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中专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研究

2016-03-05白双芹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中专语文教学效果阅读

白双芹

摘要:阅读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又广阔的教学系统。在中专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要任务之一。本文仅就个人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提高中专阅读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中专语文;阅读; 教学效果

一、中专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中专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它直接反映了目前中专在教育结构以及教学水平上的缺陷,它反映在语文阅读教学状况上的问题,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学观念过于传统,对语文阅读这样的基拙教学表现的不够重视,在阅读课程的课程设置上也大多让位给职业技能等,“主课”语文阅读教学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重点,使其成为中专教育模式下的“鸡肋”课程。(2)中专教育一直处在高等教育体系的边缘位置,其课程研究的重点性很强,几乎所有的教学资源都投注在相关的职业技能课程上,而对于语文阅读教学的课程研究则相对低迷。(3 )中专教育一直存在于应试教育的模式之下,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很深,其最大的弊病就是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也一直沿用过去那种相对保守的严重依赖课本和参考书讲解的单项式教学,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都得不到发挥,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二、提高中专语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

相对于中专语文其它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可以让欣赏到更多优美的作品,实在是一件多姿多彩的事情,中专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们愿意学、能学好的课堂。用更先进的、学生更喜闻乐见的教学观念开展中专语文阅读教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情景教学。针对阅读量大、内容生涩的现实,在吃透课本的前提下,以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表现手段进行辅助教学,营造有利于学生提高效率的教学情境,将取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用更科学的教学方法,从点到面,逐步突破。任何一篇好的作品,作者都是围绕着其重心与中心而展开写作的,抓住了作者表露出或是隐藏的关键环节,整个阅读将会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效。不同的教学内容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诗歌的朗读、戏剧的主题表演,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他们自己的演绎,加深学生对阅读作品的理解与掌握,如此一来,在兴趣的带动下,阅读教学效果将更有保障。

(二)鼓励学生创造性阅读, 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阅读过程不但是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对文本的解读实际上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因此,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而应该深入其中,感悟文章真谛,体会作者意图。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依附语言和文字来进行表达,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深入文字内涵,体会其中的奥妙,只有深入思考与质疑,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和拓展,并读出一般人读不出的内容。这也恰恰说明了阅读行为是一种与思维相整合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现代阅读教学提倡创新的精神与理念。语文阅读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管意愿,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有创意的阅读,并利用阅读期待、批判、反思等环节,拓宽学生思维,提高阅读水平。对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一定要结合文本内容的基本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走进文本、超越文本,不要简单迷信教师和权威,一定要自主思考,对作品形成自己的分析和看法。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是每一个人的世界,不管是权威还是学者,都不可能对作品做出总结性的评论,每一个人都有发现知识的可能,每一个人都有挖掘真理的权利。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中注入自己的思维和见解,大胆张扬自己的个性,对文学作品进行创造性的阅读。由于学生的知识和经历有限,他们对问题的看法还比较肤浅,甚至会出现错误的解读,对于此,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而是多给予他们一些宽容和关爱,通过正确的指导和引导,让学生发现真知,改变错误的价值取向,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主要包括这几个方面的能力:信息筛选能力、信息理解和处理能力、信息转化和加工能力等阅读训练是帮助学生提升提阅读综合能力的关键环节而训练其实包括“训”与“练”这两方面的内容做好阅读训练,首先,教师要抓好教学质量,教会学生如何正确使用语法、语言、语境的相关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应该如何思考,深入挖掘文章的内涵,加强教学指导,规范学生的阅读行为其次,还要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进行适量的阅读训练,不仅能够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感、阅读素养以及对文章的把握,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的目的。

(四)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前提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需要一个长期的阅读实践过程,所以阅读习惯的培养要讲究方法。

1.培养查阅的习惯。要求学生扫清阅读障碍,了解掌握每个字、词的意义,明了每个事件的背景和相关资料,方便对全文的理解。

2.培养下批注的习惯。要求学生对文本中的每个难以理解的内容作出批注,采用不同的方法作出标记,慢慢思索、理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3.培养作读书卡片的习惯。读书卡片可以将文章的内容浓缩在小小的卡片上,建立自己的资料库,并可以对不同文本中的内容进行比较,将书读薄,触类旁通,全方位多角度地理解文本。

4.培养思考质疑的习惯。学问学问,先学后问,要善于思考.从而提出新的问题并尽力去解答。

(五)评价欣赏、摘记感悟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要求他们每读一篇文章都要做读书笔记,摘抄好的段落,或点评作品优劣,或记下点滴体会,或续写文章结尾。摘记可长可短,长则三五百字,短则片言只语,不强求一律,只强调有所得。这样每读一篇文章,都有所收获,久而久之,阅读的质量就会有所提高。

总之,想要提高中专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配合。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教学,克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注意阅读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语文阅读教学才能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猜你喜欢

中专语文教学效果阅读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浅析中专语文写作教学策略的几点思考和体会
基于实用人才培养的中专语文教学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