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2016-03-05许丽萍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职生院校技能

许丽萍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实用型人才的基地,是社会各界所需人才的重要来源。然而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定位,而导致了相当一部分高职生,甚至是高职院校本身只重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最根本的大学之道——人格的塑造。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博大精深,是中国绵延五千年历史所沉淀下来的宝藏,它对于高职生提高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高职院校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刻不容缓、不容忽视的新的任务和挑战。

一、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一)学校追求“技高一筹”,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使高职毕业生能够为社会提供直接的服务。这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更多的从社会需求方面出发,去追求教育的经济实用属性,而忽视了教育的自然属性应该是从人的发展需求出发。

高职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形式,其目标也应该体现出教育的本质,也就是促进个体发展优先于社会需求,促进个体符合社会需求要建立在个体全面社会化的基础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应该从促进人类个体的发展出发,其培养目标应是促进人类生命个体的职业行动能力发展。实践也证明,这一培养目标也很好地促进了个体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进程。

《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也就是说,玉石只有经过琢磨,才能成为可以满足人们需求的器物,人也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这里的“道”指的不仅是知识技能上的“道”,而且更多的是指让学生们了解人生之道、社会之道、自然之道,从而把学生塑造“成器”,即成为一个真正的“有用之人”。

(二)学生追求“实用主义”,对传统文化热情不高

经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普遍兴趣不高。因为高职生录取分数线较低,一般在300分左右,所以学生本身基础较差,文学功底较薄弱,提起“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就是“古文、文言文、古诗词,这些我们都看不懂。”然后就是“学习这些有什么用?将来在工作中也用不到。”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就算是开设了有关传统文化的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没有什么积极性。同时,在高职生中“崇洋”思想严重,对于像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这样的“洋”节日,他们过得津津有味;但是对于中国的传统节日,比如端午节、重阳节、清明节等节日,他们关注的不过就是“过这个节放假吗”。在课余时间,他们往往会选择上网、恋爱,或者是看电影、视频等等。就算是现在网上也能找到像百家讲坛这样的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视频,学生看了,也只是想通过它们了解传统文化的大意,很少有学生愿意坐下来认真的深读原著。甚至会让一部分学生觉得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晦涩难懂,由此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望而生畏的心理。

(三)教师缺乏传统文化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直接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用传统优秀文化来影响学生的思想,首先教师要能够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身教胜于言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的世界观、品德、行为及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学生。

然而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中,高学历、高级能的教师很多,但是这些教师首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就不够。专业课老师会认为“我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知识技能”,极少会有在课堂上渗透哪怕是一点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而有些公共课教师采取的上课方式仍然和高中时期“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类似,上课就是简介作者生平,翻译文章,考试和作业也往往是写体会,写心得。这种情况下,学生更是没什么学习兴趣,往往是从网上直接复制粘贴应付了事。这就失去了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的意义。其次是教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够深入。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具有一桶水。”专业课教师本身对传统文化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这方面的知识就有所欠缺,所以在上课时也就完全意识不到或许可以渗透一点传统文化的知识。而公共课教师,在讲解传统文化时,往往照搬自己本科或者是研究生时学习的内容,理论偏多,指导实践的事例偏少,知识“满堂灌”,但是对于学生的接收能力和兴趣点了解不够,严肃有余,活泼不足。

二、加强高职院校传统教育的对策

(一)转变思想,重视传统教育的核心价值

什么是核心价值?就是无论外在的事物如何变迁,作为价值取向的核心却不会改变。要加强高职院校的传统教育,首先就要认识到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人格精神的塑造。

在经济飞速发展,对外交流日益频繁的现今,人们的思想受到的冲击也很大。尤其是对于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尚不稳定的大学生来说,这种外部环境更容易造成他们的茫然不知所措。如果放任自流,大学生就很有可能出现理想和信念缺失、人际关系失衡、道德标准低下、消费主义和虚无主义蔓延等问题。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教育所要塑造的成功的毕业生,不仅是具备能够适应具体社会分工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而且是要帮助学生建立人生信念,培养学生的文化信仰,奠定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超越知识和技能之上的一般性价值观念。在确立了这些核心的价值观之后,对于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也会有促进作用。德国哲学家费希特所说:“教育必须培育人的自我决定能力,不是首先要去传授知识和技能,而要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周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要求人们要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就算遇到再多的困难和坎坷,都要勇敢的去面对,不能迷失了方向。还有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就能够教育他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自身做起,先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素质,完善自我,然后去影响他人,奉献社会等等。从长远来看,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发展也极为必要。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往往忽略传统道德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功能,使得许多高职学生虽然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本领,却没有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传统美德,比如说尊敬师友、勤俭节约、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道德情操。而这些基本道德,则是涵盖了从处理人际关系到拥有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高职院校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传统教育的重要作用,从而把它放在一个核心价值的位置上来看待。

(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我们在与人接触时会发现,每个人身上都能反映出他的文化背景,这种文化背景的表现就是日常生活的言行举止中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和思维习惯。高职院校要做的就是把这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校园文化氛围,使人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完成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的自然形成,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若要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首先要合理安排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是学生接触传统文化的最基础也是最直接的途径,但是因为大专的学制只有三年,加上还有定岗实习的时间,因此在校学习理论课的时间本就不多,留给公共课的时间更是压缩再压缩。对于传统文化基础薄弱的高职生来说,每个星期一节的传统文化课对他们的影响力明显是不够的。其次要加强学生党团活动中的传统思想文化道德教育。我国的许多政策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都能从传统文化上找到映射,而党团活动相对于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灵活,学生思维也更加活跃,因此

他们也就更容易乐于接受这种形式,同时这样也有利于激发出他们在课余时间去关注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再次,要用多种形式来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中去。比如可以通过活动的形式: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传统服装模特秀等,或者是利用校园广播,甚至是建立网上的微博微信交流平台等等。只有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传统文化背景的人,我们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培养出只知道单纯的技能操作的“半人”,才能真正实现培养出有文化、有主体意识、有创造性的学生。

(三)建设一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教师队伍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要求教师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然而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教书”,也就是传授知识技能是学校的常规任务,同时也能很快的看到效果,即学生从“不会”到“会”,比较有成就感,也更容易建立评价机制;然而“育人”,也就是对人格塑造,一方面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另一方面短时间内也看不到成果,同时也很难建立评价机制,所以往往会被教师忽略。然而教师处在与学生接触最多、联系最紧密的教学第一线,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引导和灌输对学生的影响最大。这就要求教师本人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像孟子所说的:“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否则的话若是“以己昏昏”,又怎么能够“使人昭昭”呢?这就要求公共课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要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还要跟上时代的脉搏,汲取新的知识,做到以古鉴今,才能胜任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同时还要求学校更多的举办相关培训和讲座,使专业课教师也尽可能多的了解传统文化,以便把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专业课课堂教学中去。

高职生因为文化基础较薄弱,所以在学习时会表现出理论学习意愿不强,理论学习能力也较差。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充分了解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采取更生动活泼的讲述和多样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多讲一些经典背后的故事,用学生易于接受的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在给学生推荐传统文化经典书目时,循序渐进,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点入手,由浅入深的一步步的要求学生去读经典原著。

猜你喜欢

高职生院校技能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职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高职生开展电子竞技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职生的学习现状与改善措施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高职生换元积分法教学的探索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