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造血功能障碍1例报道

2016-03-10涂燕云杨文凤李岸平甘龙禹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00广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000广西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0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医药大学血常规骨髓

涂燕云,汪 涛,杨文凤,李岸平,甘龙禹,高 鑫,罗 婷(.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 500;.广西中医药大学0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000;.广西中医药大学0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 5000)

急性造血功能障碍1例报道

涂燕云1,汪涛2,杨文凤2,李岸平2,甘龙禹3,高鑫3,罗婷3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 南宁530011;2.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3.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广西 南宁530001)

急性;造血功能障碍;不良反应;感染

急性造血功能障碍(acute arrestof hemotopaisis,AAH)又称急性自限性再障综合征或急性再生障碍危象,是指在多种原因下(感染、药物最为多见)出现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外周血可表现为一系或多系减少,从而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发热、贫血、出血或出血倾向等,病情多具有自限性,大多数可自行恢复或经对症治疗后恢复,因为特殊的血象改变,需要与急性再障性贫血、浆细胞白血病等疾病相鉴别,临床上亦经常误诊。因本病来势凶猛,若发现不及时,延误病情,可导致严重的感染,消化道大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不良后果。现笔者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道如下。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性,40岁,因“身目黄染1个月”于2015年2月20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诊断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查血常规:WBC 8.65×109/L,NEUT% 61.8%,RBC 4.91×1012/L,HGB 146 g/L,PLT 213×109/L;肝功能:TB 335μmol,DB 232μmol,TP 54.6 g/L,ALB 30.2 g/L,ALT 1 046 IU/L,AST 1 205 IU/L;凝血功能:PT 38.8sec,PTA 20.1%;腹部CT检查提示肝脏实质性密度减低;AFP 49.19 ng/m l;HBV-DNA 9.73×104 IU/L。住院期间患者开始口服恩替卡韦(商品名:博路定)0.5mg,每天1次,并先后于3月13日及3月19日行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术后恢复不理想,自动出院。3月25日患者因上病入住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肝内科,继续给予抗病毒(博路定)、抗感染(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3.0 g,每12 h静滴1次,克林霉素0.6 g每12 h静滴1次等)及护肝、退黄等治疗,患者入院后WBC、NEUT水平均在正常值以上,且逐渐升高,伴反复发热,其中一次血常规复查结果显示:WBC 17.52×109/L,NEUT 13.74×109/L,RBC 2.71×1012/L,HGB 99 g/L,PLT 100×109/L。因抗感染效果不理想,于3月30日换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商品名:新朗欧,海南通用三洋药业有限公司生产)2.0g,每12 h静滴1次,及依诺沙星0.2 g,每天静滴2次,患者白细胞计数开始下降,4月4日复查血常规见白细胞计数及粒细胞计数恢复正常。经反复3次人工血浆置换术治疗后,患者黄疸值亦接近正常,并于4月29日出院,出院查血常规:WBC 5.09×109/L,NEUT 1.86×109/L,RBC 2.79×1012/L,HGB 104 g/L,PLT 74×109/L。5月7日门诊复查血常规:WBC 4.58×109/L,NEUT 1.63×109/L,RBC 2.91×1012/L,HGB 108 g/L,PLT 78×109/L。5月14日患者因“尿黄、肝功能异常”再次入院,查血常规:WBC 3.71×109/L,NEUT 1.25×109/L,RBC 3.08×1012/L,HGB 111 g/L,PLT 77×109/L。入院后患者多次进行血培养、咽拭子无菌培养以及EB病毒、HIV、疱疹病毒检查结果均为阴性。5月27日转入ICU治疗,5月28日复查血常规示:WBC 0.5×109/L,NEUT 0.03×109/L,RBC 1.2×1012/L,HGB 38 g/L,PLT 29×109/L,同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6月3日骨髓涂片结果回报提示:骨髓增生减低,粒系约占7%,均为幼稚阶段细胞,可见核浆发育失衡,颗粒增多;红系约占18%,以中晚幼红为主,部分细胞核浆发育失衡,成熟红细胞大小不均;见1个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考虑取材欠佳,再生障碍性贫血(AA)待排。此时,停用有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并予强有力的抗感染(泰能、莫西沙星、米卡芬净)、刺激粒细胞因子(里亚金200μg每天1次皮下注射)及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1.0mg每天1次皮下注射)治疗1周后,复查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未见回升,血小板计数维持也在20×109/L左右,并出现弥漫性脱发现象。经各科室会诊后,于6月1日停用恩替卡韦,换用替诺福韦酯300mg,每天1次口服,并再次行骨髓穿刺,标本送检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浦权疑难血液病骨髓病理诊断中心,结果回报:造血组织增生活跃(容量30~40vol%),脂肪组织增生,粒红比偏低(M/E<1.5∶1);粒系增生活跃,以中幼及以下阶段为主,少数细胞可见类巨样变;红系增生活跃,比例增高,以中晚幼红为主;巨核细胞增生(0~4枚/HPF),散在,大小形态定位未见异常。6月3日查血象见白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计数开始回升,6月7日血象已恢复接近正常,转回肝病内科住院治疗,复查血象持续升高,并于6月18日出院。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仅见中性粒细胞轻微下降,头发亦开始回生。

2 讨论

患者第一次住院时即有白细胞计数下降趋势,出院时及门诊复查结果均在正常低值以下。5月28日患者出现白系、粒系和血小板的急速下降,网织红细胞极度低下,出现骨髓IV度抑制,当时考虑为继发性改变,倾向于感染及药物导致,但不除外再生障碍性贫血。结合两次骨髓穿刺比来看,骨髓抑制有较大的改善,符合急性造血功能障碍诊断。导致AAH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感染,在患者第二次住院时,多次进行血培养、咽拭子无菌培养以及EB病毒、HIV、疱疹病毒检查结果均为阴性,而对可疑的HPV B19感染,我院尚不具备查B19 IgM、B19 IgG以及基因组DNA的能力,所以无法证实HPV B19感染;二是药物引起,从用药时间窗上看,患者自2015年3月开始服用博路定抗病毒治疗,用药前血象均正常,用药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最低降至粒细胞缺乏水平。在ICU停用可能引起骨髓抑制的药物后1周内连续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里亚金200 μg,每天1次皮下注射)及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1.0 mg,每天1次皮下注射)后仍未见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的回升,却在停用恩替卡韦片后2天开始恢复。恩替卡韦片2006年在中国上市以来,仅见失代偿肝病患者出现乳酸酸中毒的不良反应报道,并没有出现急性造血功能障碍的相关报道,但是博路定在说明书上明确指出皮肤及皮下组织病变(如脱发)是不良反应之一,所以博路定是怀疑药物之一。另外长期使用新朗欧有导致可逆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上常见报道,而在两次住院期间均有使用,所以此药物也在怀疑范围内。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human parvovirus B19,HPV B19)是急性造血功能障碍最常见的病因。HPV B19具有嗜红细胞性,可特异性地感染红系祖细胞,对红系祖细胞有特殊的毒性作用,一般认为细小病毒感染会在1~2周内被体液免疫所终止,但是体液免疫对B19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存在缺陷,无法产生有效的抗体反应,从而使感染持续存在,并导致纯红细胞发育不全[1-2]。而对于患有溶血性疾病的患者,红细胞先天发育不良或存活期短,HPV B19侵犯将会造成二次纯红细胞再生障碍,从而加重贫血,或出现急性再生障碍危象[2]。HPV B19可通过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并且可抵抗大多数病毒灭活/去除方法,在我国HPV B19的检测并没有被列为血液制品的筛查项目[3]。对于本例患者,两次住院有大量血浆使用,所以血浆可能是感染HPV B19途径之一。入院后患者出现不间断的发热、口腔溃疡,均有可能是HPV B19感染的前驱症状,网织红细胞、粒细胞计数明显减少也是HPV B19感染的特征性表现,但是缺乏血清学检测B19 IgM、B19 IgG等直接证据,所以无法与其建立直接的联系。

药物导致AAH的病例在国内报道也很多,常见药物有解热镇痛药甲巯咪唑、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硫唑嘌呤,氯氮平、他巴唑、头孢菌类以及中药如雷公藤煎剂等,国外仅见零星报道。药物导致的AAH可以以上皮病变、生长期脱发为首发症状,类似于化疗后的不良反应,均认为是细胞毒性物质积聚在外分泌腺结构内所致,而程度与用药时间、用药浓度有密切的关系[4],这与患者出现的口腔红肿糜烂、脱发症状相符。其机制也许与免疫反应及过敏反应有关,患者血浆中存在破坏或溶解正常红细胞的抗体IgG成分,或因为药物中含有吡唑酮衍生物损害造血功能,或直接抑制骨髓造血细胞DNA的合成,从而影响血细胞的形成[5]。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是复合制剂,主要是通过分别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及不可逆的竞争性抑制β-内酰胺酶,从而达到杀菌的作用。其导致AAH的机制目前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可能为直接抑制骨髓造血细胞DNA的合成,致血细胞分裂、分化、成熟障碍,从而导致外周血粒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减少。另一方面,头孢菌类抗生素可刺激机体产生药物依耐性抗体(drug-dependentantibodies,DDAbs),该抗体可与其代谢产物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与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靶蛋白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破裂;而药物代谢或发生反应后的细胞毒性物质可能直接损伤各系祖细胞,诱导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发生[6-7]。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为环戊酰鸟苷类似物,在体内转化为三磷酸盐活性成分,从HBV聚合酶的启动、前基因组RNA逆转录为负链DNA以及HBV DNA正链的合成这三个环节抑制HBV的复制,从药物动力学来看,无直接导致AAH的途径,也无法找到相关文献加以支持,但是因为患者血象正常以后,没有换回ETV治疗,所以无法完全排除ETV导致AAH的可能性。

总之,临床上需要重视并加强对本病的认识,避免出现误诊,一旦发现,应积极寻找病因,从病因入手,加强对症支持治疗,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

[1]Young N S,Brown K E.Mechanisms of disease:Parvovirus B19[J].N Engl JMed,2004,350(6):586-597.

[2]Singh S,Chand G,Charan S,etal.Recurrent severeanaemia:A rare presentation of Parvovirus B19 Infection[J].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2014,8(4):1-2.

[3]何苗,柯玲,李武平.中国献血人群中人细小病毒B19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0,23(10):890-891.

[4]Choi M J,Kim D Y,Kim J S,et al.Acute vesiculobullous hand dermatitis and anagen effluvium in Ganoderma lucidum-induced ap lastic crisis[J].Ann Hematol,2013,92(10):1417-1419.

[5]王天有.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研究进展[J].小儿急救医学,2005,12(1):75-76.

[6]汪变红,张明智,付晓瑞,等.化放疗骨髓抑制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肿瘤基础于临床,2013,26(2):162-165.

[7]宋扬,常虹,孟潇.头孢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机制[J].当代医学,2011,17(4):10-11.

(编辑刘强)

R551.3

A

2095-4441(2016)03-0029-03

2016-05-20

汪涛(1989-),广西中医药大学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肝胆疾病诊治;E-mail:793233979@qq.com

猜你喜欢

中医药大学血常规骨髓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赞美骨髓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探讨在血常规检验中运用不同采血方法对于检验结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