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经贸规则变局中的中国角色

2016-03-08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3期
关键词:入世市场经济贸易



国际经贸规则变局中的中国角色

2015年年末,菲律宾终于也宣布加入亚投行。阿基诺是奥巴马一手栽培出来的亚太再平衡对抗中国的重要棋子,如今也背美而去。

谈论起美欧等国以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来要胁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傅莹曾在2014年1月31日在出席第50届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表示,欧盟一直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但现在中国贸易额已经排在世界第一位,承不承认还有什么意义?

中美博弈国际贸易新规则

美国拦阻欧盟,不给中国市场经济地位

2015年12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近日美国警告欧盟国家,不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因为这将妨碍欧美国家采取措施阻止中国向其倾销廉价商品。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旦一国被当作非市场经济体看待,那么该国企业在遭反倾销调查时,将遭受一种歧视——在确定其倾销税率时将选取替代国的产品价格与出口国产品出口价对比来确定倾销幅度。

中国大陆的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源于当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时签订的《入世议定书》。当时《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在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并不自动用中国产品国内价格作比对价格,而是选择第三国产品价格,即替代国价格作对比价格,这种待遇保持15年。”

也就是说,入世并未使中国大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因此,在中国入世承诺的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期限未满前,欧美国家仍可在反倾销调查时以非市场经济对待我国大陆出口企业,最典型的例子是2013年欧盟针对我国大陆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高额的反倾销税几乎使我国大陆光伏产业面临破产。

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包括俄罗斯、巴西、新西兰、瑞士和澳大利亚等在内的81个国家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但是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加拿大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组织至今仍未承认。

到2016年11月,中国加入WTO将满15年,中国将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但欧盟迟迟不做出明确表态,而美国又跳出来横插一杠,可见西方国家向来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心存芥蒂。

一旦欧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意味着它们将更难抵御中国的低价商品。

据测算,如果2016年底,中国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欧元区将损失70亿欧元。

美国的恐惧比欧盟更甚,由于美国贸易体制中的种种沉疴,使得中美贸易中美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更不具有优势。

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美国前不久大张旗鼓搞了没有中国参与的TPP(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

美国围堵中国,中国另建“朋友圈”

其实,美国为了维护在世界经济事务中的主导权,近年来一直努力推动横跨两洋的TPP和TTIP谈判,确立新的规则体系。

在WTO成立20周年之际,第十届部长级会议于2015年12 月15日- 18日在非洲东部的肯尼亚举行,此次会议成果将对WTO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产生重要影响。

在WTO框架下的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情况下,以FTA(自由贸易区)为代表的多边和区域性贸易安排在全球迅速增加,各类贸易谈判的议题重点均涉及新的制度和规则的制定,代表了未来国际贸易谈判的发展方向。

为应对美国的TPP,中国提出了以近邻、周边以及友好国家和地区为基础的FTA战略,并提出了“一带一路”。中美两国在21世纪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上,既存在激烈博弈,也存在合作的空间。

美国主导的TPP是拥有8亿人口、GDP约占全球近40%的巨大自由贸易圈,一旦生效,将不仅给中国贸易转移带来压力,也必然会对亚太地区乃至的全球的贸易投资体系产生重大影响。

TPP同美国正在与欧盟谈判的TTIP,说明美国正在构建一个以美为主、横跨两洋的新贸易投资体系。前不久英国《金融时报》称,美国“抗议力度太强,反而显得做贼心虚”。打着政治幌子的TPP,其实质是华盛顿军事重返亚洲的经济补充协议。

但没有中国的参与,美国的利益也不会获得最大化。据美国智库测算,TPP只能使美国2025年的贸易增长约4.4%,而中国参加的FTAAP(太平洋区域协定)将使美国的出口达到增长20.5%的高水平。中国的广泛市场具有巨大的魅力,所以最终美国必须与中国合作。

事实上,中国也在努力建设自己的FTA网络。中国已与东盟、智利、瑞士、新西兰、韩国、澳大利亚等22个国家和地区达成14个自贸协定;在12个TPP成员中,有8个国家以不同形式与中国建立了FTA关系。

持开放态度,中美经贸合作仍是大趋势

虽然TPP有排斥中国之意,但中国政府对TPP持开放的态度,并不排除未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考虑加入TPP协定。

当前中美关系早已超出双边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力。据中国海关统计,去年1- 11月,中美贸易额达508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

其中,中国自美进口1338亿美元,同比减少6.5%,对美出口3742亿美元,同比增长4.1%。美国仍是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中出口增长最多的国家之一。

BIT(中美双边投资协议)谈判现已进入快车道。2015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重申把达成一项高水平投资协定作为双边经贸关系的最重要事项的共识。

中美之间已经完成了BIT文本的谈判工作。该协定达成后,中美两国企业开展经贸合作将享有更多优惠政策,并得到更完善的法律保障。BIT将对双方乃至全球的投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中国“不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不等于束手就缚。即使美国与日本等国日后利用TPP打压中国,也无需大惊小怪。

据经合组织最近发布的主要经济指标显示,2007年至2013年,中国商品贸易总额增长1.986万亿美元;而相比之下,同期美国商品总额只增长7410亿美元,欧盟为1.024万亿美元,日本则为2140亿美元。如此比例,已不是2007年的形势。今时不同往日,再拿以前的思维来威胁中国,恐怕只成世界笑话。

猜你喜欢

入世市场经济贸易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
出入相宜天地宽
奇酿出汉塞,银樽入世巅——银色高地酒庄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贸易统计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