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

2016-03-12周春山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糖皮质激素

周春山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30例和通气功能正常、体检健康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给予规范、系统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1年,观察和对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对照组支气管舒张实验、支气管激发功能检查以及痰诱导实验检查结果。 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嗜酸性粒细胞占其他炎症细胞的(7.16±3.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治疗前后比较,提示气道反应性的FEV1-PD20逐渐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炎症水平的IL-5逐渐降低、IL-10逐渐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长期、规范化治疗,气道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好转,值得推广。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

[中图分类号] R562.2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6)01-78-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on cough variant asthma airway inflammation and hyperresponsiveness. Methods 30 cases of cough variant asthma patients and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s observation group,and 30 normal ventilatory function,healthy volunteers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ized,systematic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1 year of treatment.Bronchodilator test result,bronchial provocation test function tests and sputum induction test resul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observation group or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s eosinophils account other inflammatory cells (7.16 ± 3.2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3.07 ± 1.82)%,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Before treatment,in 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occupation force vital capacity ratio (FEV1/FVC) term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Compared to the before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 group's airway reactivity FEV1-PD20 gradually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P<0.05),and IL-10 levels gradually reduced , IL-10 gradually increas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Cough variant asthma patients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treatment of long-term,standardized glucocorticoids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cough variant asthma patients' airway inflammation, can improve 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so it is worth promoting in clinical.

[Key words] Glucocorticoids;Cough variant asthma;Airway inflammation;Airway hyperresponsiveness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一类特殊支气管哮喘类型,主要由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引起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所致,是一种以咳嗽为唯一症状表现的不典型哮喘。对于此类患者,若不经临床干预,气道高反应以及气道重塑逐渐加重,出现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以及持续存在的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喘息、呼气性呼气困难等症状[1]。现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治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得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效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成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关键。据相关文献报道,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哮喘以及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常规药物,但是关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作用机制以及对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的作用效果尚未明确[2-3]。我院针对以上用药原则,采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病例组的30例咳嗽变异哮喘进行规律、长期治疗,对比用药前后的气道炎症水平、气道反应性以及临床疗效,为今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4年3月呼吸内科收治的3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组作为病例组,男14例,女16例,年龄20~63岁,平均(49.6±9.9)岁,体重48~71kg,平均(55.2±3.5)kg;另选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46.6±8.82)岁,体重47.6~72.kg,平均(50.2±3.5)kg。两组的性别、年龄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且所有入选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4]

纳入标准:(1)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其他辅助检查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符合DennisL.、S.Fauci著《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中的诊断[5-6];(2)所有患者均为首诊患者,未接受其他糖皮质激素的治疗;(3)均已告知本研究目的、方法及意义,自愿参加本研究者。

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70岁者;(2)长期吸烟,支气管扩展患者;(3)临床资料不全者。

1.3 治疗方法

急性期给予患者一般治疗,吸氧、消除紧张情绪,保持环境安静,脱离变应原、确定并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给予病例组患者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雷诺考特,AstraZeneca AB,J2011203)400?g,每天喷2次,持续用药1年。

对所有病例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人员进行支气管舒张实验、支气管激发实验以及痰诱导实验检查(此类实验检查对健康人员无不良影响)。支气管舒张实验:吸入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万托林,葛兰素史克,J20110040)20min后再次测定,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较用药前增加≥12%,且绝对值≥200mL为阳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吸入支气管激发剂乙酰甲胆碱(杭州拓目科技有限公司,规格:5g/瓶)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20%为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以FEV1-PD20值提示气道反应程度;痰诱导实验:嘱患者从低剂量开始雾化吸入3%~5%的高渗盐水,直至患者咳痰于培养皿中,挑选粘稠部分加入0.1%的巯基乙醇中,37℃水浴加热混合均匀后,离心沉淀15min。采用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的IL-5、IL-10含量,并对细胞沉渣进行染色分析,记录嗜酸性粒细胞占所有炎性细胞的比例。以IL-5、IL-10提示气道炎症水平,Th2型细胞因子IL-5参与气道炎症过程,因此当TL-5降低,气道炎症好转;调节性T细胞可分泌免疫抑制因子IL-10,可诱导和维持过敏原免疫耐受,下调Th2型细胞因子的合成,抑制促炎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转录,因此当TL-10升高,气道炎症好转。

1.4 观察指标[5]

系统治疗前对所有病例组和对照组健康人员进行支气管舒张实验、支气管激发实验以及痰诱导实验检查,观察并记录病例组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肺通气功能、气道反应性以及气道可逆性。以支气管激发试验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20%为阳性,提示气道存在高反应性,以FEV1-PD20值提示气道反应程度;以痰诱导实验IL-5、IL-10含量提示气道炎症水平,当TL-5降低、TL-10升高提示气道炎症好转。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常规气道指标对比

病例组嗜酸性粒细胞占其他炎症细胞的(7.16±3.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7±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比例(FEV1/FV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病例组治疗前后气道反应以及气道炎症的变化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病例组提示气道反应性的FEV1-PD20逐渐升高,从治疗前的(0.57±0.71)?mol升高到治疗12个月后的(2.21±0.22)?mo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气道炎症水平的IL-5从治疗前的(142.32±23.71)pg/mL降低到治疗12个月后的(63.74±30.5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从治疗前的(13.18±8.78)pg/mL升高到治疗12个月后的(35.33±8.3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指以慢性刺激性咳嗽为惟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多发生在夜间或凌晨,临床常与慢性支气管炎相混淆。咳嗽变异性哮喘常为典型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起始阶段,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包括气道免疫-炎症机制和神经调剂机制,表现为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9-10]。气道炎症反应是由于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外源性变应原进入机体后,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体内,可与结合在细胞表明的IgE交联,使该细胞合成并释放多种活性介质导致平滑肌收缩、黏液分泌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产生哮喘的临床症状[11-12]。气道高反应性是指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呈现高度敏感状态,表现为患者接触刺激因子时,气道出现过强或过早的收缩反应[13]。据有关文献以及相关临床数据统计,气道慢性炎症是导致气道高反应性的重要原因,当气道收到变应原刺激后,多种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包括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PG、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和细胞因子,气道上皮受损、上皮下神经末梢裸露,从而导致气道高反应性[14-15]。根据以上发病机制,若不采取积极的临床干预措施,气道高反应以及气道重塑逐渐加重,出现不可逆性的气流受限以及持续存在的气道高反应性,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喘息、呼气性呼气困难等症状[16-1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经过糖皮质激素长期、规范化治疗,气道炎症得到有效控制、气道高反应性明显好转,提示气道反应性的FEV1-PD20逐渐升高,气道炎症水平的IL-5逐渐降低、IL-10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提高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水平、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从而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10]。此外,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还能抑制磷酸二酯酶活性,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有效控制和缓解气道炎症以及气道高反应。然而,气道慢性炎症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常导致气道重塑,完全恢复仍需长期、持续的气道吸入治疗[18-19]。

综上所述: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可有效应控制气道炎症及高反应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充分体现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理念,值得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兰,刘志勤.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和高反应性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13):1913.

[2] 韦雁萍.多药对比吸人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687-1688.

[3] 叶飒,严建平,王宏,等.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诱导痰P物质与气道反应性的关系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16):2605-2608.

[4] Sahiner UM,Cetinkaya S,Ozmen S,et al.Evaluation of adrenocortical function in 3-7 aged asthmatic children treated with moderate doses of fluticasone propionate:reliability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phate (dhea-s) as a screening test[J].Allergol Immunopathol(Madr),2011,9 (3):154-158.

[5] 何新霞,方瑜,黄芳.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气道炎症反应和肺功能变化疗效[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5(6):138.

[6] 吴奎,王彦,陈章,等.糖皮质激素吸入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呼出气NO水平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5,44(8):1041-1042.

[7] 陶莹,赵鑫梅,石李金,等.吸入糖皮质激素佐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评估[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2):276-277.

[8] 谢宇飞.孟鲁司特联合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4):39-40.

[9] 吴春艳.吸入糖皮质激素对于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意义[J].实用预防医学,2010,17(4):751-752.

[10] 陈莉,曾文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合理使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2,15(1):39.

[11] 赵德育,秦厚兵.支气管哮喘患儿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的安全性研究进展与对策[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3,28(4):249-252.

[12] 张敏,陈志鹏,王玉梅.COPD患者不同时期气道炎症反应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23):65-66.

[13] 黄卫华,饶玉兰,杜银华.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0):103-104.

[14] 许美,林荣军.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对哮喘病儿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3,49(1):76-77.

[15] 文飞,蒋幼凡.白介素32在气道炎症反应中的研究进展[J].国际呼吸杂志,2010,30(20):1228-1230.

[16] 吴英,张媛梅,钱农.孟鲁司特钠联用酮替芬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气道高反应性患者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82-84.

[17] 钟雪莺,左万里,黄炎明,等.不同疗程吸入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4):72-74.

[18] 任晓飞.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5,36(5):72-74.

[19] 李晓珍,张锋,游伟玲,等.孟鲁司特联合酮替酚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血清金属蛋白酶-2、9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4):70-72.

(收稿日期:2015-09-10)

猜你喜欢

咳嗽变异性哮喘糖皮质激素
慢阻肺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糖皮质激素结合雷公藤多苷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临床分析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1例重症肌无力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及肺部感染患者的用药分析
不同方式吸入布地奈德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儿童的疗效及对肺功能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与感染后咳嗽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