持以“礼”为价值尺度的评断体系。“五经”代表着以道德为核心价值的文化体系,与西方以利益为核心的文化是迥然不同的。

“五经”对于中国人来说,有着非常伟大的意义。宋朝有一个叫契嵩的和尚说:“‘五经’之治,犹五行之成阴阳也,苟一失,则乾坤之道缪矣。”(《镡津集·问经》)一个信奉释伽牟尼的僧人都是如此的感受,何况以“五经”为业的儒生呢?元代学者王恽在《醉经堂记》中说:“五经者,圣人之成法,生民之大命系焉。”“圣人之成法”就是既定之法,就是你得遵照它执行的既定之法,而且是生民的命运所维系的一种经典。言外之意,若没有这个法,天将不成为天,地将不成为地,人也自然不成其为人了。这个经典是中国一切文化的源头。比如我们现在说中国古代文化,一般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像子学、史学和以文集为载体的文学,都是从“经”这个源头生发出来的河流。“史”是实的,“子”是虚的,“文”是活的,而“经”则是浑然的,包容着一切,博大精深。

以“五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体系具有着博大的胸怀与高度的道德自觉精神。这种胸怀、这种精神所体现的境界层次,我们在其他的文化里很难见到。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它永远面对的是未来,而不只是眼下利益,它要“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语)。比如,像现在受西方价值观的影响所普遍高扬的民主、法制、发展、科学、创新等,仔细思考一下,其所关注的几乎全都集中在物质利益上,而且都是当下的利益。现代科学技术确实创造出了便于人类生活的许多新成果,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但每一项新的发明,解决的都是眼下难题,却很少考虑其对明天人类继续生存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原子弹发明了,解决了日本侵略者一时的猖獗,却带给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灭亡恐怖;转基因玉米、大豆、土豆之类食品发明了,解决了一大批人的饥饿问题,却威胁到了人类的生殖功能与免疫系统。但中国传统不是这样。如在两千年前的西汉,中国人就发明了温室培养蔬菜的技术,冬天可以吃到新鲜蔬菜。有个叫召信臣的人给皇帝上书,要求禁止,理由是,这是“不时之物”,违背自然规律,“有伤于人”。皇帝听了他的话,便禁止了这项技术的发展。汉宣帝时,西羌造反,当时国库空虚,因为汉武帝时用兵过多,耗尽了国库。关于筹措军费的事,大臣们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两个方案:一是让囚犯掏钱赎罪,赎罪的钱用于军费;二是加大税收,让百姓负担。用现在人的观念看,第一个方案是很不错的,既解决了军费问题,也不会加大百姓的负担。但在当时被否决了,宣帝选择的是第二个方案。原因是,如果让犯人掏钱赎罪,尽管可以筹措到钱,但其后果会造成人对“利”的追求——钱既然可以赎罪,自然就可以买到一切,人们便会为钱奋斗,这样会把老百姓引到唯利是图的方向上去。而加大赋税,是让老百姓懂得“义”,知道君民一体的道理:国家有了难,老百姓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国家渡过难关;如果百姓有了难,国家也会打开国库,救济百姓。这有关乎“教化”,利于长治久安。这是两个典型的例子,说明中国文化更关注“子子孙孙”的平安,关注万世太平,而不是眼下利益。如果中国社会不脱传统文化之轨,就不可能发生八十年来以破坏环境、浪费子孙资源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出现生态危机。

第二,这种文化的价值取向,观照的永远是天下,而不只是个人、家族、民族或国家的利益。它是把道义放在核心位置的,道义高于一切,也即所谓的“天理”。既然是天理,就是天下人都应该遵循的。朱熹在《答何叔京》中说:“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而这中心是一个“仁”字。“仁”视世界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不是不同部件的组合;事物间的关系不是物质性的结构关系,而是生命性的命运联系。韩愈在《原道》中说:“博爱之为仁。”用仁心接物,便能与万物相通、相贯、共生、共荣。“仁”中蕴含着天地万物的生机,故《释名》说:“仁,生物也。”《太玄经·玄数》范望注说:“长养万物曰仁。”宋人项安世《项氏家说》卷六说:“何谓天地之心?曰:仁而已矣。天地之至仁寓之于人,才有人形,即有仁心,故曰:‘仁者,人也。’又曰:‘仁,人心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复所以能见天地之心者,以其有生意也。凡果实之心皆名曰人,字亦作仁,故天地之心亦名曰人,人之名盖出于此。”《周易》中大讲一个“生”字,如《易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为易”。又说:“乾……是以大生焉”;“坤……是以广生焉”,这诸多的“生”,所展示的便是天地的“仁”心。故《系辞》言易之道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智)者见之谓之知(智)。”这里的“仁”与“智”有很大学问:“生生”为天地之道,这个道从其育养万物之德而言是“仁”,从其所达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和谐方式而言则是“智”。孔子明确说:“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即将这“仁”与“智”统一起来。也正是在以“仁”为核心的生命智慧中,中国人建构起了“天人一体,物我一源”(真德秀:《蒙斋铭》)的世界观,以为“天地者,人之体;故人者,天地之心也”。(卫湜:《礼记集说·礼运》引长乐陈氏说),将人与天地万物的生命绾结在一起。即宋儒程颢所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认得为己,何所不至?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二程遗书》卷二)在这种整体观念的观照下,众生之间彼此相连,痛痒相关,故能以相互宽容、理解、尊重、体谅、礼让、关爱的方式,营造和谐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从而在和谐的氛围中获得全面放松,实现人类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任何为了个体、集团、民族、国家的利益而忽略天下整体利益的行为,都是反天理、反道义的。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一下,日本人对人彬彬有礼,看起来很有教养,义、礼、智、信都能做到,可是“二战”时,为什么会在南京举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原因就是在于他们的文化中缺少一个“仁”字,缺少“天理”的概念,而只知有物质利益。正是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天下观念,使中国人关注天下政治上的一统,远过经济上的占有。因而,强大不是掠夺别人的利益,而是要以“天朝”的权威维护天下的和平秩序。在明代曾有过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当时动用了两万七千人的大军,六百余艘船只。船只大者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小者长十八丈,阔六丈余。一支浩浩荡荡的舰队,穿行于大洋,途经二十多国,远达非洲东岸、红海海口。但这样一支武装精良的大军,七下西洋,却只是为了“曜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而不带有任何经济目的与侵略性质。四夷国家虽然对“天朝”进贡殊方异物,但“天朝”的赏赐却十分优厚,一度曾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五经”所代表的文化体系中的未来观念与天下观念,对于世界和平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这两种观念决定了其包容一切的大胸怀,和以和谐为主旨的大精神。世界今日的许多争端,源自不同文明、不同宗教的冲突,而“五经”所代表的文化可以容纳一切宗教和文明,因为它高于一切宗教与文明的信仰和理则存在,这就是天下道义。

作者:刘毓庆,山西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山西省古典文学学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辞赋学会、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理事。

编辑:张勇耀mzxszyy@126.com

猜你喜欢

五经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四书五经”包括哪几部书
勤向窗前读五经
明清时期“五经”卷中式现象的制度考察:原因与结果
谁远谁近?
文史哲人才培养也要“从娃娃抓起”
“五经”的排列次第及其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