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互联网及其对油气“十三五”规划的影响

2016-03-11

管道行业观察 2016年5期
关键词:十三五油气能源



能源互联网及其对油气“十三五”规划的影响

能源互联网是能源革命的标志性技术,将推动一系列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安全、便捷和可持续利用。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与纽带,构建多种类型能源的互联网络,利用互联网思维与技术改造能源行业,实现“横向多源互补,纵向源-网-荷-储协调”,能源与信息高度融合的新型(生态化)能源体系。在即将进入的“十三五”时期,能源互联网的特性及发展将从“能源产供模式、用户用能方式、传输交易体系、能源规模接入”四方面,对油气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制定产生影响,具体如下:

(1)能源产供模式多元化,加强油气产业转型升级。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兴起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油气产供主体将逐渐由只提供单一种类能源的传统企业转变为掌握多种能源资源的综合能源供应商。

(2)用户用能方式智能化,提升油气需求存储保障。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能源供给、消耗的统一监测以及能效分析、梯次利用和协调管控,能源消费能够实现各种能源形式的优化配置,这将对我国的油气需求和存储量提出相较以往不同层面的要求,尤其对于天然气,其清洁高效的特性将促使其在未来能源使用中占较大比重。

(3)传输交易体系互联网化,拓展油气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互联网的建立将催生新的能源运输模式和市场交易体系,使能源运输交易在保证多元化、互联化的同时,用户感到更加及时、高效、便捷,实现能量流与信息流的自由多向流动。

(4)能源规模接入清洁化,促进油气开放分布共享。能源互联网能够为各参与主体提供平等接入的入口和信息交互平台,能源市场将实现高度开放,参与主体将得到极大丰富。

能源互联网的有效发展将使“互联网+”思维深入渗透油气行业,并将进一步对“十三五”规划产生影响。在此形势下,油气企业应改变传统经营方式及管理模式,在产业的上、中、下游每一环节贯穿改革对策,积极做好迎接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准备。具体改革发展对策有:

(1)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打通油气上游“经脉”。通过在油气上游企业硬硬相应的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手段,如:搭建智慧科研平台、构建智能油气勘探和智能油田、形成智能节能减排体系等,打通生产、管理和控制的“经脉”,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竞争力。

(2)完善“输储”设施建设,塑造油气中游“毛细血管”。在油气领域内完善中游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建设智慧燃气管网和推进天然气储能发展,将运输和存储的“毛细血管”在更广泛的用户端塑造,保障能源流的畅通。

(3)创新“售用”市场模式,激活油气下游“器官”。油气改革就不应该仅集中于局部的“点式改革”,而应该是面向全产业链条的“链式改革”。因此,作为产业下游“器官”的售能和用能环节,通过发展智能燃气硬件制造和成立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措施,更好的融合市场,保持油气产业整体的“生命活力”。

综上所述,能源互联网时代,油气产业不仅要在上、中、下游实现各类高新技术的整合与集中应用,将互联网技术引入油气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更需要结合我国整体的节能减排与综合能源利用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进程。

高山卜 摘编自《国际石油经济》杂志2015年9月

《能源互联网及其对油气“十三五”规划的影响》原作者曾鸣等

猜你喜欢

十三五油气能源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2013全球主要油气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