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2016-03-11帕丽达木塔西赵喜红

当代医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硬腭鼻咽鼻腔

帕丽达·木塔西 赵喜红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8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帕丽达·木塔西 赵喜红

目的 探讨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的临床表现,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法 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的供血情况,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开颈外动脉结扎术+硬腭径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切除术”。结果 患者术后病情逐渐恢复,相关症状消失,鼻腔功能恢复正常,术后门诊随访3~4年,最短1年,在鼻内镜下复查鼻咽部光滑,未见残留,无复发。结论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主要采用影像学检查并使用手术治疗,获得良好临床效果。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硬腭径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鼻咽血管纤维瘤(juvenile nasopharyngeal angiofibroma,JNA)的本质是血管错构瘤(vascular hamartoma),虽是良性肿瘤,但因破坏颅底骨质并累及周围软组织结构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本病多发生于10~25岁的男性青年。临床表现主要是鼻出血、引起一侧或双侧鼻塞,常伴有流鼻涕,闭塞性鼻音,嗅觉减退等;肿瘤侵入翼腭窝、上颌窦后壁和其外方可引起面颊部隆起;压迫咽鼓管咽口引起耳鸣、耳闭、听力下降;侵入翼管引起干眼症,侵入眼眶引起眼球外突运动受限,视力减退或视野受损等症状[2]。鼻镜检查常见一侧或双侧鼻腔有炎性改变;间接鼻咽镜检查,可见鼻咽部圆形或分叶状红色肿瘤,表面光滑而富有血管,瘤体侵入后鼻孔鼻腔可引起外鼻畸形或软骨下塌;CT和MRI检查可清晰显示瘤体位置,大小,形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9月~2013年11月8例患者,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8~24岁,平均年龄(16.0±20.2)岁,病程1个月~5年。其中3例是经鼻内镜下电灼后复发的患者;侵犯翼腭窝1例;所有患者均有鼻塞,鼻出血症状,脓涕,合并有听力下降等病史,鼻内镜下见:鼻咽部可见一粉红色,质地韧,表面不光滑,触之易出血新生物。鼻腔可见脓性分泌物,患者电测听+声阻抗检查:不同程度听力下降,气导下降至50分贝左右,“A”型图,双耳负压都高。鼻窦平扫+鼻窦增强CT提示,考虑鼻咽部恶性肿瘤,上颌窦壁骨质破坏,增强后明显强化。介入造影示:考虑鼻咽纤维血管瘤。术后病理7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鼻咽部纤维瘤1例。本病手术切除为主,治疗可分为:硬化剂注射,电灼,手术和放疗法。其中3例患者Ⅰ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范围小,介入造影结果:未见异常,未侵犯周围间隙,在鼻内镜局麻下电灼术数次后门诊随访3~6个月之内复发,其余5例患者Ⅲ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8例患者全麻下行“颈侧切开颈外动脉结扎术+硬腭径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切除术”,根据观察本病以“手术切除”为主。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定期复查随访,最长3~4年,最短1年。

1.2 鼻咽部纤维瘤侵犯翼腭窝 1例资料:患者男性,24岁,维族,住院号072760,以“鼻塞,脓涕1年,加重伴右鼻出血,失嗅,听力下降3个月”入院。入院查体:T:36.3℃,P:86次/L,R:20次/分,BP:110/60 mmoI/L,WT:55 kg,神志请,精神好,心肺腹(—),神经系统(—),专科检查:外鼻居中,鼻梁及鼻背无塌陷,各鼻窦区无压痛,鼻内镜下见:双侧鼻腔前庭皮肤无糜烂,鼻腔黏膜及双侧中下鼻甲水肿明显,鼻中隔居中,右侧中鼻甲后段可见一粉红色,质地韧,表面不光滑,触之易出血新生物,延伸至鼻咽部,鼻腔可见脓性分泌物,用酒精棉球测试,不能闻到气味,外耳廓无畸形,无牵拉痛,耳屏及乳突区无红肿及压痛,双侧外耳道通畅,未见异常分泌物,双耳鼓膜完整,轻度内陷,光锥存在,音叉实验:双耳气导大于骨导,骨导偏向患侧。电测听+声阻抗检查:右耳气导下降至50分贝左右,“A”型图,双耳负压都高。入院后相关完善检查回报: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胸片未见异常,血常规:血红蛋白120 g/L,大小便常规正常,凝血常规正常,乙肝五项示:HBSAb(+),余阴性,丙肝抗体阴性,HIV,梅毒阴性,血型A型,Rh阳性,肺功能血气正常,血生化:肝肾功,离子分析血脂血糖正常,活检病理结果示:鼻腔考虑炎性肉芽组织。鼻窦平扫+鼻窦增强CT提示,考虑鼻咽部恶性肿瘤,向前向右生长,右侧上颌窦壁骨质破坏,增强后明显强化,考虑:(1)鼻咽癌;(2)淋巴瘤:右侧筛窦,蝶窦及上颌窦炎。鼻咽部核磁示:(1)鼻咽部肿物,向右前方生长至翼外肌前方,右侧上颌窦外侧壁骨质破坏不连续,建议增强;(2)右侧筛窦,蝶窦及上颌窦炎;(3)右侧乳突炎;(4)双侧下鼻甲肥大。请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远程会诊建议:(1)鼻窦,鼻咽核磁+增强;(2)介入造影栓塞后取活检,病理明确病变性质;(3)根据病变性质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①鼻咽纤维血管瘤—手术切除;②淋巴瘤—放疗+化疗;③鼻咽癌—放疗。请介入科会诊,择期在局麻下行“主动脉弓造影+双侧颈外,颈内动脉造影术”,手术顺利,造影示:右侧上颌动脉迂曲增粗,分支增多,远段可见散在团片状血管染色影,其持续时间较长,未见造影剂外渗,未见其与颅内血管明显交通支,余未见异常。手术后一级护理,抗炎,补液对症治疗,右腿制动24 h,穿刺处加压包扎8 h,导尿等。

1.3 手术方法 患者相关检查回报未见异常,无手术禁忌证,其中3例患者Ⅰ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范围小,介入造影结果:未见异常,未侵犯周围间隙,在鼻内镜局麻下电灼术数次后门诊随访3~6个月之内复发,故8例患者在全麻下行“颈侧切开颈外动脉结扎术+硬腭径路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切除术”。全麻生效后,以舌骨大角中点浸润止血水,切开皮肤约5 cm长,改用电刀切开皮下组织及颈阔肌,沿胸锁乳突肌前缘分离网状组织达脉管鞘,将颈内静脉向后拉开,切开颈动脉鞘,显露分叉,可见呈前后位并列,居前者有分支。将该段脉管周围游离,按解剖学确认甲状腺上动脉及咽升动脉,其间穿过七号丝线,触摸面动脉及颞前动脉,断流确认后以七号丝线结扎两道。止血,置胶皮引流条,分层缝合关闭,敷纱布。置眶式开口器,止血水浸润硬腭黏膜,取秤钩式切口,分离硬腭粘骨膜瓣,咬切右侧硬腭骨,切开鼻底黏膜及软腭并分别穿线向两边牵开,见瘤体呈肉红色,表面光滑,质硬,韧,附着紧密,快速冰冻回报考虑纤维瘤,以左手指引导,右手持锐利剥离器,自瘤体附着部快速铲,切分离,出血较迅猛。待手指触摸到瘤体基部大部骨壁后,以大号肾钳将瘤体挟持加力揪除瘤体,迅速以纱布压迫止血后在70度内窥镜下观察,可见仍有残余,并与遗留翼腭窝处瘤体相连,从颊齿间手指操作因间隙狭窄几无可能,只能从鼻咽部操作,先用60度吸切器紧贴附着部骨壁刨削,而后将窜入翼腭窝之瘤体成功拉出来,同样加力揪除法取出瘤体,出血顿时减缓。再在内镜下观察基底部不再有瘤体残余,同时不再有快速出血,确认瘤体完全切除。依次缝合鼻底黏膜,硬腭粘骨膜瓣及软腭,并用小块膨胀海绵合包硬腭加压,采用碘仿纱布块栓塞右侧后鼻孔,鼻咽部,鼻腔。

术中估计出血量1 000~1 300 mL,血压保持平稳,心率略快。在术台上导尿,带管送至ICU,查血色素8 g,暂无输血。术中所获送病检。术后第2天患者病情平稳,转入本科。给予抗炎,补液,补充血容量,纠正贫血对症治疗,术后第3天病检回报:7例患者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例鼻咽部纤维瘤,病情逐渐恢复,术后第5天取出鼻咽及鼻腔填塞取出,创面无出血,鼻腔通气,鼻出血改善,听力逐渐恢复正常出院。

2 结果

患者术后病情逐渐恢复,鼻腔通气及听力恢复正常,鼻腔出血停止。术后8例患者门诊随访3~4年,最短1年。在鼻内镜下复查鼻咽部光滑,完全上皮化。1例患者术后1年鼻内镜下发现手术创面小部分不光滑,小突起,但患者无任何症状,怀疑部位给于电灼后复查2年无复发,未见残留,无复发。

3 讨论

鼻咽部纤维血管瘤多见于15~24岁之间,男女发病中以男性最多见,均属良性。但由于鼻咽纤维瘤具有强大的生长扩张能力,同时又发源于颅底,可屡次引起危及生命的大出血,肿瘤多原发于鼻咽部蝶骨底或枕骨,常有分支侵入鼻腔,鼻窦,口咽,翼腭窝,颞下窝,眶内,颅内等处[3],肿瘤中血管成分与纤维组织成分占优势,即称纤维血管瘤(fibroangiama)或血管纤维瘤(angiofibroma),肿瘤长大至一定程度时出现邻近组织或器官受压。在压迫症状出现前,往往表现为渐进性鼻塞与“未明原因的”鼻腔和口腔大出血。出血多、时间长者病人呈高度贫血状,极易疲劳。如肿瘤侵入压迫眼眶,则发生眼球移位,运动受限。由于眼球受压时视神经也受压,可出现神力障碍,重者甚至引起视神经萎缩。侵入压迫翼腭窝或颞窝,则面颊或颞部隆起。咽鼓管口受压时出现听力障碍[4]。三叉神经受压,则出现剧烈的三叉神经痛及耳内放射性疼痛。侵入颅内时常有剧烈头痛,出现其他脑神经压迫症状及发生颅内并发病。用鼻咽镜、纤维支气管镜、纤维鼻镜检查见灰红色结节状表面光滑的肿块,上覆以正常粘膜,表面有明显血管。有时发现肿瘤的分支侵入鼻内,或推压软腭而突出于口咽。了解肿瘤范围及有无颅底破坏,以指导手术治疗[2],鼻咽纤维瘤与咽扁桃体肥大、鼻后孔息肉、鼻咽恶性肿瘤特别是淋巴肉瘤不同,应相鉴别,由于后者外形与鼻咽纤维瘤相似,容易导致肉眼诊断错误。对于患者术前有失血现象,以及手术中出血者应补充全血,提高血色素,促进创面切口修复,增强机体免疫力。输液治疗时大量维生素丙静滴及补充多簇维生素。支持治疗对术后康复也极重要。选择治疗主要为:激光手术,经口径路。在术后可能的并发症有:(1)术后出血。可在纤维支气管镜、纤维鼻镜及鼻咽镜下止血即可。(2)继发感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如伴继发感染易致伤口愈合不良使硬腭产生漏孔。手术前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实属必要。特别是鼻咽纤维瘤病史长,术前出血多者更应高度重视感染问题。(3)中耳感染:主要为术中损伤咽鼓管口或鼻咽填塞过久,术后必须早拆除填塞物,如有术后出血可在内镜直视下止血。(4)在并发症中颅内并发病较为严重,手术前如肿瘤原已破颅底,或分离肿瘤根部时损伤鼻咽顶部骨质或脑膜,而致感染入颅,都可能引起颅内并发病。通过鼻内镜可探查瘤体的基底范围及周围组织的关系。鼻内镜下操作的优点:损伤小,恢复快,直视下操作,术中视野清楚,可以观察到肿瘤的根部。手术止血方便,术后便于鼻内镜下随访。

[1] 杨泽垠,杨晓红,吴平.鼻咽血管纤维瘤广泛扩展1例[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2,18(5):406-407.

[2] 黄选兆,汪吉宝,孔维佳.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38-342.

[3] 刘继远,余志强.鼻咽纤维血管瘤研究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36(4):242-245.

[4] 孔维佳,周梁,许庚,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7-1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55

新疆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科(帕丽达·木塔西 赵喜红)

猜你喜欢

硬腭鼻咽鼻腔
腭部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猪小肠黏膜下层脱细胞修复补片修复硬腭黏膜缺损的疗效观察
鼻腔需要冲洗吗?
青少年口呼吸伴腺样体面容者硬腭形态的研究
唇裂硬腭一期修复对完全性腭裂手术及牙弓发育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鼻咽通气道在脑血管造影术中的临床应用
鼻咽部淋巴瘤的MRI表现
硬腭黏膜游离移植在全层眼睑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