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推动作用

2016-03-05张玲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推动作用信息化

[2014年度新乡市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信息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立项号:B32]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新的形势下,党的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这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四化同步”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增长指明了方向,有利于更好的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在“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中,信息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对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推动作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更好的利用信息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信息化;四化同步;推动作用

当前信息革命正在全球范围进行的如火如荼,我国也迎来了重大的发展契机。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主要是指通过广泛的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达到促进经济社会转型与发展目标。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不仅引导着科技进步,而且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加快推进信息化,是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信息化”对“四化同步”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四化同步”发展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协调一致发展。与之前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三化”发展相比,新增加了“信息化”这一内容,由此可见,信息化在国家发展战略中重要地位。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互相促进的关系。信息化对另外三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信息化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在“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中,信息化处于第二位,这不是随意进行的排序,而是被赋予特定意义的,是当前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诚然,。我们应当注意信息化在“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但是我们更应当注意如何充分发挥信息化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处于一个信息闭塞、不通的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建设的速度。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很长时间内走的是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传统产业占据重要地位,这就造成严重的资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这种发展道路越走越窄,到最后将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以来。信息产业成为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并且是最具可持续发展潜质的产业之一,利用信息化推动“四化同步”发展是必然的。从资源利用方面看,传统的国民经济建设以使用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为主,而信息化则不同,其主要利用信息资源与智力资源,其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从技术基础方面看,实现国民经济集约型发展,必须提高技术性,而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正是信息技术的核心。“四化同步”发展需要广泛应用高新技术,信息化为“四化同步”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可以说,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信息化是推动“四化同步”的重要途径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中国梦”必须重视信息化。从信息化功能看,信息化不但是“四化同步”的重要内容之一,又是推动“四化同步”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强工业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有利于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当下我们应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在工业化建设中的应用,将信息技术嵌入工业化建设中的全过程,建设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智能工业。

通过加强城镇信息化建设,使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互动,有利于走上建设智慧城市之路。城镇化、工业化是信息化产生的基础,信息化优势推动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城镇化的发挥在那使信息化的空间形式与依托载体不断延伸。反过来,信息化又在不断整合与优化城镇功能,并改善城镇产业结构,同时提升城镇化品质。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之中,全方位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极大的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建设智慧城市。

与工业化、城镇化不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一直滞后,新“四化同步”发展战略要求,必须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价值链中融入信息技术,使之成为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通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对提高农业宏观决策和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使农业发展走上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集约化的道路,建立立体的智能农业系统。可以说,信息化就是农业现代化建设腾飞的翅膀。

三、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作用的策略

“四化同步”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国情制订出的战略发展规划。当前,我国“四化”建设进程已经进入中后期,但是“四化”建设整体还没有结束,而且各地发展呈现不均衡的情况,发达地区已经处于建设后期的前沿,部分欠发达地区甚至还没有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四化建设阶段。比如新乡,从三个产业产值上看,目前新乡的第三产业已经超过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又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特点是“三、二、一”,这和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三个产业结构是一致的。但在新乡境内,也就只有新乡市一地达到了这个水平。其他县级地区的区域经济要赶上新乡市的发展阶段,必须利用信息化来推动其他三化,实现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关乎四化发展全局,应将大力推进信息化。本文认为,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四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信息化,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应适应科技创新和外部环境的深刻变革,创新工作方式,提升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为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积极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近年来情况看,凡是“四化”建设成效卓越的地方,信息化发展的都很好,也能够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反之,凡是认识不到信息化重要性的地方,“四化”建设搞得比较差,进而影响到整个“四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级领导干部应切实将推进信息化纳入中央和地方各级机关的重大议事日程,优先考虑信息化建设。

(二)不断完善国家信息化的管理体制

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四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是完善国家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前提。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化,当前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也是信息化。完善国家信息化管理体制不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也是促进信息化自身健康发展的要求。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无权威管理机构、协调机制不力、部门各自为政、综合效能低下等严重问题,这不仅对信息化自身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也涉及到其它“三化”的有序发展,因此,完善国家信息化管理体制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在这方面首先应加强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的职责,提升其领导力,统筹信息化建设。其次,要扎实推进地区信息化领导机构建设,加强地区信息建设机构的领导能力。第三,应理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信息化建设管理体制,提升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第四,应根据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建章立制,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发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基本上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是我国信息化水平虽然提升较快,但是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却是一个重要问题。就全国而言,以京、沪最为领先,其次是粤、津、闽,其它各省处于中间水平。中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实际上我国的信息与通信技术仍较为落后,全国大多数地区停留在发达国家上世纪90年代水平,在自主创新能力、高端应用方面仍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差距。对于“四化发展”而言,发展信息技术是提高四化建设效率和效益的有力途径,但是由于信息技术的高科技性。怎么推进信息化建设,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认真考虑。在“四化同步”发展战略中,信息化是其它“三化”发展的引领者,信息化核心技术不强,势必会减缓其它“三化”的建设速度,基于此,必须加强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在这方面,应充分认识信息化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切实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开展信息化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工程,在信息化核心技术领域组织攻关,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其它“三化”建设的技术引导力。

(四)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竞争环境

当前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其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信息技术领域的竞争不断加剧,违法事件日趋上升。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必然会充满竞争,但是如果不规范信息化建设中的竞争行为,势必会影响发挥其对其它“三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信息化竞争环境是是至关重要的。在这方面,国家立法机关应加快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应做好相关工作,营造一个创新和发展的环境。另外,还应从财税和投融资方面给予信息化建设政策优惠,不断加大信息化创新和应用的资金支持力度。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发挥信息化对“四化同步”发展的推动作用,必须为信息化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四、结语

面对当下“四化同步”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应立足现实,不断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情况,坚持实事求是,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四化发展”中的重要性,不断完善国家信息化的管理体制,努力做好信息化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同时为信息化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不断推动信息化的发展,让信息化真正成为“四化”建设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杨鹏,朱琰洁,许欣等.中国实现“四化同步”的挑战:目标VS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13,(11):87-96.

[2]崔凯,冯献.建国以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探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3,(16):201-206.

[3]张明慧,周金成.河南省信息化发展思考[J].价值工程,2015,(21):21-23.

[4]张朝辉.河南省信息化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基于四化同步的视角[J].电子商务,2015,(02):42-43,80.

[5]朱艳丽.以“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为引领推进“四化”同步发展[J].行政与法,2013,(01):1-4.

[6]王振宇.试析“信息化”发展与“四化同步”的关系[J].视听,2015,(01):121-122.

[7]孙德中,吴一平."四化同步"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J].中州学刊,2015,(11):37-41.

作者简介:张玲,新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系统设计与网络技术。

猜你喜欢

推动作用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7年《农业信息化》1—12期总目录
政工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推动作用
浅析背诵输入对职高生英语写作的推动作用
以创新为抓手提高杂技教学质量
新型校企合作模式对大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