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梨黄粉虫重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6-03-09

果树资源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黄粉虫吡虫啉梨园

孙 蕊

梨黄粉虫重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孙 蕊

(河北省辛集市林业局,河北 辛集 052360)

近年,梨黄粉虫在河北辛集梨园严重发生,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其大发生的原因为:气候因素、重视不够、基础管理不到位、生态原因、防治时期不当、用药不合理,应通过加强休眠期、套袋前、套袋后虫入袋前的管理进行防治,同时要结合生态防治措施进行控制。

梨黄粉虫;发生原因;防治措施

梨黄粉虫又称黄粉蚜,是推广套袋栽培以来危害梨果的一大虫害。随着人们对黄粉虫的认识并加大农药的使用力度,黄粉虫在一段时期内得到有效控制。但近几年由于受气候、虫的耐药性和管理等因素的影响,我地部分果园黄粉虫再度大发生,2014-2015年最为严重,入袋率达30%~50%。 梨各品种都有受害,其中有萼片的梨树品种受害重;地势低洼、黏土梨园受害重;管理粗放、老龄梨树受害重;梨急剧膨大接近成熟期发生重;早春未喷石硫合剂的梨园发生重;套袋前喷药2次以下的发生重,导致梨变黑腐烂,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1 重发原因分析

1.1 气候因素

近几年的暖冬使虫卵基数加大,尤其2014和2015年春季温度上升快,降雨量小,降雨持续时间短,温暖干燥的环境造成黄粉虫繁殖快、虫口密度大,引起重发生。

1.2 重视不够

前几年黄粉虫发生轻,没有造成较大危害,果农思想麻痹,忽视了对黄粉虫的防治,有的甚至全年没有喷施防治黄粉虫的农药,认为黄粉虫形不成气候,因而忽视了管理。

1.3 基础管理不到位

有的果园管理粗放,冬季清园不到位,残留大量烂果、纸袋等;有的梨园早春不刮树皮,不喷石硫合剂,给黄粉虫留下有利的栖息场所,增大了越冬卵基数。

1.4 生态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防治害虫,果园大量使用有机磷、菊酯类高效、广谱杀虫剂,甚至一些剧毒农药,造成七星瓢虫、草蛉、蜘蛛等天敌大量被杀,再加上清耕作业,没有给天敌留下一个“缓冲地带”,导致果园自然调控能力差。

1.5 防治时期不当

有些果农在喷药时间上偏晚,等到害虫入袋甚至落袋了,才着急喷药,药剂很难触及,降低了防治效果。有些果农对其发生规律缺乏了解,没在关键期用药。而有些果农为了节省人力、财力,不管天气如何,不管套袋时间多长,套袋前只喷1次药,防治不彻底。

1.6 用药不合理

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易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如吡虫啉是神经毒剂,其作用位点单一,害虫容易对其产生耐药性。有些果农发现防效降低时,没有换用其他类型药剂,只是加大了用药浓度,结果效果不好。有的果农图便宜,不看厂家,不看三证,结果使用了劣质药,甚至假药。有的对药的性能和使用时期不了解,因而用药不适当,结果事倍功半。另外有的喷药质量差,没有喷透喷严,只注重叶片而忽视喷枝干、树皮缝、果台和袋口等处。

2 防治技术

2.1 休眠期防治

冬季结合修剪彻底清除园内的病虫枝、干枯梢、烂果、纸袋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早春发芽前认真刮除老粗皮和清除树体上残留物,清洁树干裂缝,以消灭越冬虫卵。采果后至落叶前全园仔细喷1遍药,防治越冬场所的害虫,可用硫悬浮剂+吡虫啉进行防治。黄粉虫发生严重的园片,落叶后再喷1遍石硫合剂,此时不少害虫还未进入冬眠场所,可有效降低虫口密度。早春发芽前,刮完树皮后,全园细致喷1遍5 °Be石硫合剂,可杀死大量越冬卵,对控制全年的发生极为关键。

2.2 套袋前防治

在4月中下旬梨树落花80%时用药,此时越冬卵陆续孵化,在树枝干裂缝取食为害,喷药时注重树干;套袋前1 d和7~10 d再细致打2遍药,将虫口密度降下来,防止黄粉虫入袋。此时应选用对果面无刺激的安全高效农药,药剂可选用25%吡虫啉3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倍液+48%乐斯本1 500倍液。药干后及时套袋。若遇到雨天或超过7 d未套完,应再补喷1次药。

2.3 套袋后虫入袋前防治

5月下旬至6月上旬黄粉虫陆续从枝干裂缝向果实转移,正是防治的关键期。可用20%丁硫克百威1 500倍液或吡虫啉、阿维菌素类药剂。6中下旬至7月份为入袋高峰期,可将20%啶虫脒3 000倍液与吡虫啉混合或交替使用,以避免增强黄粉虫的抗药性。喷药时水量要足,盛果期树一般每667 m2不少于300~500 kg,着重枝干和袋口,喷严喷细。

2.4 黄粉虫入袋后的防治

套袋后应经常抽查黄粉虫的钻袋情况,只要检查扎口和梨肩部即可。若虫果率较高,应解袋再打1遍药。注意解下的袋子一定要烧掉,重新套新袋,3~5 d内完成,不会对梨果颜色有较大影响。如果虫果率低的话,可不必解袋,但要立即防治,越早效果越好。药剂可选用吡虫啉、溴氰菊酯、阿维菌素等,几种药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可加入展着剂等助剂,起到降低抗药性,延长农药使用寿命的作用。

2.5 生态措施

逐渐变清耕果园为生草果园,既改变了干燥、高温的小气候,又给天敌提供了适宜的环境。生草品种可选择三叶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在果园内透光地面,条播行距30 cm,播深2 cm,每1 hm2播量22.5~30 kg或种植在梨园周围,构成缓冲带。始花期收割第1茬,以后35~40 d收割1次,全部覆于树下,冬前最后一次收割应留有20~30 d生长期,以利于越冬和翌年返青。

2016-02-24

孙 蕊(1968-),女,高级农艺师,从事林业技术推广工作。E-mail:xinjisunrui@sina.com

1005-345X(2016)04-0036-02

S661.2

A

猜你喜欢

黄粉虫吡虫啉梨园
噻虫嗪、吡虫啉灌根防治苹果绵蚜及砧穗组合抗性试验
利用黄粉虫生物降解聚氯乙烯塑料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14C-吡虫啉在苗期油菜中的吸收、转运与分布特性
梨园周年管理历
梨园寻梦淮安缘
“梨园”演变考述
黄粉虫取食塑料的特征研究
2017年巴西进口近8000t吡虫啉价格上涨感受明显
未来全营养食品
——黄粉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