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影响

2016-03-10白锦秀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23期
关键词:祁连县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

白锦秀

摘 要:随着青海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少数民族聚集和旅游资源丰富的祁连县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旅游业对祁连县社区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提出旅游开发与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和谐发展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旅游发展;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祁连县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3-0121-02

一、祁连县旅游资源概况

祁连县共有汉、回、藏、蒙古、土、撒拉等14个民族,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看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8.43%。其中以回、藏、蒙古族文化最具代表性,全县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服饰、饮食、婚嫁、节庆、丧葬民族风俗文化最具特色。祁连县是安多藏族较早聚居的地区之一,藏族是祁连县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26.17%。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如遗址遗迹类资源有卡约文化遗址、丝绸之路(南线)遗址、宋代夏塘西台遗址等;宗教文化类资源有百户寺、阿柔大寺、郭米寺等藏传佛教寺庙,上庄清真大寺等清真寺、扁都口岩画,油葫芦(油柔龙洼)藏文经石刻、藏传佛教及伊斯兰教宗教及民间节庆活动,还拥有祁连鹿场(亚洲最大养鹿场)、油葫芦省级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二、祁连县旅游业发展概况

祁连县作为海北四县中旅游发展较晚的一个,凭借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出了自己独特的品牌——“东方小瑞士”,使祁连县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草原文化旅游风情节以来,得到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之后环湖赛进入祁连,更为祁连县旅游业增添了新的色彩。2014年接待旅游人次达121.3万,旅游收入为3.05亿元。

三、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影响

(一) 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积极影响

1.促进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对外交流

发展文化旅游业使文化之间的交流和接触是避免不开的,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前提,游客在不同程度上起着一种媒介作用。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较,旅游活动的传播方式优势非常明显。首先,旅游活动的传播方式是人与人之间直接沟通和交往,而不是通过某些媒介间接的传递信息。不同文化之间沟通内容涉及广泛。此外,旅游是人类和平、自由交流的平台,是沟通人类文化的最佳途径。最后,旅游业作为媒介对外文化交流跟政府的参与是分不开的,但这种民俗文化活动,民间活动,往往起到政府不能发挥的作用。旅游目的地通过发展旅游,一方面自己可以了解别人,另一方面又可以宣传自己的旅游品牌,树立自己的形象。

2.促进旅游目的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

民族文化是一种涉及范围极度广泛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接待外来游客的需求,当地一些很快就被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得到重新开发和恢复;传统的音乐、舞蹈、则柔等都重新得到重视和发掘。它们不仅受到游客的欢迎,也给祁连县当地居民对自己的文化增添了新的自豪感。例如,阿柔“斗曲”和郭米“则柔”几乎面临消失,在近几年旅游开发时得到政府部门重视,在民间找到继承的老人,并把这种口头继承方法转换成书面形式或音频方式记录下来,文化局负责举办大型的“斗曲“比赛和“则柔”表演,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3.促进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现代化

旅游业的发展要与时代并进,为了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和增加游客的满意度,定期更新旅游目的地的软硬件设施是很有必要的,这样能使新的文化设施不断增加,目的地旅游文化环境不断改善。旅游促进了祁连县独特的风貌和颇具创造性的人文景观的形成,为旅游目的地渲染了新的文化色彩。例如,祁连县没有开发旅游业前期,城市建设没有规划,街道卫生很差,建筑没有民族特色。自2007年举办第一届民族草原文化旅游风情节以后,注重打造旅游名县,建筑设施都有了民族特色,相继卫生、县貌都得到了有效改善。受外来游客的影响,人们的家庭观念、社会观念、消费方式、企业管理和城市管理意识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不仅在旅游经济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现代化进程。

(二)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消极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有利就有弊,旅游也是如此。很多经济学家已经意识到旅游给旅游目的地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也引起物价上涨,地价攀升,损坏了当地多数居民的经济利益,导致当地产业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影响当地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等。同时,旅游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其消极的一面。

1.历史文化遗产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

有些游客乱刻乱画“某某人到此一游”,随地吐痰和随意丢弃废物,随地大小便等,造成了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污染。许多古建筑的墙壁和门窗都画得伤痕累累,景区垃圾成堆。被围起来的围栏里边垃圾遍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景区的美感。

当地人的破坏也不容忽视,这类人为破坏比旅游者造成的问题更严重,而且更不易控制。据了解,俄堡古城旁居住的人们为了方便,把古城下面挖通当地窖使用,而且把古城当做羊圈。这种现象自开发旅游业以来局部得到控制,但其对古文化遗址的破坏还是相当大。

在景区管理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有时到旅游旺季的时候,游人数量超过合理容量,破坏了旅游资源,降低了环境质量,有时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2.固有文化的舞台化、庸俗化

现代旅游是一种大众的文化消费活动。大众所受的教育是有限的,并不具备高层次的文化修养,没有机会进行特殊的鉴赏训练,这就决定了它们在旅游过程中很少会带着鉴赏的目光去看民族文化,而更多的是以消遣、猎奇为目的。它们更倾向于感性、轻松、刺激的东西。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落后的甚至是低谷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建设旅游景区时,无视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真实性,不惜把一些旅游项目庸俗化。旅游接待地(目的地)从事旅游活动的工作人员,尤其是导游,由于自身的文化素养不高,对民族和地域文化没有深入的了解,很容易弄巧成拙。在景区导游词背一遍或是唱几首所谓的民歌,是很难把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表达出来的。endprint

3.扭曲旅游目的地道德标准,促成或加剧社会问题

由于旅游地旅游文化“界限”的宽松,容易导致当地社会道德的扭曲,犯罪率也明显上升。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相接触,通常都会相互融合,而不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东西被排斥,然而被排斥的这些东西通过文化“界限”的筛选。很多人是抵触与本土文化价值观相排斥的东西。但是,在眼前的利益或被金钱冲昏头脑时,为了引得更多的游客,当地人违心的接受一些外来文化中与本土文化的道德观念与价值取向不符的东西,从而引发更多的问题。

四、促进祁连县旅游业与当地文化协调发展的策略

(一) 教育和引导当地居民的态度与行为

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的影响非常明显,祁连县作为一个萌发阶段旅游地,许多居民不了解什么是旅游,旅游的好处是什么,旅游又给当地社区带来了什么样的破坏。因此,协调发展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策略十分重要。

1.加强旅游目的地旅游知识的教育和旅游发展的宣传

加强旅游知识的培训和了解,一方面有助于当地居民全面评价和认识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当地居民可以进一步认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从而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理性的行为。综上可以看出,加强针对于居民的旅游教育和旅游宣传,不仅能够提高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了解和适应能力,也可以提高居民的旅游决策能力和改善居民对旅游发展社会文化影响的认知,从而有助于居民正确积极地参与和认识旅游发展。

2.加强旅游目的地居民对当地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文化在全球化、国际化、一体化的今天是一个地区竞争最有力的武器。其中传统文化是最能显示出一个地方和一个民族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它就成为一个地方或区域旅游业发展最具魅力的吸引力。旅游目的地独特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历史传说、文化内涵、传统产业、地方食物、土特产品和地方方言都是一定地域民族文脉的延续,它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为了加强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以及减少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化异化行为发生,加强居民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是十分必要的措施。

3.重视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利益

旅游地居民的经济利益控制着当地居民对旅游的认识和了解,然而旅游目的地的社区利益却总是被传统的旅游开发所忽视。旅游发展带来的成本由旅游地全体居民承担,而从旅游发展中受益的却只有少部分居民,这无疑加深了当地居民对旅游发展反感和抵制。长此以往必然降低旅游地居民好客程度,恶化主宾关系,激化社会矛盾。针对这样的问题,应该协调利益的分配。旅游开发离不开当地居民的参与,所以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就成了重中之重。公平的利益分配无疑是调动居民积极性最好的方法,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

(二)树立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收入明显增多,同时旅游业为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由于缺乏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在现实中也出现了很多偏差。许多领导将旅游业当主导产业加以发展,没有估计其脆弱性,纯粹是出于经济目的,结果是旅游业经济压力不堪重负,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功底丧失殆尽。很多文化都被旅游不同程度的异化,很多已经背离了旅游的本质和宗旨。所有这些正在被恶化的旅游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从严格意义来说来,开发旅游并不是破坏旅游目的地的原生态状况,而是把不好的一面引向更好的平台,帮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最终促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泽.西部开发中民族文化保护论[J].思想战线,2002,(1):11-15.

[2]  周丹.民族旅游与村寨文化的变迁——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D].成都:四川大学,2007.

[3]  罗艳蓓.我国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重庆大学学报,2004,(5):25-27.

[4]  吴磊,东静蕾.旅游对村落民俗文化变迁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4):52-60.

[5]  王晋.成都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价值评价与开发建议[J].西华大学学报,2007,(4):20-21.

[责任编辑   杜 娟]endprint

猜你喜欢

祁连县旅游目的地社区文化
1993—2022年祁连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农业的影响
祁连县冻土气候特征分析
宁夏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探究
互联网在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思考
景观美感视野下旅游目的地空间分形与结构优化刍议
遥感地质在祁连县八宝镇地热勘探中的应用
对祁连县有机畜牧业发展电子商务平台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