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木苗圃育苗新技术及推广措施研究

2016-03-09谭庶

花卉 2016年24期
关键词:苗圃林木大棚

谭庶

(安顺市西秀区国营甘堡林场 贵州安顺 561000)

林木苗圃育苗新技术及推广措施研究

谭庶

(安顺市西秀区国营甘堡林场 贵州安顺 561000)

林木苗圃育苗对林业种植行业具有保障性作用,维持了区域种植产业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大棚林木育苗”是现代林业倡导的新技术,将其用于区域栽培与规划意义重大。结合大棚林木育苗技术优势,本文分析了育苗新技术操作要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

林木;育苗技术;推广;应用

新时期林业规划对育苗技术十分关注,这不仅体现了科学技术在苗圃栽培中的普及应用,也是保证苗圃育苗产量与效益的关键因素。因此,结合苗圃育苗新技术特点,要采取针对性的育苗改革方案,确保育苗技术应用成效。

1 大棚林木育苗优势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树苗既可以提高苗木质量,加快苗木生长速度,缩短育苗周期,还可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苗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大棚技术”是提高林木栽培产量的关键,也是带动贵州省林木栽培业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林木市场需求量持续增多,扩大林木栽培规模是行业改革的必然趋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宣传优质理念,把先进栽培技术融入到林木栽培过程中,进而满足了区域栽培产业的效益化发展。

2 大棚林木育苗规划要点

2.1 育苗地规划

苗圃苗期是决定生产质量的关键阶段,做好苗期虫病害防治是不可缺少的,这直接关系着苗圃规模化栽培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苗圃育苗产量与质量,应加强虫病害防治技术推广力度,不断落实苗圃育苗病害控制决策。育苗地规划以便于操作管理为原则,内容包括道路,排、灌水渠,苗床配置等,尽量减少非生产性面积,提高棚内土地的利用率。

2.2 育苗前准备

“育苗期”是大棚林木栽培过程的初始阶段,也是规模化栽培风险最高的环节,一旦遭遇病灾害则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首先,按照规划筑床整地,整地时施入基肥,并进行土壤消毒,将土壤粉碎搅匀,搂平床面。针叶树苗多采用容器育苗,既利于培育优质壮苗,又能提高大棚的利用率。选择质量合格不易损坏的容器杯,营养土的选择视苗木品种而定。因此,苗圃苗期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栽培效益。

2.3 育苗技术规划

由于地区条件的差异性,林木栽培必须按照其适应新进行栽培,不断优化林木生长区域环境,提高栽培区林木实际产量。由于传统栽培模式存在的不足,“林木”栽培区域依旧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在“产量”指标上尚未达到预定效果。基于林木栽培业快速发展,贵州省积极开展林木栽培项目,拓宽林木栽培行业的经济建设领域。从栽培科技及产业发展角度考虑,指导农民掌握优质栽培技术具有发展性作用。

3 林木苗圃育苗新技术方法

3.1 播种

现代林业发展依赖于科学的栽培技术,尤其在林木栽培行业中必须发挥技术优势。鉴于大棚技术普及化发展,引入新技术指导林业栽培活动是不可缺少的。播种日期视计划育苗的次数决定。春季可在3月上旬播种,秋播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1年可培育两次。播前苗床上要灌足底水,再用喷壶向容器杯上洒水,润湿杯内土壤2~3cm深为宜。

3.2 播后管理

3.2.1 温度控制

“优质育苗”是生态林业提出的新技术,对地区林木品种栽培具有发展性意义。新时期国家倡导大棚栽培技术创新,为广大林业栽培户提供了技术指导,如何掌握大棚栽培技术要点、全面推广大棚技术应用方案,这些是急需考虑的问题。棚内最适于苗木生长的温度为25~30℃,温度高低要进行人为调控。秋末冬初重点是增温、保温,注意大棚密闭,减少通风换气的面积与次数,夜间要在棚膜外覆盖草帘。阴天白天可不卷草帘。

3.2.2 水分管理

为了更好地开展林业建设活动,要坚持以大棚技术推广为中心,全面拓宽科学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应用。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任何产业经济发展必须依赖于科技创新,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发展目标。容器育苗要根据墒情适时洒水。油松苗每1~2d洒水1次,不宜过多,湿度大易烂种,并感染立枯病。为了降温增湿,同时给苗床、道路洒水。

3.2.3 通风换气

新时期国家对大棚技术研发提出新要求,号召各地区重视大棚技术推广与发展,加快地区林业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性。针对早期大棚技术推广存在的不足,要做好各方面的调度工作,以科技创新为指导思想,带动地区林业经济规划与发展,发挥科学技术在林业建设中的指导作用。棚外气温低于10℃时,夜间要关闭气窗,早晨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棚外气温达20~25℃时,夜间也要打开门、气窗,白天打开所有边窗和天窗。

3.2.4 土壤管理

“干旱”是一种异常的气候环境,地区水源大量蒸发导致区域性干旱,对农作物栽培与生长都是极为不利的。为了保持林业栽培活动有序进行,做好技术改造对经济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也是带动区域栽培效益增长的可行性方式。追肥要及时,再配合根外追肥。早期以氮、磷肥为主,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每一生长周期施5~6次。容器苗每10~15d手工拔草1次,地床育苗可用小锄松土除草。

3.2.5 病虫害防治

虫病害是大部分苗圃育苗面临的主要问题,苗圃育苗期间也要考虑各类虫病害的危害性,提前做好相关的防治方案。由于苗圃育苗项目的特殊性,其在栽培规划中要考虑虫病害防治工作,提前做好相关虫病害处理方案,降低各类因素对栽培产量造成的努力影响。对针叶树幼苗为害大的主要是立枯病。坚持以防为主,严格种子及土壤消毒,注意通风换气,春播不宜过晚。只要注意这些环节,基本可以防止立枯病的发生和蔓延。

4 大棚林木技术推广措施

4.1 部门引导

对于贵州现有栽培区域来说,技术条件缺失也是影响产量标准的关键,这无疑增加了农民参与栽培的难度。随着林业栽培面积规模不断扩大化,加强苗圃育苗期间病虫害防治是极为关键的,这不仅影响了整个栽培行业的收益水平,对未来林业作物栽培与发展均有推动性作用。贵州省作为林业经济大省之一,要熟悉苗圃育苗期间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措施,避免对育苗期间生长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4.2 技术宣传

我国科技推广机制执行力薄弱,部分地区战略发展依旧处于落后状态,影响了地区生态工程改造的可持续进行。加强大棚技术项目推广与管理力度,以可持续、高效率为基础优化林业推广方案。面对科技推广政策全面推广趋势下,国内各地区正积极采取生态林业政策,旨在为各地区建立最优化的科技推广。实时调整科技推广方案,把最新科技指导于农民,致富于农民。

4.3 市场开发

基于优质育苗栽培技术优势,贵州省应倡导新栽培方案、林木品种改良、田间综合管理等问题,在熟悉优质育苗技术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栽培模式,从而实现林木栽培行业的稳步发展。例如,林木栽培时期的选择中,对区域规划、田间综合管理、栽培平台等方面,缺少足够的核心技术为支撑,阻碍了林木栽培产业效益。基于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我国林业栽培项目也更加多样化,林木栽培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5 结论

总之,林业苗圃育苗新技术要结合区域规划与发展需求,从多个角度采取针对性的育苗处理方式。“大棚林木育苗”是现代林业倡导的新技术方向,对维持区域林业种植及资源培育具有战略性意义。因此,要从多个角度做好育苗技术改革策略,提升苗圃育苗工程改造与建设水平。

[1]侯莉.浅谈林业容器育苗技术措施的实施[J].生物技术世界,2015(09).

[2]赵月峰,杜利平.浅析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及对森林的影响[J].山西农经,2014(02).

[3]何贤勤,钟少伟,段钰,罗德佩.浅析近自然森林经营与传统森林抚育的差异[J].中国林业经济,2014(04).

[4]董晓礼.浅谈在林业可持续发展中林木的苗圃育苗的重要作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3(07).

[5]张一斌,成伊志.关于森林抚育技术应用理论探讨[J].生物技术世界,2013(12).

S723.1

A

1005-7897(2016)24-0084-02

2016-12-8

猜你喜欢

苗圃林木大棚
大棚妹子
大棚换茬季 肥料怎么选
谨防大棚房死灰复燃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原地翻建大棚 注意啥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