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蛇蝎保姆杀人系行业潜规则?

2016-03-08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3期
关键词:家政保姆家庭



蛇蝎保姆杀人系行业潜规则?

有人说,中国人是伺候不了人,服务不了人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国人曾经也能伺候人,只是慢慢失去了服务精神。如今家政业人员要重新学习尊重手上的活,学习匠人精神。

2015年12月24日,媒体披露涉嫌以肉汤下毒、尼龙绳勒脖子等方式杀害10名雇主(其中2单未遂、8单造成被害人死亡)的“毒保姆”何天带在广州市中院受审,引起全国轰动。值得思考的是,“毒保姆”事件究竟是何天带极端扭曲的性格导致的特殊个案,还是行业群体一个阴暗丑陋却又成熟的潜规则?

无独有偶,日前,读者来电报料,牵出另外一个“毒保姆”陈宇萍,作案时间更长、涉案可能更多。何天带与陈宇萍,两个“毒保姆”来自相近的地区、在同一片家政公司上岗、作案时间相近、作案方式高度雷同,这显然不是特殊个案可以解释的。

不少受害者家属怀疑,存在着跟何天带、陈宇萍相似手法的“毒保姆”群体。而在他们工作的家政服务中心,也存在着某不成文的行规让坏保姆有机可乘,钻此空子的坏心眼保姆或不在少数。

疑有专门群体赚快钱

在何天带案被曝光的前一天,2015年12月23日,陈宇萍案早已开庭,庭上起诉的是广州市番禺区樟边村冯家96岁老父被害一案。除此以外,陈宇萍还涉嫌另外多单谋杀临终老人的事件,数字可能甚至超过何天带,但是由于死者已经火化,时间较为久远,缺失相关的证据。这两天,记者采访并经核实的经陈宇萍照顾不久后死亡的事件已经有6宗,分别是樟边村冯星家、樟边村方先生家、蔡边村蔡女士家、蔡边村女姐家、蔡边村标叔家以及沙园村(番禺西环路)何先生家。

根据广州市中院知情人士透露,陈宇萍目前被起诉的确实只有一单,“她也确实涉及不止一单,但都因证据不足而未有起诉。”在起诉的冯家老父被害一案中,陈宇萍被指控是通过掐颈的方式导致被害人死亡的,“但她在庭上翻供,称自己没有杀人。目前正进一步审理”。案情与何天带案有很多相似之处。

据番禺西丽路一些家政人员介绍,“毒保姆”陈宇萍的花名叫“鸡萍”,也就是专门“执死鸡”。“凡是有生病的老人,她就专门抢着去做,为赚快钱。”多名受害家属认为,何天带与陈宇萍两个“毒保姆”来自粤北、在同一片家政公司上岗、作案时间相近、作案方式高度雷同,“她们是不是在互相模仿作案呢?”受害家属冯星认为,番禺一带就专门有这样的一个“执死鸡”群体,用这样的手段来赚快钱。“一日赚一个月的钱,一个月可以做十单。”

“执死鸡”保姆几大共同点:1.雇主多为患病老人。2.雇主死亡得很突然。“如果是要死亡的话,一般会有一个过程,比如说缺氧喘气等,那也要一两个小时,不会说走就走的。”其中一名受害者家属说。然而,这些死者的家属们表示,自己的家人死的时候都很突然,来不及抢救,但是身体还是温热的。而家属的死亡,都是由保姆通知。3.到家时间短,不超过一周。记者在采访多名死者家属获悉,陈宇萍照顾患病家人的时间最长不到一星期,如标叔的大嫂只有六七个小时,冯天的父亲也只有14小时。何天带涉案的受害家属同样如此表示,一般都在3天左右,就说老人去世。4.到家前先提“行规”。不论陈宇萍还是何天带,应征前,均提到了一句“行规是做一两天也要按一个月的费用来收取”。5.觊觎老人身边财物。很多老人藏了不少财物,子女也不一定知情,而同住的保姆就看重这点,待老人离世后偷盗,家人也难觉察。

当记者到附近的另一家志×家政中心,一位在等开工的中年保姆常姨(化名)告诉记者,她与何天带认识,“我们都在附近的几家家政中心登记身份信息,哪家有工开的话就会联系。”她说,何天带到此大约三四年,众人对她最大的印象就是只做“快餐”,专门“执死鸡”,而且在雇主家做了几天,雇主家中老人就离世了。“才几天就能赚到几千元,都不知怎么做到的,真是奇怪。”直到近日事发,她才知道个中原因。她说,在保姆中间,早些年就有人对何天带害人的事情略知一二,“看见她的包里放了老鼠药。”

辗转附近的三家家政中心,记者终于找到一位愿意照顾临终老人的保姆,对方也是当即提出:“如老人身故,即使只做几天也要支付全月工钱。”事实上,保姆向雇主开口提出“老人身故即使只做几天也要支付全月工钱”的要求并非孤例,甚至成为小范围内的潜规则。记者了解到,这几起出现“毒保姆”事件的家政中心,都集中在番禺区西丽路一带。这一带也是番禺区家政中心相对集中的地方,方圆两公里的路段,大约有十余家家政中心。记者辗转多家家政中心,负责人都告诉记者,虽然家政中心没有硬性规定,但“解秽金”的确是这一带的“行规”。但对于这样的行规,有的家政公司负责人也坦言“有问题”,“不过这里的保姆都提这样的要求,我们也没办法。”他坦言,这个“潜规则”最早的出发点是好的,“因为保姆接触过世的人,沾染了‘晦气’,雇主给足1个月工资其实是当给一份安慰金,给保姆‘解秽’的。没想到逐渐发展下来,就被一些人利用了。”

广州“毒保姆”何天带受审现场

家政市场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面对家政行业的乱象,行业的监管却一片空白,多部门表示家政行业不归它们管。

记者获悉,国务院办公厅曾于2010年发布《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0]43号)》,根据该文件,家庭服务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涉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部门。

迄今为止,广州各部门逐步明确了各自服务的主要对象,比如商务委对接经贸部相关家政工程项目,支持开展家政服务员技能培训工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家庭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妇联主要关注妇女儿童;团委主要关注青少年;民政局、老年人工作委员会(老年人服务中心)主要关注老人;工会相对关注从业的家庭成员以及亲子关系。

虽然家政行业涉及多个部门职能,但却没有相对应的监管部门。近日,记者联系了广州市人社局、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妇联,它们均表示不是家政行业的主管部门,并不负责监管家政市场。

成立了十余年的广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在广州地区家庭服务业中积极开展家庭服务行业的信息交流、业务培训、行业评级等工作。广州市家庭服务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莫小英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协会只能对广州家政市场起到引导作用,不能直接监管家政市场。

记者获悉,广州有出台一些家政行业的地方标准、行业规范,却只能起到引导作用,不能强制执行。家政行业无法可依,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去管理这个行业。

早在2009年,广州市质监局就发布了《广州家庭服务业服务规范》,对家政服务机构的基本条件、环境、设施、人员、资质、管理与服务、服务质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家政服务机构资质和家政服务员职业资质等级的划分与评分细则,推出了统一规范的家政服务合同。

“但是《广州家庭服务业服务规范》只是广州家政行业的地方标准,只是向广州家政行业推介这些规范,但并不能强制家政行业一定要实施规范。”莫小英表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州家政行业中持有三证的家政人员在四成以上。

记者获悉,广州家庭服务业协会还曾制定《广州家庭服务业行业公约》、《家政人员行为规范》等,规定家政企业对入岗的家政人员要详细登记其资料,对其身份资料和从业资格要进行统一的身份验证及资格核查,这些规定同样只能起到引导作用。

“杀人保姆”背后的隐形“帮凶”

像何天带、陈宇萍这些“毒保姆”做出了如此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行为固然不是普遍性的,却也具有思考的意义。在保姆连杀多人的背后,有多少不带血的刀子?

第一把不带血的刀子:资格认证只是发个本本。保姆行业也是需要资格认证的,在从事保姆行业之前,监管部门会进行短期职业培训。但是,职业资格认证,对于这样的不起眼的行业也是轻视的。当职业认证只是发个本本的时候,这个行业也就会存在问题了。保姆不是高大尚的职业,但是保姆这个职业却需要的是道德高尚的人。那么,我们在颁发职业资格证件的时候,是不是也需要对从业人员的道德、心理进行审查?又何况,很多保姆还处于游击队员的层面?

第二把不带血的刀子:家政组织就为收取费用。这名保姆明显属于思想有问题的,而且这种极端的做法也表明她是一个心理阴暗的人,是不是有心理疾病都是很难说的。那么,对于保姆,作为家政组织是不是有监管的责任?既然是你介绍的保姆,就要确保保姆的个人素质,出了事情就应该负有连带责任。假如说,我们能够建立一个“监管责任倒查”的追究制度,我想家政组织就不可能沦为收钱机器。拿了提成,就要承担责任。

第三把不带血的刀子:特殊商品处于想买就买。记者注意到,保姆杀害老人的手段,多是使用安眠药、老鼠药、农药这样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应该属于特殊商品。对于安眠药来说是不能随便销售的,有一次销售的上线,还必须有医生的处方。那么,保姆是如何买到安眠药的?而老鼠药、农药的销售乱象更为严重,已经到了有钱就能买的程度。像这种危险商品应该实现“实名销售”,想想前不久发生的超市投毒案件,何尝不是危险商品销售乱象造成的?

第四把不带血的刀子:老人去世总是合理想象。很多老人被害死了,可是竟然没有人去怀疑。死者的家属没有怀疑,社区部门没有怀疑,警方部门也没有怀疑。假如说,是一位年轻人突然死亡了呢?大家肯定会先怀疑其他情况。但是,老人的死亡,我们已经习惯认为,他们岁数大了,应该是老死的,应该是病死的。恰恰是这种合理想象,成了杀人的刀子,使得像何天带这样的保姆连续害了多位老人。

如今找个放心保姆有多难?

随着80后90后结婚生子,父母老去,保姆业已经成为一个需求旺盛的行业。每逢春节,北上广深几乎都会闹一次保姆荒。为了留住一个好保姆,有的家庭提前支付保姆好几年的工资,帮保姆买回家车票,隔三差五送东西,甚至帮保姆出首付的情况也有。

月嫂和老人看护,如今是城市家庭的刚需。月嫂是许多家庭请的第一位保姆。对城市双职工家庭来说,几乎没有精力同时兼顾养育宝宝和照顾产妇,“晚上带宝宝”更是艰难,而父母年纪大了体力难以为继,帮不上忙。请一个月嫂,能解放全家。此外,基于独生子女一代要照顾双方家庭4个老人的现实,北上广深老人看护的岗位缺口也很大。

保姆成为家庭“刚需”,家庭对保姆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月嫂不仅要掌握新生儿的喂养呵护、洗澡、换尿布等生活护理常识,还要掌握宝宝按摩、测体温、观察大小便、尿布疹处理。同时,还要懂得如何协助产妇做产后恢复、为产妇准备营养餐等技能。

从法律上讲,雇主和保姆只是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但与其他服务业相比,保姆更贴近人们私密的家庭生活,更容易和家庭成员建立起亲密的非血缘感情。许多人被香港电影《桃姐》感动,就在于电影塑造了一个传统的、现在已无处寻觅的保姆(过去关系是“主仆”)形象,以及主仆之间不是亲情却胜似亲情的家人关系。

但找到一个好保姆特别难,是个“碰运气”的活儿。

据某家政服务预订平台的统计,上海的月嫂成交均价从2014 年1月的8322元上升至12月的10532元;育儿嫂的价格,北、上、深2014年的平均成交价格均在4500- 5000元之间;老人看护的全年平均价格,其中上、广、深的平均价格均在3000元以上,上海最高达3730元。

但持续看涨的行业平均价格并没有让雇主感觉到服务品质的提高。

缺乏职业技能是普遍现象。大多数保姆从农村来,学历不高,她们会做基本的家务,但大城市细致的清洁要求让她们无所适从;做看护的保姆,则大多缺乏必要的医学、营养学、看护常识。

缺乏职业精神则是雇主最难忍受的问题。《上海家政服务业调查报告》显示,雇主最怕保姆想做就做想走就走,原先说得好好的,做不了两天就走人;有的保姆爱嚼舌根,随意散布主人的隐私;有些保姆爱偷懒,不盯着就磨洋工,“请了个保姆,早上睡到我出门上班她还没起床。”“孩子晚上哭成那样都不醒,害得我半夜提心吊胆。”

最极端的情形是,有的保姆会伤害孩子、老人。有保姆会把孩子的营养品全部吃光,只给孩子吃稀饭、米糊;甚至有保姆偷偷喂孩子吃小剂量安眠药,成天昏睡的孩子会减少工作量;有的甚至把雇主的孩子带上街乞讨……

对保姆来说,职业技能并不难学,政府和许多家政也在做类似的培训。但更深一层的职业精神、职业态度却在短时间内难以培养。

有家政从业人员说,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做保姆的很多都是下岗职工,失去过就特别珍惜,工作态度是非常认真。她们从每小时6- 8元开始做,到现在很多人也在以低于市场价的工资在做,因为这里面还有一份多年的感情。当然,当时请保姆的,也都是家里条件比较好的,也不容易发生矛盾。而现在两方的门槛都降低了,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也越来越多。

电影《桃姐》中,仆人桃姐的全部心思都在于怎么照顾好主人一家,怎么提高厨艺,怎么让主人家吃好。她看不上五金铺的、鱼店的老板们,也看不上不会买菜不会炖汤的后生们,她具有自己的职业尊严。而主人则报之以宽厚和大方,使仆人衣食无忧,并且悉心照顾,给仆人养老送终。

这是一种互相尊重、体贴的理想关系。虽然现代社会保姆“伺候”雇主一辈子的情形已经很少见,但这种和谐的关系仍值得人们思考。有人说,中国人是伺候不了人,服务不了人的。这话只说对了一半,中国人曾经也能伺候人,只是慢慢失去了服务精神。如今服务业人员要重新学习尊重手上的活,学习匠人精神。而社会更应该给予他们人格平等和职业尊严。

(《广州日报》2015.12.30、新华网、《新快报》2015.12.25、凤凰网)

猜你喜欢

家政保姆家庭
合作社成了『粮保姆』每公顷地减损500斤
农嫂进城——家政行业状态观察
2019年国家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2019年省级家政服务政策盘点
家政未来 个性定制
在保姆家午睡
家庭“煮”夫
哇,咪咪虎当保姆了(!上)
恋练有词
狗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