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2016-03-08吴晓平古丽米热阿尔肯程永波

海南医学 2016年20期
关键词:科室监控监测

吴晓平,古丽米热·阿尔肯,程永波

(1.乌鲁木齐新疆军区机关门诊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经验交流·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吴晓平,古丽米热·阿尔肯,程永波

(1.乌鲁木齐新疆军区机关门诊部,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3.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医院感染;监控;体会

随着医院管理质量的提升,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对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感染监控本来就是内容多而杂,涉及部门广而散,往往是老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接踵而来。如何长期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确实是一个难题。对此,广大医院感染工作者都做了不少探索和实践,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综合起来基本上是所做工作表面性质的较多,而深层次内涵方面的较少。针对这些现实中存在的问题[1],结合医院感染监控新近的规范和将来发展的要求,提出以下努力方向,与大家交流。

1 医院感染监控前移

目前大部分医院医院感染工作内容是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环境卫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三部分,三者中最本位的医院感染部分,多数只是收集数据算出发生率,仅为结果监测。医院感染监控,除了监测,本身就包含控制的内容,监测发现问题,而控制就应去干预。收集数据会给我们提供线索,但进一步分析并结合实地调查才有可能找出危险因素,提早发现问题,从而进一步去除危险因素,这也符合从源头上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终目的。这一观念已提出数年,但仍没有很好地被执行。改变这种局面,有效的办法就是由结果监测转为过程监测,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实现了电脑联网,这为过程监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就可以全院范围内实现住院患者症状、体征、检验结果甚至是影像结果的筛查取证[2-3],从而较早发现医院感染患者,较早向临床医师提出建议,较早采取隔离、消毒等预防措施,避免医院感染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如果经济状况允许,安装医院感染专业监测软件,更会为监测工作的大范围和短时间进行提供便利。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应注意无论工作信息化到什么程度,人都是最关键的因素,是否发生医院感染,最后还是人说了算,不能全交给电脑,只取电脑筛出的结果而不加以辨别,一推了之,网络只是一种方便工作的工具而已。通过上述监控前移,医院感染工作的性质会从监测为主逐渐向预防为主转变,从亡羊补牢逐渐向未雨绸缪转变。同时,医院感染工作者也会水到渠成地由救火队员向防火队员转变。

2 缩小医院感染监控范围

多进行目标性监测,即监控有核心内容。医院感染监控内容和涉及部门多而散,这决定了不管从人力、物力、财力还是从时间上,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特别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更是这样,纵然有信息化带来的便利。若在实际监控过程中面面俱到,势必导致监测结果全面但肤浅,反而是面面都做不到。从降低医院感染率角度讲,这种监测的意义不大。相反,重点关注几个目标,把有限的精力、人力、物力放在最需要的部门,加大监测的深度,就有可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哪怕解决的较少,这就避免了大而空,搞形式主义。可以利用信息化进行短时间大范围筛查,但注意力要集中在重点科室。这些观点也已提出数年并在国标医院感染规定中有阐述[4],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目标性监测在很多医院中已实行,但还需要进一步推广,进一步做细、做实。当然在没有人力、物力、信息化较落后的医院,可以因地制宜地制订适合于自己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5]。

3 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国家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相关文献[6],医院发生疑似或者确认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对后几项工作多完成的较好,但对正规的流行病学调查则涉及较少。现今新发传染病时有暴发或流行,医院感染也会碰到暴发,平时多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也可以说多进行这方面的锻炼,既当实战又当演习,才能不断提高医院感染工作人员这方面的能力,这样真正有大的医院感染或疫情暴发时才能胜任医院感染监控的工作,避免感染或疫情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避免国家和个人财产更大的损失。

4 注重细节

有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它也同样适用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并且越来越被重视[1,7-9]。细节管理,要求不管做什么都应一丝不苟,细致周到,这样才会取得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而作风粗放,忽略细节,往往会使工作流于形式,有问题却视而不见。医院感染工作不管是日常操作,还是现场调查,对象多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接触、空气、飞沫三种传播形式,采样,消毒,等等,都没有可以引起特别注意的目标提醒,完全需要按规范要求去做,漏掉规范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发现不了医院感染的原因所在,从而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感染扩散,还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浪费。

5 科学研究

医院感染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是有科研才有发展,有科研才有竞争优势。不管是基础的还是临床的,有了科学研究才会有自己独有的学术观点和工作方法,才能在相应领域有自己的声音,并在推动这一学科领域发展方面贡献更大的力量。医院感染给我们提供了很宽泛的科研选题,并且这一领域在我国近20多年才引起重视,科研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抓住这一机遇是大有作为的。在现实中我们在这一方面普遍做的不够[10],很多时候是时时、事事都人云亦云,缺少开拓,若在工作中发现问题了,并试图去解决,这就是科研的起点,坚持走下去解决问题了,这就是科研的成果。这一方向不求大而全,宁愿小而精。大家都这样做了,医院感染领域科研水平就会水涨船高,逐渐走向良性循环。

6 业务学习

业务学习既包括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学习,又包括医院感染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国家和行业标准宜通过学习消化领会透彻,再把相关规定下发给医院各科室,这方面不能“雷厉风行”。学习不够,消化不透,在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再回过头重新纠正,对象是全院各科室,困难大,意见多;另一方面学习消化不透也不能去正确解答各科室在新标准贯彻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医院感染监控科不象其他科室管理或业务领域明晰,它的工作涵盖面广,这就要求知识广泛,流行病、微生物、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消毒学、护理学和管理学[11]都要明白,十分需要与此相适应的“复合型人才”,需要不断的学习。实际上上述两方面的学习是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能够正确指导各科室医院感染方面的具体规范操作。

7 工作方式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涉及部门、人员较多,层次不一,因此出现的问题也是各种各样的。这就要求医院感染工作人员深入科室,大部分工作时间应在临床科室。不下科室,没有环节分析,无法获知问题的真正原因。只有下到科室,与一线工作人员多交流,亲自现场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才能真正地发现问题原因,提出解决建议。同时,在科室现场调查也是一个教和学的过程:既回答医护人员不明白的院感知识,使他们知道怎么做,又了解了临床工作的流程,补充了平时在办公室不可能知道的临床知识。因此,到临床中去,铺下身子和临床工作中的医护人员打成一片,是一条解决实际问题的路,一条会不断发现新问题并促使不断去解决的路。整天坐在办公室,对医院感染工作来说,是一条没有希望、缺少发展或发展很慢的路。

8 角色定位和人才配备

医院感染管理科是一个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业务科室,医院感染工作者定位专家型管理者,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要会管理,因此医院感染工作对人才的要求很高,确实很需要上面所述的复合性人才,医院感染规范中已有相关规定,但目前大多数医院在这方面的差距很大,很多医院感染工作者仍为护理专业临近退休人员[12],并不是说医院感染工作不需要这方面人员,这方面人员有自己的优点,但专业太单一了不利于这一领域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的发展。国内已有学者对医院感染管理团队人员组成进行了探索,认识到引入非护理专业人员的不足,提出提高医院感染护士的入职门槛和组建新式的感控团队模式来解决当前感控团队模式的不足及团队建设难题,给出了很好的建议[11,13]。

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单纯应付容易,但做好了不容易,只有其内涵建设达到一定程度,各级医护人员能够自觉主动参与进来,自觉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使医院感染意识能够转化为日常工作习惯,医院感染监控才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和境界。归根到底这还是属于意识形态范畴的问题,解决需要时间,但只要方向正确,加上不懈的努力,纵使缓慢,终究我们会取得医院感染监控的良好效果,不断接近以至达到我们医院感染监控的目的。

[1]程永波,易滨,刘军,等.某医院医院感染管理质量问题的自查与解决[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3):2765-2766.

[2]周全,张群,顾宝军,等.基于信息聚合技术的医院感染实时监测机制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6):46-49.

[3]陈勇,魏畅,田晓丽,等.新型医院感染信息实时监测及管理网络平台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17-219.

[4]任玲,周宏,郑雯,等.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与全面综合性监测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9):995-997.

[5]刘聚源,武迎宏,李燕明,等.医院感染监测方法比较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402-5405.

[6]张玉,侯铁英.医院感染暴发的特征及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21):5455-5457.

[7]李革红,福华东,郭景英,等.细节管理在整形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867-3868.

[8]梁佳敏,程彬,侯亚红.细节干预措施对手术室患者感染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4):1017-1019.

[9]徐立琴,程建萍,罗惠珍.细节管理对医院感染防控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9):164-165.

[10]姚虹,金鹏,刘飞.中美两国医院感染管理体系的比较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1,31(12):33-34.

[11]刘波,张卫红,张苏明,等.医院感染管理团队模式探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4(5):387-389.

[12]谢美,周小敏,刘淮涟,等.19所医院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现状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2):1532-1533.

[13]徐敏,易文婷.美国医院感染管理运行机制及启示[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7):1638-1640.

R63

B

1003—6350(2016)20—3424—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0.054

2016-04-2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度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资助项目

程永波。E-mail:chengyb2001@163.com

猜你喜欢

科室监控监测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