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教学医院护理教师师资结构及选拔培养研究进展

2016-03-08杨淼淼赵慧华胡敏田培蔡吉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历研究生老师

杨淼淼 赵慧华 胡敏 田培 蔡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综 述·

我国教学医院护理教师师资结构及选拔培养研究进展

杨淼淼 赵慧华 胡敏 田培 蔡吉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 200032)

临床护理教师; 临床教学; 教学医院; 师资结构

Clinical nursing teachers; Clinical teaching; Teaching hospital; Teacher structure

临床护理教师是指在临床护理教学开展过程中,通过榜样示范和教学活动,教授或增强护生的认知、情感和临床技能,促进护生职业行为发展的护理专业人员[1]。与课堂教学相比,临床教学有其独特性。临床护理教学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社会化教育的中心环节,是将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整合的关键阶段。由于临床护理教师自身素质将影响护生的培养质量[2-3],因此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及管理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4]。现对临床护理教师师资结构及选拔培养现状综述如下。

1 我国临床护理教师师资现状

1.1 临床护理教师学历分布 据2014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5]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我国注册护士为278.3万人,其中中专学历占46%,大专学历占42.5%,本科学历占8.7%, 研究生学历仅占0.1%。方秀新等[6]调查了山东省30家实习医院带教教师基本情况,结果显示793名带教教师中本科学历占54.8%,但多数是第二学历,毕业于自考、电大或函授,而且获得学位者较少,还有接近半数的专科及中专学历临床护理教师带教本科生。由此可见,临床护理人员学历以专科为主,我国临床护理教师整体学历水平偏低。

1.2 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 麻安秀[7]对81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显示:对教师临床带教效果满意的只占28.05%;研究指出,应根据护生的需求,有计划地培训临床教师,提高带教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宋琦等[8]对全国10所护理院校的56名专业型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82.14%的学生觉得临床带教教师不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赵小磊等[9]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6位临床护理教师的教学核心能力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临床指导教师在科研能力、具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对学科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的把握等方面评分均<3.5分,说明临床护理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较弱,不利于护生综合素质培养。孙爱玲等[10]探讨了对护理实习生实行全程导师制带教的临床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全程导师制教学后护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均明显提高。曾兢等[11]通过对重庆市2所高校的10名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临床带教教师进行团体访谈发现,大部分带教老师感觉自身知识、科研、教学能力等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甚至一些老师缺乏教学信心。谢小华等[12]对129名临床护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临床护理教师之间教学能力尚有差距,66.1%带教教师尚未接受过系统的护理临床教学师资培训,仅有4.8%的教师发表过临床护理教学研究的相关论著,研究指出:护理人员临床教学能力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教学需求;提高护理临床教师教学能力,培养高质量的护理临床教学师资是提高护理临床教学质量的关键。由此可见,我国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能力尚有待提高。

1.3 临床护理教师对护生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近年来随着高学历护生的增多,对护生的培养目标也随着学历的提高而提升。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的带教老师因忙于临床护理工作只安排护生完成日常护理工作,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缺乏引导学生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等能力的培养[13]。赵小磊等[14]在临床指导教师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认知调查中发现:66位临床指导教师普遍对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要求和方法不了解或了解较少。

2 临床护理教师选拔和培养现状

2.1 临床护理教师选拔现状 目前临床带教教师通常由实习科室的护士长或护理部指定,多由高职称、高年资、理论操作水平较高,且有一定临床带教经验的护理人员承担,负责制订学生实习计划、指导临床操作和考核,以保证教学质量[15]。但由于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起点不同,有些指导教师对其定位不清,导致学生满意度低。在美国,有专职的护理教师负责实习带教,学历均在本科以上,大部分为硕士[16]。其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指导者多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较强教育指导能力且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临床护理专家担任[17]。我国则尚未形成统一标准。颜琬华等[18]报道,中级职称护士是医院的中坚力量,是带教教师的首选人群。张萍等[19]提出基于本单位实际,从教学能力、业务能力、个人修养三方面选拔临床护理教师。侯晓静等[20]构建出31个用以评价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的指标项目,准入指标体系由领导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教学能力、专业能力、发展能力组成。芦山等[21]研究表明,护理研究生的临床带教教师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包括6个维度:临床实践能力、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管理能力。赵洪梅等[22]对不同学历护生对带教老师的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论为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不同,教学管理人员应根据护生需求,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尽量满足其对临床教学的需求,以提升教学质量。李莼等[23]认为,护理专科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和2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或大专学历且具备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本科护生临床带教老师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和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或具备大专学历且具备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由于护理研究生起点高,有专家[3]建议,其临床指导教师应由具备硕士或者本科学历,带教经验丰富,护理教育、管理和科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主管护师以上的护理老师承担。临床护理教师水平与护理教学质量密切相关[24],因此必须制订带教老师准入考核标准,只有通过准入资格考核和认定的临床教师,才能保证临床护理教学的质量,使教学管理规范化。

2.2 临床护理教师培养现状 目前临床大多数医院对带教教师的培养主要是开展相关的理论和技能培训。李承等[25]研究了教学技能拓展性培训对护理临床带教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意识、职业风险意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教育理论、心理学知识、护理查房、示教、临床授课能力及实行计划带教能力等方面,结果发现这种全方面拓展性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带教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能力,也可满足实习护生的学习需求。针对临床护理教师不了解各层次护生的培养目标和方法的现状,可对其进行强化培训;内容包括:培养背景、培养方案、临床要求、临床技巧、专科理论知识新进展新技术等,避免照搬专科生临床教学模式,失去临床实践教学特色[26]。另外,还可通过继续教育、临床进修、远程教育、对外交流、学术交流、举办培训班等提高临床护理教师的综合素质[27-28]。建议医院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强化对临床护理教师的培养。

3 临床护理教师岗位聘任与激励

刘艳荣等[29]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黑龙江省18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护理带教老师进行调查发现:带教老师无带教津贴,年终评优不设或极少设专项,带教讲课、操作训练要在完成临床护理工作之外进行,研究指出临床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也促进了医院管理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医院应设立专门的带教奖或增加津贴给予带教老师物质或精神上的鼓励。王雪[30]报道:对临床带教老师选拔聘任、职称晋升与优秀评选的激励政策可使教师更加珍视自身的教师资格并给予足够重视,从而提升教学能力。同时多位学者[31-32]提出:在制订基本选拔条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和试讲考核从本单位护理人员中选拔护理带教教师,在单位内部实施护理带教教师持证上岗制度,以促进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高。赵小磊等[9]也认为良好的激励制度可以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使其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从中获得更多成就感和快乐。因此,建议医院对临床护理教师予以更多的关注,在医院条件允许时可给予相应的激励政策。

4 小结

教育成功的前提是教师的合理选拔与培养。近年来,我国许多护理教育者和管理者在此领域进行了不懈地研究和探索。但对带教教师的选拔及培养基本源于经验模式,缺乏客观的评判标准以及规范化的管理模式。医院应基于本单位的实际教学情况,与学院合作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以真正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1] 李彦,戴冬梅,王春梅,等.军队中心医院临床护理带教老师选拔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14):65-66.

[2] Henderson S.Factors impacting on nurses’ transference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holistic care into clinical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02,2(4):244-250.

[3] 程金莲.护理研究生带教体会[J].护理研究,2009,23(24):2221-2222.

[4] 方秀新.临床护理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5):11-13.

[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G].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4.

[6] 方秀新,刘凤,曲海英,等.山东省护理本科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14-16.

[7] 麻安秀.对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老师行为及教学能力调查结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09):101-103.

[8] 宋琦,谭洁,王建荣,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现况调查与启示[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2):58-61.

[9] 赵小磊,牟绍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9):9-12.

[10] 孙爱玲,张东华,高建智,等.临床护理实习生实行全程导师制的实践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11):819-820.

[11] 曾兢,朱京慈.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理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感受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7):7-10.

[12] 谢小华,马光锟,郑炳卿,等.综合医院护理人员临床教学能力调查分析[J].护理研究(上旬版),2006,20(28):2558-2560.

[13] 邱玉宇,钱梅.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管理的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6,6(5):34-36.

[14] 赵小磊,牟绍玉,陈琰晗,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指导教师教学认知及能力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1):16-18.

[15] 吕子静.关于护理教育现状的改革设想[J].医学文选,2002,21(4):525-526.

[16] 夏晨帆.中美护理临床实习情况比较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65-67.

[17] 谢燕,于兰贞,周宝尚,等.中美部分院校护理学硕士教育临床实践培养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0):917-920.

[18] 颜琬华,冯卫红.带教护士的师资结构与带教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16):1487-1488.

[19] 张萍,郑聪,陈松.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资格考评标准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8,5(3):118-120.

[20] 侯晓静.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的建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5.

[21] 芦山.专业学位护理硕士临床实践指导教师核心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3.

[22] 赵洪梅,郑守华.不同学历护生对临床带教老师的需求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3,28(5):63-64.

[23] 李莼,周春兰,吴艳妮,等.临床护理师资管理和培训体系的构建[J].护理学报,2013(12):14-16.

[24] 李慧,王惠,珍史蕾.临床护理教师综合考评体系构建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4):301-302.

[25] 李承,赵宏娟.教学技能拓展性培训对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1,25(6):555-556.

[26] 屠燕,黄平.以临床核心能力为中心的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探讨[J].全科护理,2011,09(22):2054-2055.

[27] 孙小娅,吕俊峰,蒋凌艳,等.在职护士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5):407-409.

[28] 亓秀梅,朱念琼.护理教师能力要求及培训模式和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3):36-38.

[29] 刘艳荣,安秋月,刘玉荣,等.黑龙江省18所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2,27(2):64-66.

[30] 王雪.临床护理带教教师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上海护理,2013,13(3):27-29.

[31] 宫玉花,郑修霞.我国护理临床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7):508-510.

[32] 刘沫.护理本科生临床带教教师持证上岗制的实践与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3):1186-1187.

复旦大学护理科研基金项目(编号:FNEF201401)

杨淼淼(1992-),女,硕士在读,护士,研究方向:专科专病护理

赵慧华,E-mail:zhao.huihua@zs-hospital.sh.cn

R471

A

10.16821/j.cnki.hsjx.2016.05.011

2015-09-17)

猜你喜欢

学历研究生老师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知识无力感
六·一放假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学历塔”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