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同盆地风沙区造林技术浅淡

2016-03-09高菊芳

花卉 2016年24期
关键词:防风固沙樟子松整地

高菊芳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 山西大同 032104)

大同盆地风沙区造林技术浅淡

高菊芳

(山西省杨树丰产林实验局 山西大同 032104)

本文根据大同盆地风沙区寒冷干旱,多风少雨,土壤沙化恶劣的自然环境,详细阐述了风沙区造林的林种、树种的选择到造林整地以及造林方法等一系列的技术措施,其对大同地区林业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风沙区;造林技术;浅谈

风沙区是指有风沙为害的地域。在山西省风沙危害的主要地区包括大同盆地。风沙区急需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植被,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但是风沙区造林立地条件一般极其恶劣,造林十分困难。①适生造林树种相对较少;②土壤沙化严重,表土流动性大,植树易露根又易埋苗;③土壤干旱,保水性能又差,造林成活率低。因此,研究增加造林适生树种,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改进造林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大同盆地风沙区立地环境

大同盆地属于半干旱气候,处于温带南部与暖温带接壤的地带,气候寒冷干旱,多风少雨,温差较大,冬季较春夏秋三季漫长,长达四个多月,平均气温在6.3℃之间,最冷月为1月份,一月零下11.8℃,最低温度零下29.2℃,七月平均气温21.9℃,年均降雨量只有400~430mm。盛行西北风,日短天寒,年均大风天数多为20~50d,初霜期为九月下旬,无霜期125d左右。土壤沙化严重,疏松、干旱,且多有风沙土,以及已固定、半固定的流动沙丘。可以说大同盆地风沙区的立地环境非常不佳。

2 风沙区造林林种和树种

2.1 风沙区造林林种

大同盆地风沙区集风沙、水土流失、干旱等自然灾害于一起的自然环境,再加上采煤、电力为主的工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成为山西省生态环境最恶劣的一个地区。因此,风沙区林业发展必须以生态建设为主,大力营造生态公益林。

①要大力营造防护林,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农田防护林以及护路林、护岸林等。②在城乡生态园林绿化的同时,营造风景保健林,特别是利用工矿废弃地如煤矸石堆、采煤挖矿废弃的土石,矿渣堆积地,营造保健林或风景林。③也可营造少量农林复合经营的经济林和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经济林。

2.2 风沙区造林树种

大同盆地风沙区自然环境气候寒冷,少雨多风,土壤沙化,贫瘠干旱。选择适生的造林树种十分困难,根据多年经验:油松,耐寒抗旱,在风沙区能正常发育,可以天然更新持续地发挥效益。尤其是种源非常丰富,造林比较容易的特点,所以油松是最适生,应作为主要造林树种大力推广。樟子松引种以来,生长也较正常,但不能正常结实与天然更新,成熟生长衰退后需人工更新造林,可以继续引种造林,但不能代替油松成为主要造林树种。沙棘、柠条、锦鸡儿都是乡土树种,造林也不困难,是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最佳灌木树种。

3 风沙区造林整地

根据多年经验,风沙区可采用下列几种整地方式:

(1)小穴整地:直径40~50cm,深30cm左右,翻松土壤力度不能太大,适用于针叶树小苗裸根栽植造林。

(2)鱼鳞坑整地:长80cm左右,宽40~50cm,深30cm左右,适用于坡地整地。

(3)圆形穴状整地:圆形小穴整地,直径50cm,深40cm左右,适用于阔叶树小苗或灌丛栽植造林。圆形大穴整地,直径80cm左右,深60~80cm,适用于盆地大苗栽植造林。

3 风沙区造林季节与造林方法

3.1 造林季节

大同盆地风沙区在春季、雨季均可造林,但应以春季造林为主。

3.2 造林方法

乔木针叶林树种,如油松、樟子松、华北落叶松等。可采用容器苗植苗造林、裸根苗小穴植苗造林方法。

乔木阔叶树种,如各类杨树。可采用圆形穴状整地裸根苗浇水植苗造林方法。

灌木树种,可采用截杆裸根苗植苗造林和小穴直播造林的方法。

大同盆地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小叶杨。根据50年代用插(压)条造林成效的事例,小叶杨插条造林仍可作为风沙区一个有意义的造林方法。

4 建议

4.1 要根据造林地立地条件选择造林树种和造林方法

大同盆地风沙区造林,既要从防风固沙,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这一主要目标出发,又要围绕防风固沙,克服恶劣的自然条件采取对策,选择造林树种和造林方法。

在造林树种选择方面,从当前需要出发,可以选择一些适生的生长正常的造林树种,包括外来引进树种如樟子松、沙拐枣等。但是,从可持续发展即长期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安全保障来讲,需要选择一些能够天然更新、自我持续发展的树种,如油松、旱柳、青杨、沙棘、锦鸡儿等。引种的樟子松生长尚好,但不能结实,无法天然更新,无法自我持续发展。因此,需重点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造林树种。在造林方法方面,要坚持造林以“成活为主”的原则,因地制宜地采用多种多样的造林方法,不去追求整地、造林“美观化”和“一致化”,只求造林的成效,即“高成活率化”。

4.2 结合已有小叶杨“小老树”林,营造防风固沙林体系

大同盆地风沙区已有数百万亩小叶杨“小老树”林,虽然枯、老现象严重,但仍然在继续发挥着防风固沙作用。而且有的还能萌芽更新。因此,建议不要随意砍伐小叶杨“小老树”林。最好伐除枯、老、病虫害木后,在保留的小叶杨林带间、林中空地上,以及林地附近荒地,进行人工造林,逐步改造、更新小叶杨“小老树”林,从而形成新的防护林体系。

[1]陈霞.风沙区植松治沙造林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1999,09.

[2]佟宝禄.风沙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J].防护林科技,1995,06.

X171

A

1005-7897(2016)24-0056-02

2016-12-10

高菊芳(1973-),女,林业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森林经营管理。

猜你喜欢

防风固沙樟子松整地
浅谈农业机械整地技术的优势及实施方法
樟子松造林成活率质量研究
塞罕坝采伐迹地不同整地方式效果研究
塞罕坝樟子松幼林抚育与管理
初探北方樟子松栽培关键技术
我眼中的樟子松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