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途径探析

2016-03-05秀明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音乐教学

秀明

摘要:作为高中阶段基础艺术学科,音乐一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学习的认识不断提高,音乐学科的独特地位日渐突出,传统的高中音乐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急需结合新时代社会现状不断创新、积极转型,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音乐修养与人文素养。本文将根据当前高中音乐教育现状,剖析当前高中音乐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高中音乐;音乐教学;课程改革;新课改;教学创新

音乐艺术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音乐的熏陶对人的成长有着独特的作用与价值,是艺术素养提升的重要手段。作为学生人格确立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长期有效的开展音乐课程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净化学生的心灵,用音乐独特的美育功能,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格魅力。然而,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较大缺失与目标偏离,缺课、改课情况严重,学生音乐学习动力不足,未能完全领悟音乐的精妙之处,教学模式单一、教学领域狭窄、教学内容缺乏创造性,高中音乐教育相对滞后,音乐新课程改革幅度大、跨度大、难度大,导致新时代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未能达到预期目标。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有待提高

大多数学生都会在高中时期遭遇学业压力的顶峰,在传统应试教育与高中升学压力的双重影响下,学生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语、数、外等重点考核科目的学习上,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而一些普通高中院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很有效,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不完善,导致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较为低下。

而在一些音乐特长班,主要是满足升学对口的艺术类院校考试,尽管学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学习音乐,但也仅将音乐学系作为一种升学途径,并没有真正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或者说很少真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整个高中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缺乏必要动力,被动学习的情况十分普遍,这也是导致高中音乐教学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教师的教学方法缺乏系统统筹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成为音乐课的主要内容。由于音乐教师个人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与系统的教学内容,学生通过教师获得的音乐知识是零碎而刻板的,缺乏良好的整合与统一。呆板单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降低了音乐作为艺术的趣味性与娱乐性。同时,由于高中学业压力大,学校排课过程中往往会压缩音乐课的课时,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互相脱离,未能充分发挥音乐这门学科的重要价值,达到音乐课程的教学预期。

(三)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未被正视

目前,部分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相对滞后,主要教学方式停留在“填鸭式”知识灌输,其根本原因是学校未能正视音乐课程对于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性。我国高中音乐教育在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许多地区的普通高中音乐课都面临着教学内容随意更改、教学课时随意压缩、教学目标不够明晰的尴尬境遇,音乐教学过程死板、教学方法教条主义明显,未能给学生提供参与及创作的空间,与高中音乐教育目标存在较大偏差,不利于学生音乐文化素质的提升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二、当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

(一)随新时代发展转变高中音乐学习观念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中音乐课程应积极响应教学改革号召,加强高中音乐教育的自身建设与定位转型,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方法,科学系统的完善教育体制,积极为音乐学习的方式转变创造良好条件。

在音乐教学之中,教学素材的选择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高中阶段,学生压力较大,音乐教学应主动降低枯燥知识内容,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心理感受中领悟音乐艺术之美,在音乐中释放压力、放松身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好感度,调动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音乐学系的认同感。由此,让学生在音乐艺术的潜移默化中,形成新时代所需要的高素质、高品位的全方位人才,达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

(二)借多媒体技术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式

新时代下,教学观念转变的同时,教学方式也应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进步的潮流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音乐课程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借助新媒体充分发挥动态艺术的魅力,丰富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让教学途径更加多元,削弱教师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学习之中,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新时代的推动下,高中音乐教师也应跟紧时代步伐,深入剖析当代高中生独有的心理特征与性格差异,借助多媒体技术,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量。

(三)融入物质文化加深高中音乐课程厚度

在高中学习生活中,课程内容过分脱离现实会大大影响学生音乐学系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可尝试融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调动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大音乐课程改革力度,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走进课堂,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轻松氛围之中得到放松,在眼耳并用的学习环境之中点燃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在耳濡目染之中关注传统文化、维护传统文化、推行传统文化,在传播体系上达到文化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加强对本土文化基因的认知自觉,丰富高中音乐教育的内容,突破高中音乐课程创新瓶颈,大力提升高中音乐教学的文化价值与课程厚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在进步,传统古板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逐步偏离了新时代高中音乐教育的发展需求。这就要求当下音乐教师从多方面入手,创新突破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明确音乐教学的重要性,确立高标准严要求的教学目标,采用新时代新媒体教学手段,为师生搭建良好的交流渠道,为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高中学生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力求学生在高中音乐课程的学习中能获得审美情趣的增强与审美能力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顺应时代发展新潮流,踏上音乐教育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灏.论当代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J].音乐时空,2015(19):168

[2]揭颖珺.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创新思路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1(23):47

[3]刘光洪,邱霞.高中音乐教学创新方法初探[J].音乐时空(理论版),2012(02):99

[4]缪存恳.新课改下高中音乐创新教学浅探[J].文史月刊,2012(08):79

[5]崔欢欢.浅谈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赤子(中旬),2013(10):333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音乐教学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