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动漫《心里测量者》中关于理想世界的思考

2016-03-05陈倩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秩序动漫规则

陈倩

摘要:动漫《心理测量者》影片虚构数字化社会秩序,所有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方面倾向,都可以被计算数值化的计算,全剧在此秩序下的人们生活故事,来讨论人性与社会这个比较深刻话题,从而反映出日本人的理想中的社会秩序。本文就聚焦动漫《心理测量者》所虚构的数字化量化的社会中,所折射出的社会行为的特征,来阐释理想的契约模式法治的秩序。

关键词:日本;动漫;社会秩序;规则

社会秩序是国家规则与社会规则的集合,会通过人们在社会中的行为表现出来,也受到人们社会活动影响发生着深刻改变。这种秩序具有着一致性、连续性和固定性,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尊崇、彼此遵守的,在一段时间内稳定指导推进人们活动的,并可以固定地维持社会中混乱因素,从而维持秩序固定。

动漫《心理测量者》,就是通过虚构的数字化社会秩序,反映出在一个数值化秩序良好的社会中,人类行为均具有可预测性,一切心理状态和性格模式都可被推测出预测,人与人之间合作成为了可能,人只要按照秩序行动,就不会受到伤害,一切可能引发伤害的行为,都可以被提前预知,一系列预防犯罪、声张正义的故事就此发生了。由此,动漫《心理测量者》不仅推出了两季,从多角度对于观众产生了冲击,在不同群体当中赢得了很高人气。其《剧场版 心理测量者》也在“2015年剧场版动画期待榜”的排名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心理测量者》中对于社会秩序的架构

社会秩序在人类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营造一个正确的社会秩序,在整个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预防混乱、维护安全的重要作用,可以有效避免社会失序而崩溃。动漫《心理测量者》所构建的就是一个数字化理想社会秩序,体现出了作者对于末世反乌托邦的价值理念,从而呈现出一个理想化社会中的美好状态。

(一)数指量化的社会架构

《心理测量者》是由noitaminA频道企划、Production I.G负责制作的TV动画。本作架空于近未来乌托邦式的日本,整个社会受到“希伯尔先知系统”的管理。在每个人类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倾向都能以数值衡量的这个时代,罪犯与潜在犯罪者也以数值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既使没有犯罪,只要其数值超过定值的人也是会被列为潜在犯,从而受到法律的制裁。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倾向都能被数值化分析,而系统分析出的犯罪数值可以确定“潜在犯”——一种有罪推定的嫌疑人。

在《心理测量者》故事的设定和结构,同在系统监视下的公安局刑事科第一分队的成员,在处理案件时一步步地发觉和探索管理人类这些数值的系统的真面目发生的故事。那么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人们直接生活在一个数值量化的社会架构之中,所有的人们的行为、心理都被数字化锁定。由此,整个作品中公安局刑事课第一分队的主人公,将为了社会的治安管理而不断执行任务。这群主人公在预防犯罪、维护正义的道路上,不断对于违反社会秩序的行为或者倾向,予以纠正。同时,配合上人与人之间行为故事的丰富剧情,丰富多样的人物个性,开播之后就赢得了大批粉丝的支持,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理想化社会秩序下,人们生活形态的思考。

(二)末世反乌托邦的价值理念

在《心理测量者》中的“希伯尔先知系统”的管理,可以将每个人类的心理状态和个性倾向,进行数值化的衡量。在《心理测量者》中执法者们,可以通过对人们的性情进行洞悉,分析出可能违法社会秩序的行为发生或行为倾向。这就体现出对于理想化社会秩序中的末世反乌托邦的价值理念,也就是建立在“希伯尔先知系统”的核心基础上,对未成为既定事实的犯罪可能性,是否足够给人定罪并施加惩罚的哲学反思。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是空虚的,人不再需要彼此。无论是什么才能,都找到替补,无论是什么关系,都能够被取代,对这样的世界,我已经厌倦了。

可到底是为什么呢,被除你之外的人杀死的场景。我无论如何都无法想像。呐...狡啮...你怎么想,在这之后,你能找到取代我的人吗?——槙岛圣护

《心理测量者》

在《心理测量者》中,可以看到人的自由和生命,都是建立在有预知能力的希伯尔先知系统上。任何具备了犯罪倾向的情况,都会不由分说给予隔离或监控。在这种已有的理想化的社会秩序下,人的自由和生命建立在已有社会秩序规则上,潜在犯罪、倾向犯罪都没有任何申辩的机会,会遭到直接射杀。所有的价值观念,都是建立在末世反乌托邦;即使是起了任何冲突,最终处理结果都是建立在末世反乌托邦的价值理念的。

(三)社会秩序的理想状态

《心理测量者》借助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值化秩序系统,基于数值可靠的基础上,人的特性被降格为一个冷冰冰的犯罪系数,也就是反乌托邦理想社会秩序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比较设定判定犯罪的依据,法理诘问成为为既定事实的犯罪,可以给予施加惩罚的定罪。希伯尔先知系统,的确可能遭到第三方势力的篡改,而给出偏离事实的结论,即便得到了修正,谁能保证将来不出其他的差错。这种理想社会秩序,并不算上光明的未来。

笛卡尔说过,无法下决定的人,要么是欲望太大,要么是悟性不足。

——槙岛圣护《心理测量者》

日本是亚洲国家中,具有反乌托邦与末世后世界观的国家。但凡科幻作品,总要捎带上类似的社会形态,这跟日本的群体危机心理应该密不可分,也是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秩序的哲学思考。《心理测量者》里在数值化社会秩序上的人类行为,并用符号来消弭人格的描述,让作品带上了对于理想社会秩序的反思。正如现代英雄救世大片一般,《心理测量者》在这些哲学反思背后,所反映出的颓废厌世的黑色电影气质,提出了理想社会秩序模型下,系统健全与否,人类的独特个性、缺乏人文关怀、过于冷漠秩序,将科技反思主义与理想悲观主义元素,带入了整个作品之中,从而折射出人性晦暗回天无力的无奈喟叹。

二、《心理测量者》中对于社会秩序的特征

(一)固定化社会秩序

《心理测量者》构建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方面倾向可以被计算数值化的世界。所有的监控摄像头都已经被升级和联网到一体,通过监视人类的色相浑浊程度和声音、视频等信息用来计算人类的每个心理状态和个性倾向所衡量的值。这些被定格的冰冷数字,它被用作判定人们的思想应有心理测量者状态、个人精神本身。通过计算这些数值,系统可以自主断定一个人最理想的工作,感情,心理压力,甚至犯罪意图。

“明明是既无法制裁恶人,也不能保护良民的法律,为什么你还要如此维护这样的法律呢?”

“不是法律去保护人,而是人去遵守法律。古往今来,憎恨罪恶,谋求人生正道的人们的心意,积累起来变成了今天的法律,法律不是条款也不是系统,而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脆弱而不可替代的心意,相比愤怒与憎恨,这种心意总是脆弱得不堪一击。所以,为了不让力求创造更好世界的故人们的祈愿化为泡影,我必须坚持维护到底,绝不能放弃!”

《心理测量者》

心理测量者,这个动画主要是探讨人性与社会这个比较灰暗的话题,也侧面反映出了在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倾向都能被数值化的未来。所有的感情、欲望、社会病态心理倾向等全部被记录并管理,以一种相对固定形态存在。这种相对固定化的社会秩序,可能符合所有科学逻辑的要求,却恰恰忽略了人类的独特个性,从而出现了缺乏人文关怀,变成为一个数值化冷漠秩序的过于理想状态。

(二)宿命化的人生道路

在《心理测量者》构建下数值化世界中,所有人们都以数值化“好的人生”作为目标,竭力于数值性地实现它,每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呈现出一种固定格式的宿命化。为让大众达到“理想的人生”这个指标,人们实现这些数值就变得非常积极,所有人生目标都是围绕着这种宿命化的数值在努力。人在直面恐惧的时候,自身的灵魂将会受到考验。降生于这世界,究竟有何所求,要成何事,其本性会暴露无遗。

——槙岛圣护《心理测量者》

在《心理测量者》所构建的数值化世界中,有关犯罪的数值,也就是“犯罪指数”也会被测量,当然犯罪者亦是如此。因此,人们需要不断地保证自己的指数在正常范围,否则会被系统认为是潜在犯,将会被”矫正”。

人类可以通过内心的阴暗面,正视到隐藏在内心的残暴性,从而能培养出制约它们的良知、理性和善意

《心理测量者》

在理想化的秩序中,执法者和被执行者都是一样的。在监视下维持治安的工作的刑警被分为抓捕犯人们的行动部队“执行官”、以及监视指挥执行官们的“监视官”一起合作执行任务。优秀的“执行官”自身就有着相当高的犯罪系数,从矫正设施挑选出来除了当执行官别无其他选择,但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够接近犯罪根源。因为“执行官”也有着可能孕育成犯罪者的危险倾向,所以就需要对搜查行动有着冷静的判断力的精英“监视官”来监视。

(三)被妥协的爱恨交织

在《心理测量者》构建下数值化世界中,所有感情,欲望,社会病态的心理倾向全部被记录管理。大众们将“好的人生”作为目标,于是出现了实实在在的数值。人类的“心”的存在方式作为判定个人的灵魂本身的基准,而被使用的这种测算值衡量的人们,习惯将其通称为“Psycho—Pass”,恰如一场人生游戏。

我可是发自内心地爱着这一名为人生的游戏。所以,无论何时,我也要以玩家的身份继续下去。

——槙岛圣护《心理测量者》

人之所以为人正是因为有别于机器的千篇一律,可是《心理测量者》构建下数值化世界系统中,所要规范的恰是最丰富多彩的人类心理,系统产生的初衷就是为了营造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却由于人类的爱横交织特点,个性差异因素,而产生了许多未设想到的偏差,由此才会有了圣护的存在。

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无视。如果不感兴趣的话,就不会故意去杀害或者伤害对方。

——槙岛圣护《心理测量者》

当故事中安全局刑事课第一分队的成员各怀想法,虽然发现自己的所作所为常常会与真正的正义相悖却不得不在监视下继续执行任务。同时在处理案件时正在一步步地发觉和探索管理人类这些数值的系统——Sibyl System的真面目。而圣护的存在,则是对这个系统的最大的讽刺。

当你注视着黑暗的时候,黑暗也在注视着你.

——狡啮慎也《心理测量者》

终于放弃了虚伪的正义,手握真正的杀意了吗?

《心理测量者》

三、日本社会的理想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是国家治理方式和社会交往规则相互作用的结果。《心理测量者》借助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值化秩序系统,将《心理测量者》借助一个虚无缥缈的数值化秩序系统构建出来。

这种结合规则和习俗,以价值观为导向,来生成调整社会行为的秩序体系,能够较好地调整规范人们的行为,让社会个体与社会目标上形成良性互动。

《心理测量者》构建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方面倾向可以被计算数值化的世界。从《心理测量者》中,可以看到日本人追求的所谓的“理想社会秩序”。深入分析这个理想主义的社会秩序,可以发现这与日本历史发展及现实社会有着密切关系。在古代,日本等东亚国家都是处于一种封建统计的人治模式。

日本是通过明治革新后,对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从而让日本逐步走上了西方社会发展道路,也逐步走上了现代化法治建设道路。所有说,日本法治道路,是在人治道路基础上,潜意识中所有的规则必须在国家规则和约定规则的集合体上发展演变。也就是说,理想化的社会秩序,就是通过有形外在地强制性地使人服从,也是在习惯和社会舆论的指引下行动。这恰如《心理测量者》构建下数值化世界中,所产生的相对固定化的社会秩序。

日本通过了明治维新改革,走上了现代化和西方化的道路,一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奇迹,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速度和水平甚至超越了东方。在日本这种不同于西方契约模式的社会秩序下,许多社会秩序都是基于法律规定和价值观的共同作用下,人们对于以数值化“好的人生”作为目标,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来发展经济。这种发展模式,被许多儒家学者,称为“关系资本主义”。每一个社会秩序模式,都有其存在必然性,也与其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关键是看与现实社会需求能否契合。

社会秩序模式本身不存在优劣,关键是看是否能和具体的现实社会基础契合。《心理测量者》构建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性格方面倾向可以被计算数值化的世界,恰恰与日本社会基于法律规定和价值观的社会基础契合,与将数值化“好的人生”作为目标的价值追求相同,在两种力量的作用过程中,形成了法治下的关系模式,从而发挥优化配置社会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秩序作用。

同时,从《心理测量者》数值化秩序系统的千篇一律中可以看到,对于反乌托邦理想社会秩序状态的哲学反思。来自于固有数值化的秩序体系下面,也可以出现偏离事实的结论,即便得到了修正,谁能保证将来不出其他的差错。这种理想社会秩序,并不算上光明的未来。由此,社会秩序的构建中,要注重丰富多彩的人类心理,多样化个性差异因素,减少缺乏人文关怀的固有格式,也成为了构建理想社会秩序状态中所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这些被定格的社会秩序,应当充分判定人们思想、心理状态、精神本身等多方面人文因素,从而发挥理想社会秩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英.日本明治中期的国粹主义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2]唐向红.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4

[3]马千里.冷战后日本大战略调整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3

[4]程文明.日本“大国化”[D].东北师范大学,2013

[5]李含.近代日本和平思想的发展轨迹[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

[6]张明.试析日本文化特性及其对当代中日关系的影响[D].山西大学,2013

[7]万书言.浅谈日本的特色文化[J].大众文艺.2014(19):77-78

[8]刘利华.试论影响当前中日关系的文化与心理因素[J].东南亚研究.2014(04):9-10

[9]林晓光.关于日本历史基本情况与几点思考[J].和平与发展.2014(04):12-13

[10]贾华.对日本文化双重结构的思考[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1):44-45

[11]张杰.日语敬语对人际关系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3(12):173-174.

[12]李双.日本耻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4.

[13]李钟善.日本风俗习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02):127-128.

[14]王宇.社会秩序与公民道德研究[J].才智,2014(10):44-45.

[15]李浩淼.动漫《心理测量者》主题思想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02):99-100.

猜你喜欢

社会秩序动漫规则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刑法中意志自由论之提倡
动漫二次元
锋绘动漫
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视域下我国社会秩序危机及其重建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民间社会规范对社区秩序的构建意义
开口笑
锋绘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