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在核电工程的应用

2016-03-10

电力安全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预控核电班组

王 慧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在核电工程的应用

王 慧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21)

针对核电站建设的安全生产特点,阐述了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的基本内涵,介绍了安全监管法在核电工程建设领域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实践运用的成效,提出了巩固和后续长效机制建设的相关建议,为核电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创建及持续提升提供良好借鉴。

核电工程;作业班组;安全监管

0 引言

核电站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的工业系统之一,核电项目建设要经历前期规划、论证、选址、审批、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调试、运行等过程。核电站自身系统的特殊性及其政治敏感性使施工建设及运营管理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面临多重挑战。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除具有一般施工项目的特点外,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工程管理模式和用工形式多样;

(2) 建筑结构和设备系统复杂,现场施工难度大,施工安全要求高;

(3) 现场施工承包商多,工作接口多,作业人员多,工种多;

(4) 大型施工机械密集,起重作业频繁;

(5) 动火作业多,电缆、电仪盘柜、紧密设备、涉油系统多;

(6) 沿海核电站易受自然灾害影响;

(7) 建设工期长,土建、安装、调试、移交接产各阶段相互重叠,不同工程类别同时进行;

(8) 设备制造延误而导致调整施工计划和施工逻辑,施工工序优化和调整变更多;

(9) 一个核电站多台机组同时开工建设,造成核安全和常规职业安全的重叠。

1 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现状

1.1 重要性

班组是组成核电工程建设现场的最小“细胞”,是各项安全生产工作的直接执行者,也是核电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载体。班组必须紧密连接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关键的三道关口(本质安全、设施安全、个人防护),持续提高一线作业班组人员的安全文化和技术素质,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意识融化在思想中,将各项措施认真落实在行动上,养成良好习惯并根植于心,全面提升核电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2 主要存在问题

当前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依靠运动式或碎片式管理,执行力不强,个人经验主义突出。具体表现如下:

(1) 班组成员分工随意性较大,人员数量及结构设置不合理;

(2) 很多班组成员因客观原因,被动进入危险作业场所,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3) 班组长安全意识不足,没有建立有效的班组安全文化,致使重复性隐患频发;

(4) 班组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5) 班组长机械执行指令,得过且过,缺乏领导力,缺乏原则;

(6) 以进度及工程量为核心,忽视安全管理;

(7) 特种作业班组成员技能不足;

(8) 盲目自大,无视安全规范,对习惯性违章视而不见。

2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的内涵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以班组为基本单元,以作业项目为基本对象,以标准流程化管理为手段,以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在组织安全生产工作中,注重风险防范、措施落实、过程控制,坚持从班组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以人为本,走出独具特色的核电工程安全监管之路。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作为班组安全管理的细化与延伸,加强班组安全管理的同时,强化施工作业点的风险管控,将安全管理延伸到施工作业最前端,将安全隐患、违章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在推进和实施过程中,需要结合P-D-C-A管理方法建立一套系统的安全监管机制,坚持以人为本,确保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能够取得实效。

3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主要内容

3.1 信息获取、风险预控

事故重在预防。实践经验表明,风险预控是安全管理人员不断学习和研究的核心知识,对作业班组等现场一线信息的精确获取及多维度分析,为风险预控措施提供管理依据。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信息的获取范围须综合考虑隐患分析关键要素、整治对象边界、人员动态信息更新、风险信息收集等多方面因素。

在实践中,施工作业信息的获取是风险预控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是风险辨识、评估及安全措施落实的关键。而核电工程结合其施工特点须对“高风险、非工作时间、边零散”等不同类型作业信息进一步加强第一时间的收集,使风险预控落到了实处,提高风险预控能力。风险辩识、评估及安全措施需随着运态的工程建设过程变化,否则会出现管理脱节,而通过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可有效弥补管理漏洞并通过专业人员及时给予安全支持。

3.2 管理标准、连接基层

在核电工程实践中常出现安全标准不统一、安全规范不熟悉、培训教育无效果的问题。为解决上述管理问题,可通过作业班组信综合分析确定问题对象,并将统一的管理标准通过固定的管理人员传递至一线班组负责人。同时对班组负责人及班组成员进行交底,对管理标准进行充分的解释、教育和引导,通过对基层班组的帮扶和教育,确保管理标准在施工作业一线得到落实,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逐渐转变。

3.3 安全培训、灵活高效

安全培训是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防止“三违”行为、减少安全事故的根本举措。常规形式单一、规模较大的集中培训效果并不理想,一线作业人员不能完全掌握安全技能及规范知识。而通过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可将培训与实践有效结合,对作业人员给予面对面的辅导。

3.4 信息网络、缩短链条

目前大多数管理信息停留在中层及以上的管理层(包括业主方、总承包方、施工方),从事故、事件及隐患整改过程的实践经验得知,在处理安全管理问题时经常出现信息传递不及时,缺陷、隐患及危险未能得到有效排除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为进一步解决突出问题,可将作业班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让安全信息网络化管理有效打通管理渠道。

隐患整治及问题跟踪的流程,有别于传统管理模式。通过建立的安全管理网络信息及管理平台可将各层机构的隐患信息及资源进行共享,并直接将管理手段、措施及整改建议通过日例会平台集中传递至基层承包商班组,缩短管理链条,避免管理要求及标准信息的丢失。

3.5 搭建平台、整合资源

班组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预防预控,而预防预控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有正确的决策和执行。在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的安全信息、安全法规知识、安全科学技术、安全技能、事故预防预测技巧,能为班组的安全生产做出更为正确的安全决策。有效整合核电工程各层管理结构,搭建安全管理平台,通过作业班组信息的综合统计与分析,对作业班组进行安全状态诊断与评价,并利用搭建的管理平台组织对问题班组所在单位的各级领导及一线人员进行工作约谈和帮扶,减少专项会议,整合各方资源,缩短管理链条,直击问题根源。

4 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的关键环节

4.1 目标管理优化环节

结合每日安全隐患排查,每周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并通过周安全监管计划对问题突出班组制定针对性管理措施,同时通过每日安全监管早会、碰头会、周会明确管理重点,针对性地帮扶问题班组。

4.2 安全隐患排查环节

重点解决安全巡视过程记录、巡视质量监控、隐患整治验证等长期困扰项目安全管理的问题。主要通过图文方式记录班组违章、隐患、风险等相关信息。

4.3 搭建平台沟通环节

每天组织现场安全监督协调会、施工作业信息沟通会和基地安委办日例会,分发现场安全隐患整改任务,搜集现场高风险作业动态信息,组织突出班组培训教育工作,通报相关单位奖惩处理决定,协调推进与班组相关的重大安全隐患整改及组织专项安全检查活动等。

4.4 综合数据分析环节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管理,建立网络化安全监管平台,实现法律法规、标准、危险点基本信息、安全隐患相关信息、动态评估报告、安全隐患整改报告等的数字化,每天通过平台对安全管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总结班组存在问题,聚焦班组主要矛盾,制定班组内部问题解决方案。

4.5 问题单位约谈环节

结合现场安全隐患巡视情况,通过动态风险评估,筛选问题单位班组,机动灵活的组织问题单位开展安全约谈,确保对关键班组、关键人员进行专项教育,落实安全责任,促进隐患整改。

4.6 措施有效验证环节

为了取得管理实效、提升监管水平,完成预定目标,需要对措施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并定期收集良好实践和效果不佳的管理措施。

5 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作业班组安全监管法有效解决了核电工程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的采集、传递与处理不及时的问题,变被动监管为事前预防,变粗放式管理为精细化运作,将监督检查标准化、责任落实可视化、隐患整改规范化,为核电工程项目安全标准化创建及提升提供良好的借鉴。

2016-03-15。

王 慧(198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在建核电工程安全监督管理及核电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相关工作,email:wanghui@ cgnpc.com.cn。

猜你喜欢

预控核电班组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生产班组执行力提升建设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党员进班组”促进班组建设的探索和实践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核电链接
实现安全预控管理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