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源互联网现状与发展

2016-03-10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

电器工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源电网能源

/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 冯庆东/



能源互联网现状与发展

/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 冯庆东/

我们邀请了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博士以能源互联网的现状与发展为主题,对2015年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建设做了回顾,对2016年能源互联网的研究与建设进行了展望。

回顾2015年,能源互联网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政府、行业组织、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产业界及相关媒体,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对能源互联网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能源互联网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目前,能源互联网的理论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产业体系还没有形成,能源互联网建设不只是能源行业的任务,我们期待社会各界以开放的心态,从实际出发,调动全社会的资源,借助能源互联网的开放平台,采用科学方法,遵循客观规律,以创新为驱动力,以解决中国能源供应与消费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以尽可能多地接纳可再生能源及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作为切入点,采取科学合理的商业模式,让各参与方在能源市场交易中获利,从而促进我国的能源互联网健康发展。

展望2016年,能源互联网研究与建设应紧密围绕国家应对气候战略,实现能源转型的中心任务,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未来我国能源转型主要有两个任务:一个是尽可能多地接纳可再生能源,另一个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此,需要长期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加强分布式能源网络建设,提高采用可再生能源的比例,促进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优化,以分布式能源、微网、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储能、节能、提高能效为切入点,采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4G(LTE)及各种智能测控终端,完成能源数据采集、负荷辨识、负荷的全监测、全计量、全互动、选择性控制、用能可视化。在此基础上,构建开放的多层级能源互联网能量管理与服务平台。探索分布式能源、微网、需求侧管理、需求响应和社会资本混合合作(PPP)、基于云计算的能源交易、远程运维、用能服务等商业模式。未来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将包括能源交易服务、增值服务、远程运维服务及节能服务。

能源互联网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可再生能源的并网接入问题。当前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能力不足,还存在严重的弃风、弃光现象,原因是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电能质量较差等问题,电网目前协调控制能力有限,同时,由于我国电源结构不合理,缺少燃气发电类调峰电源。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对我国的电源结构、电网结构、负荷结构进行调整,逐步建立合理的电源结构、电网结构、负荷结构。能源互联网能够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认知计算技术,一方面极大提高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预测的准确性,降低调峰电源或储能设备容量,提高经济性,降低并网调节难度;另一方面电网基于智能分析、预警和决策,实现智能调度,使电网运行调度更加灵活高效。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不是对立的关系,也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高度协调与深度融合的关系,能源互联与智能电网技术标准及架构都在不断地发展中,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的研究内容高度重叠。开展我国能源互联网与智慧能源研究与建设,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别国模式,而需要从我国能源实际出发,兼顾战略性、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以严谨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精神,在进行充分的科学合理论证的基础上,开展试点及相关实践活动。

在中国建设能源互联网还需要走很长的路,关键是要真心实意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开展理论研究,技术创新,科学实验,工程实践等一系列活动,研究建设能源互联网所需的关键技术及装备,带动能源产业发展,把能源生产革命、能源消费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改革落到实处,探索出能够真正解决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中的实际问题的发展模式。

猜你喜欢

电源电网能源
穿越电网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哪一款移动电源充电更多?更快?
阳光电源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
浅谈微电网
电网工程造价工作在电网工程建设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