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教学研究

2016-03-08林观德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图形学图形图像计算机

林观德



高职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教学研究

林观德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现阶段高职院校培养机制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不对等的矛盾。论文以面向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应用能力的视角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高职教育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现的弊端,以及高职计算机图形图像教学中,学生实践应用环节薄弱的缺陷,围绕应用型高职教育的主线,对侧重高职学生图形图像专业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探索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与高职计算机图形学特色教学模式的发展方向。

图形图像技术应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高职教育

1 引 言

计算机图形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前沿课程,是伴随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经过四十多年计算机图形学科发展,计算机图形学在图形基础算法、图形软件与图形硬件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当代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用来加强信息理解和传递的技术和工具,计算机图形学的硬件和软件已发展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有着密切的关系,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因此备受关注。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涉及的领域之广可以说博大精深,尤其在图形实时绘制、自然景物仿真、计算机动画、计算机游戏等领域更得到广泛的应用。能否有效运用图形图像技术,在学科应用领域中成为最重要的一个分支。

高职院校所开设的计算机图形学等相关课程,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在高职教育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应占据二分之一,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应用能力。一流的职业教育取决于一流的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要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与凸显高职计算机图形学特点。对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能更突出高职办学的特色。本研究正是着眼于高职院校,基于面向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应用能力为研究对象,对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未来方向展开探讨。

2 构建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利于培养应用能力

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践之间承上启下的“中介”,研究教学模式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必然途径。高职特色是学校发展的源动力,符合高职特色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能力。作为实践性教学占据高职培养过程二分之一的高职院校,更要积极探索改革计算机图形学的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线,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发展并没有形成高职教育的特色,而几乎是中职教学模式的升级版和本科教学模式的压缩版。在对高职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模式的范型进行探索过程中,本文研究发现,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构建上面临两大困境,制约了对具有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应用能力专门人才的培养。

2.1 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矛盾

高等性和职业性是高职教育的两大特点。高职的高等性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的学术性是有所区别的,高职的高等性更多地体现在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上偏向本科,而在学术性上是达不到普通本科的学术层次的。高职教育追求课程高等性的高层次发展,是不切合实际的。

高职院校要正视和协调高等性和职业性的矛盾,应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出发,不要脱离社会需求去盲目追求“高大上”,最终走进同质化的死胡同。高职教育其发展思路应当是先职业性,后高等性。高职教育就是要突出自身的高职特色,发挥差异化办学优势,培养具备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才是真正切合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

2.2 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矛盾

由于计算机图形学的不断发展,新算法的不断涌现、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致使计算机图形学涵盖的知识点宽泛,理论性强,内容过于丰富,难度较大。普通本科开设的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在许多教学内容上大多以学习图形基本原理为主,偏向理论知识,而实验课时少,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造成理论性和实践性脱节的矛盾。

高职院校其教学模式构建应本着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为原则,教学内容设置不能与普通高校等同,对图形学理论的要求深度以及对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着重点要与普通高校有所区别。因此,高职院校应系统地分析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中教学内容的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模块的比重,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取舍,不要过分强调理论,而应侧重于实践教学环节,不断更新实践培训模式,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课程教学体系。从图形图像技术应用知识模块的角度出发,将各种技能操作等融于模块课程之中,尽量使教学内容和方法接近实际的计算机图形学应用,减少教学中无效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矛盾。通过实践应用,引导学生把应知(理论)与应会(实践)有机结合,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进一步提高高职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构建符合职业教育要求与高职计算机图形学特色的教学模式,有助于高职院校教师教好、学生学好这门课程。有利于学生加强理解课程基本原理、进而融会贯通,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和强化专业技能,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图形图像技术问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创新应用能力。

3 构建工学结合项目教学模式利于提高专业技能

目前我国与多媒体信息相关的产业发展迅速,对具有高素质的多媒体专业技能的合格人才,特别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很大。作为高职院校,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就是培养大量企业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

职业能力的培养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面向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其计算机图形学教学模式设计除了在教学上侧重实践教学环节,还应走出校门,以社会职业岗位、企业技术领域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依据,以工学结合项目为载体,探索教学内容项目化、学习情境职业化、学习成果社会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工学结合”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增强实践性,避免教学冗余,突出技能培养。并不断探索及完善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与地方优秀的公司及企业制订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灵活的合作教育模式以及有效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校企双方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中的优势,努力进行工学结合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改革,以项目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在教学中专业教师要全程参与,在管理上院校要全程监控、校企联合参与管理。坚持双赢的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缩小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协调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与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的矛盾,促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更有活力、更持久的开展下去。

[1]孙家广.计算机图形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斌,西藏高职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期刊,2013,(12).

[3]杭后文.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图形学教学实践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2.(17).

(责任编校:京华,俊华)

TP391.41-4

A

1673-2219(2016)05-0125-02

2016-03-30

林观德(1954-),男,广东湛江人,广州工商学院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猜你喜欢

图形学图形图像计算机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浅析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偏技术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网页设计与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探析
面向工艺设计的图形图像处理系统研究与实现
突出实践需求的GIS专业《计算机图形学》课程优化改革
第7届国际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