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龙药业 打造2016品质文化年

2016-03-10吴延兵

成功营销 2016年3期
关键词:药业医药终端

吴延兵

如今“代言式OTC广告营销”渐失市场,历经多年品牌积淀的医药品牌要善于凭借过硬产品品质重树市场地位。摒弃纯粹以功效为诉求的传统营销手段,借助公益营销、内容营销等聚焦情感诉求的方式,与消费者共鸣。

太龙药业作为老牌药企,2014年以前一直沿用硬广等传统营销模式。随着双黄连口服液广告片(曾志伟版)的停播,品牌在行业的影响力逐渐弱化,亟须通过新的营销模式将“太浓”主题延续下去,唤起消费者品牌记忆。结合时下微营销特点,我们推出“太浓”主题微营销案例,并入选“2015中国医药十大营销案例”。整个案例分为“年味太浓”羊年春节随手拍、“春意太浓”花卉主题随手拍和“秋意太浓”秋景主题随手拍三部分,16期共展示1500幅作品,总阅读量达70万人次。

其中“春意太浓”将春天元素和太龙品牌元素相结合,号召内部员工、经销商、行业KOL及连锁终端客户广泛参与,并将作品在官方微信、微博、员工及客户的朋友圈进行传播。后又将优秀照片制成电子版配合软文在社交媒体进行二次传播。而在2015年国庆“秋意太浓”秋景主题随手拍活动中,我们首次与医药零售终端河南美锐大药房合作,提升了双方品牌知名度,并增设了双黄连口服液儿童版和止咳橘红口服液新品类。

作为河南省医药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太龙药业一直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公益表达“员工幸福,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同样在“太浓”主题微营销案例中,我们倡导网民随手拍摄花卉、春景、秋景及身边的一草一木,并借助太龙官微这个公益平台传达“爱生活、爱工作”正能量,该案例荣获第五届中国公益节“2015最佳公益传播奖”。

2016年,我们将从战略上打造“太龙品质年”,以过硬产品质量打动经销商和客户,并提供相应后续增值服务助其提高销售。战术上延续升级和创新“太浓”主题营销,植入“健康太龙品质太浓”品质文化符号,广泛与医药零售终端深度合作,有效拉动销售,并在“太龙”品牌基础上延伸“小太龙”子品牌,打造药品、食品、健康产品产业链。

2016年营销工作的最大挑战是网络营销策划的执行,如怎样说服经销商、客户共同降低成本,动员渠道更多人力物力拉动销售,实现传统营销的转型和升级。

2016营销关键词

转型与改变

一直以来,我国整体医药产业从生产到终端,多级代理等中间环节过多,其中信息不对称更造成行业整体效率低下。加之目前医药品牌传统营销成本远高于互联网营销成本,药企亟须转型,摒弃陈旧营销模式,强大销售终端力量,并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医药产业链价值空间。

营销渠道上,2016年我们将掐断电视广告,保留部分纸媒投放,重点布局网络营销,在视频网站、权威医药自媒体等投放太龙药业电子宣传片,数字营销预算占比将达90%。

2015年营销感悟

随着2015年新广告法的颁布,以往“代言式OTC广告营销”渐失市场。相反,历经多年品牌积淀的医药品牌要善于凭借过硬产品品质重树市场地位。而纯粹以功效为诉求的营销手段在OTC网络营销火热的时代也已不合时宜,药企可借助公益营销等聚焦情感诉求的手段,与消费者共鸣。此外,《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放开网售处方药后,预计处方药利润将远高于非处方药(OTC),医药电商或将对药企带来更大市场刺激。

案例工具书

仁和药业推出的“叮当快药”APP终端是传统药企互联网转型思考的很好尝试。借助叮当快药,仁和还与春雨医生和百度外卖合作构建互联网医疗O2O全产业链闭环。此外,仁和也通过电子围栏技术实现了核心区域28分钟免费送药到家的设想。

猜你喜欢

药业医药终端
药业质量风险管理体系构建研究
药业巨头毁于谎言
WELLNESS TODAY
“吃人不吐骨头”的终端为王
完美终端
酒业传统终端向资本血拼迈进
王老吉不清算
藏医药三大学说
如何防范终端销售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