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分析

2016-03-05周爱民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分析

周爱民

摘要:在公共教育的发展推动下,产生了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这样更加多元化的管理主体,而且私人部门与企业等的管理方式也更加多样化的呈现在公共教育管理之中,这对于教育体制建设来说是一种挑战,因此现阶段需要积极的发展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实现与维护公共利益,在公共教育管理主体及内容方式的确定中都需要体现这一原则思想。

关键词: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分析

在现代化的综合国力发展中需要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才的储备,而人才的培养则来源于教育,在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过程中依靠的是相应的管理体制,在明确基础性教育机构的权责的同时还要了解各个管理主体的具体职能,对当前的教育实际以及教育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知,从而使相关的教育体制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

一、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必然性

(一)现存教育行政体制面临着挑战

教育行政体制是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的最基本方式,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政府的理性或行动能力逐渐不足,人们强烈需要为他们提供质高、价优、多样性的教育[1]。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甚至可以出资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因此教育需求市场的潜力逐渐显现,这种市场经济下的教育需求同时也使得很多利益集团逐渐产生发展。可以说教育领域中利益冲突比较集中,而且由于人们所追求的利益不尽相同,想通过它来实现各自的利益目标,因此各种类型的集团开始参与到教育发展领域之中,其中民办学校以及教育中介组织等都参与其中,增加了公共教育的多样性,而且还涉及到了公共教育的管理内容、另外,公立学校在这种发展环境之下也需要更多的自主权,加强自身与市场的直接沟通,原有的政府管理的公共教育权力发生了转变,更多的转移到了社会与市场之中,而且逐渐向学校下放,多元化特点更加明显,这些方面的转变使得教育管理中会出现一些体制方面的问题,对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发展公共教育管理体制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发展与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必然性

公共教育管理继承与发展了教育行政,与教育行政相比,公共教育管理不仅在范围上涵盖较宽,而且在内涵的强调上也有所不同[2]。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其主要注重的内容是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对原来的政府单一掌握的公共教育体制进行了转变,很多非政府组织也都可以参与到管理之中,比如民办学校、公立学校等。但是,教育行政的主体仍然是政府以及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公共教育中的权力主体以及责任主体更加的多元化。教育行政运行下政府是公共教育权力操作的主体,主要强调的是政府存在的职责,在公共教育管理中需要对上级负责。在这种发展状态之下,公共权力逐渐分散,这也使得公共责任更加多元,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建设过程中,管理的主体更多了,工作涉及范围也更广,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企业运营的管理模式,在教育改革开展中增加公共教育管理的相关概念,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设就会自然的包含教育行政体制的建设与发展。

二、公共教育管理体制发展的价值取向

(一)从公共教育管理的意义来分析其价值取向

从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行使的教育权力来看属于公共权力的组成内容,它是民众从自己的权力中转让出来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公共权力这一概念的运用是为社会民众所服务的,其实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对公共利益进行维护与增强,所以公共教育管理也应该是为公共利益的获得而运行的,这是其管理工作开展中基本的一个条件。另外,社会中的各个利益组织能够通过教育来表现自身的利益需求,而这些需求都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时候还会发生相互之间的冲突,这时公共教育管理就可以在其中发挥出调节的实际作用,因为它是在不同的个体利益之外单独存在的,能够实现具体利益的均衡,进而形成公共形式的利益内容。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并不会遵守某一个人或者团体的意志左右,其遵守的是社会整体的意志,因此,其利益实现的程度的判定也是不同利益整合的结果,这种公共管理的合法性的确立需要其实行与公共教育相同的权力和责任,其与其他的个体管理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将公共利益放在首位的。

(二)从教育价值的实现层面来看公共教育管理的价值取向

教育这种社会活动与其他的活动最大的差别就是它属于一种培养人的活动类型,利用教育的开展,人们可以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品德与各方面的能力,这些方面的特点有体现了教育的私益性。而且在教育的普及与发展中对社会的价值观的改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使得社会朝着更加民主和谐的方向前进,而且还能够增强经济发展与社会形态的稳固,从一定的角度使社会民众获得回报,而且还会增强自身公共利益的性质,这体现的是教育的公益性特征。这种公益性特点属于教育的内在社会特性之一,它的存在是客观的,只需要教育活动中的各个环节是合法的就可以,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教育在社会发展中能够发挥公益性的程度与公共教育管理的体制完成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在实际的发展中必须以维护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才能确保公共教育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与目标。

三、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与运行方式

(一)公共教育管理的主体分析

公共教育管理的概念表明,凡是以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运用公共教育权力,从事公共教育管理活动的公共组织都是公共教育管理主体[3]。从这一解释可以看出,公共教育管理主体在发展中所使用的权力属于社会公共性质,并不属于个体所有,这些主体的存在和运行只有为社会大众提供公共教育相关的服务才是合法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大众创造福利,明确利益的公共性质。而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私人提供公共教育的组织因为其具有盈利性,所以不能包含在公共教育管理主体之内。但是这些私人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教育作用十分显著,政府可以购买来满足人们的教育需求。政府在公共教育管理中具有主导性的作用,政府掌握着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核心优势比较明显,但是公共教育管理主体属于动态的性质,在发展中会不断的产生变化。

(二)公共教育管理体制的运行方式

在公共教育管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状况下,也推动了公共教育管理运行方式的改变,在公共教育发展中加入市场与竞争机制进行管理,促进竞争的多层次、多主体的发展,利用这种方式对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单位进行优胜劣汰,不断的提高教育管理质量,对外界输送高水平的教育服务内容。在市场化的推动下实现了公共教育管理与市场资源配置的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能够提升公共教育管理主体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满足大多数人在教育方面的不同需求。另外,市场化在公共教育管理中的参与可以一定程度的使公共教育得到进步,但对于实际的教育事业来说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政府在提供教育政策、法规时由于其具有公共性质,所以不能通过市场具备的运行方式来提供,而对于已经在市场中部分公共教育属性的物品,比如义务教育等,政府也需要加强管理,不能使其完全的转变为市场化的属性。

四、结语

在我国的实际社会发展中比较注重经济总量的提升,对于教育等公共事业的共同进步则比较忽视,在今后的发展中必须以政府为依托,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客观的关注其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然后进行多层面的可行性探究,提升我国的教育行政效率,使得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最大化的分配利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傅树京.公共教育管理体制探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8(03):94-97

[2]贺武华.公共教育改革中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取向与反思[J].教育研究,2009(09):79-85

[3]王雪茹.新公共管理理论与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J].邢台学院学报,2011(01):34-35+47

[4]褚卫中,褚宏启.“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当前公共教育管理改革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04):10

[5]王红,陈纯槿.解构与重构:从新公共管理视阈看公共教育管理新范式[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8):25

[6]李轶.公共管理范式下的教育行政创新[J].复旦教育论坛,2004(09):20

[7]肖海燕.论结构功能主义视角下的公共教育管理路径创新[J].当代教育科学,2014(04):01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分析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让科研经费回归正途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