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个一”工作体系深化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2016-03-10黄中和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6年3期
关键词:三个一基层党建

黄中和

[摘要]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创新的力度,着力“织好一张网”,健全社会组织党的工作机构;“造好一座桥”,拓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耕好一分地”,积极优化营造优秀典型成长的土壤和氛围,扩大了党在社会组织的影响力。

[关键词]社会组织党建;基层党建;四平路街道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03-0037-0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组织快速发展,已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党的工作和群众工作的重要阵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2015年,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探索建立了“三个一”工作体系,推动了街道内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凝聚了社会组织及其从业人员,扩大了党在社会组织的影响力。

一、“织好一张网”,进一步健全社会组织党的工作机构

四平路街道有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42家,其中民非单位31家,社会团体11家。42家社会组织中已建立党组织的3家,有党员25名。其余39家中有党员103名,分散在各社会组织中。39家社会组织中有的不具备成立党组织的条件;有的党组织关系隶属条线管理。此外,还有依法备案的群团组织98个,有群众2393名,其中党员572名。针对社会组织中党员分散,组织和工作的有效覆盖不高的情况,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着力“织好一张网”,推进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有效覆盖。

(一)织好组织网络。2011年9月,四平路街道成立了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隶属街道社区党委,下辖三个党支部。按照社会组织党组织“保证政治方向、团结凝聚群众、推动事业发展、建设先进文化、服务人才成长、加强自身建设”的基本职责,具体负责统筹、协调、组织、实施街道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同时建立三项制度,即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党建工作例会制度、信息调研上报制度等,着力探索“管理寓于服务、服务渗透管理”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新体制。

(二)织好工作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建立了党建联络员队伍,党建联络员由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中的党员担任,没有党员的社会组织和群团组织的党建联络员由所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党员联络员主要负责宣传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采集社会组织的各种活动信息,指导社会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同时,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根据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职责,建立了预警网络信息员队伍,定期召开社会组织信息员工作会议,并定期对信息员队伍进行培训和指导。通过党建联络员、预警网络信息员的工作,实现社会组织党的工作的全领域覆盖。

二、“造好一座桥”,拓展社会组织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途径

在“织好一张网”的基础上,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依托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服务社区居民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的枢纽。

(一)整合资源,在公益活动中凝聚服务居民群众。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党总支为依托,整合社区、“两新”组织党员、高校等多方力量,开展以救助弱势群体为重点、以服务全体社区居民为目标的一系列公益活动。如每月一次的“五心联盟”为民服务(与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联手)、上海新医联门诊部党员志愿者服务到社区、“夕阳红为老服务”、救助贫困学生、关心空巢老人、妇女心理咨询等系列活动,积极为社区群众和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政策咨询、信息交流、从业培训、诉求反映等服务。

(二)牵线搭桥,在个性化服务中开展党建工作。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充分利用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的资源,为社会组织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社会组织健康发展。2014年底,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年会上,得知一家装潢技术学校遇到教学场所紧缺的难题后,积极与其他社会组织联系,通过牵线搭桥为其解决了燃眉之急,也为该校开展党建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分类服务,在精细化运作中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积极开展主题活动,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根据不同的时间节点,安排不同的服务内容,也让社会组织和党员增强了荣誉感。比如七一时发动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为社区居民设摊,提供法律、医保政策、民族政策等咨询服务,还有理发、磨刀、修鞋、修伞等便民服务;中秋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老年协会一起联手复馨社工师事务所,为社区60余位重点优抚对象举办中秋联谊会;敬老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牵线民办小学的同学们到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探望老人;十一月,携手老年大学参与社区开展的“家风、家训翰墨香”活动,既让社区居民沐浴了党的温暖与关怀,提升了对党的工作的认同感,又让社会组织党员志愿者们收获了信任和荣誉。

三、“耕好一分地”,积极优化营造优秀典型成长的土壤和氛围

近年来,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充分认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并按照典型引路的方法,将社会建设中的一些政府职能,采用项目化的形式,通过公益招投标等途径,让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来承担,积极营造优秀典型成长的土壤和氛围,发挥典型引路的作用,将典型转化成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成果。

(一)精选典型承接项目。2015年初,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通过深入调查研究,选择四平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来承办“心海小筑”心灵健康项目,主要服务于四平社区有心理疏导需求的居民。项目介入方法首先是建立一个心理咨询接待站,建立个案辅导台账;其次是以社区23个标准化老年活动室为辐射点,开展系列心理健康知识宣讲、心理咨询及个案辅导活动,给予一定的危机干预。通过发挥专业心理机构与志愿者组成的心理咨询师队伍作用,开展公益项目活动,既普及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知识,又有效的化解部分居民的心理压力,为社区提供心理支持,促进人文四平、精品四平和谐社区的建设。

(二)点面结合形成品牌。“心海小筑”心理咨询接待站,每周五下午为有需求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接待服务,解决居民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同时,以接待站为工作点,“心海小筑”还深入社区23个居民区举行讲座报告,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扩大了受益居民的辐射面。“心海小筑”心灵健康项目实施8个月,项目组与志愿者用“组织到位、培训到位、服务到位”的工作模式,通过利用核心志愿者的号召力,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居民普及心理健康常识、人际交流等方面的技巧,使志愿者和老年人同时获益。2015年,“心海小筑”心灵健康项目开展专业人员、志愿者培训2场;专业心理讲座21场次,1300多人次参与;共配送服务手册400余本;团队专项辅导40多人次、个案辅导40多人次,总受益面达1400多人次。“心海小筑”逐步成为社区群众调适生活与健康需求的综合性心理健康咨询指导服务窗口,成为社区这方面工作的品牌。

(三)典型引路辐射社区。“心海小筑”打响后,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与街道自治办等相关部门采取合作的方式,努力寻求外部资源(如社区医院、辖区社会组织单位等),为社区的居民进行培训和服务。资源整合犹如一支强心剂,让“心海小筑”在四平社区初见成效,为以后更多的公益项目的设立奠定了基础。2015年11月,四平路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召开“心海小筑,心灵相约”社区老年人心理服务项目社区志愿者培训会,并就新一轮项目的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探讨,希望依托专业咨询师力量,为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帮助和矫正指导,让更多有需求的服务对象受益。

经过探索,四平路街道社区党委编织起四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网络,吸引了更多的社会组织党员、社区群众一起来耕耘,使四平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真正成为贴近社会组织,发展社会组织、服务社区群众的桥梁。

作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街道

责任编辑:周奕韵

猜你喜欢

三个一基层党建
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浅谈
浅谈“新常态”下如何夯实基层国企党建基础工作实践与思考
践行两学一做 落实基层党建工作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下新疆公安机关基层党建创新研究
生本课堂的“三个一”
简析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严”与“实”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引领导向 靠制度建设做到“三个一”
“三个一”“民情日记”大走访架起党群干群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