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校音乐教育在新形势下的转型

2016-03-05梁祝宇帆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新形势转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外的音乐教育不仅在教育新思维、新理念上面临着挑战,与此同时,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也要发生转型。高校音乐教育急需从单一的技能知识教育模式转向创造性的情感教育,还需从全盘西化的教学模式向多元并举的方向转型,关注课程文化,进一步深度挖掘音乐课程深层文化的底蕴。在艺术实践中充分运用科学的科研思路,向整合优化的总目标转型,高校的音乐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在高校音乐教育观念转型的过程中是有许多问题值得思考的。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新形势;转型

一、知识技能教育向情感教育转型

高校音乐教育在现阶段的发展中,过度重视“量化”的知识技能积累,忽视了在艺术实践和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所产生的创新思维和情感沟通,所以音乐教育的脚步仍然停留在知识技能的教育观念的层面上,导致在教学过程中音乐知识僵硬化、技能匠化、模仿多创新少、过于单一、口传大于心授。想要高校音乐教育能更好更快的转型,必须要打破单一的知识技能传授,与世界音乐教育观念及时接轨,把音乐教育向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综合、创造性的情感教育、价值体验的方向转型。

高校音乐教育的转型首先要注重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高校音乐教育过程中双方互动的创作性过程,积极鼓励音乐创作性思维,以此来提升它在音乐教学与艺术实践中的地位。创作性思维是人们意识中的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留有更多的创造空间,让学生用创作性的意识贯穿自身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之中,要多鼓励学生无拘无束的自行处理演绎,因为二度创作的过程是具有即兴改变的意义。其次高校音乐教育要注重创造性情感教育向内动力审美的转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要重视提高创作音乐美的能力,不断提升欣赏和品鉴音乐的能力,当然转型的过程需要通过音乐心理学、音乐美学、授课方式、授课内容的改革。教师只有唤醒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主动积极的走进音乐、接受音乐,才能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从而发挥教师在音乐传授过程中的最大动力,要让创新思维、审美能力作为音乐基本功的重要部分进行培养,让学生在精神世界和感情世界中充分的感知音乐的情感体验。第三还要注重创新意识的发挥。创新意识是建立在专业知识技能和个人素养综合能力的基础之上,所以在创新意识发挥之前要保证学生具有消化音乐知识的能力,强化学生对专业的实用性、记忆性,只有掌握了技术理论知识,才能在创新过程中得到深刻理解。

二、从西方化教学模式向多元并举方向转型

高校的音乐教学是建立在西化的基础上,我们从音乐技术理论课程的设置上就能清晰可见,从而确立了西方在国内的话语权,由于音乐教育的基底西化,破坏力多元文化的本质,使得我国的音乐教育对价值取向上失去平等性。现如今想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高校音乐教育的母语回归的视角上,突破全盘西化的高校音乐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融合我国民族音乐技术和理论,从而打破单一的教学内容和格局,主力培养学生对世界文化差异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寻找中西音乐的共同基础,使得多元教学在高校乐坛上获得并举。要突破西方的教学模式,使得高校音乐教育具备多元性,必须彻头彻尾告别我国师生对中国乐理不识、不懂的现状,教师要从教学内容上把握两种不同形态的音乐知识教授,培养双方的综合多元乐感,用多元兼收的理念改革高校音乐课程,广泛涉猎我国以及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在继承前人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同时,极大的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创作跨世界的多元并举的音乐教育环境,用多元的精神理念和思维,来改变高校音乐教育中单一的全盘西化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和构建合理的高校音乐课程体系。

三、从匠化教学方式向艺文并举的方向转型

艺文并举中的“艺”是指教学中的音乐表现手段、能力和知识,“文”是音乐的人文知识和姊妹艺术。在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中,长期以来都是急功近利,更多时候是重技轻艺、重技轻文的,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艺文分离,也就是现存的匠化教学模式,要改变现状必须达到艺文并举的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转型,一是关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文化,深度挖掘音乐课程和非音乐接触中的内蕴文化。二是建立高校音乐教育的人文理念,突破匠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三是扭转知识结构上的失衡现象,对学生的培养要协调发展。四是改变高校现有的教学指导思想中“艺”与“技”的关系,不仅要注重音乐技术的表现作用,还要注重音乐理论成果对技术发展的深刻影响。五是精英教学定位的改革,不仅要在学习内容上越学越专,还要对课程越分越细。六是改变非艺术化和素质化的音乐教学现状,从不同视角制定高校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

四、从共性化教学观念向个性化方向转型

高校音乐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对于单一共性化的音乐教育观念而言,只重视了技能的培养,忽略了素质的提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很少一部分会尊重学生的学习感受,大部分都是以灌输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授课。目前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不论从音乐课程设置上还是教学大纲的确定上很少凸显学生个性的内容,这样的教育现象是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和想象力,阻碍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个性的发展空间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音乐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所以必须要把课堂的中心转移,建立在学生的个性基础之上,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方向,把培养学生个性的教育理念放在中心位置,对于课程的设置,也要有不同类型课程的编排,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也要与课程设置相协调。教学内容要突破他人的知识和经验范畴,与具有个性特征的课外音乐活动相结合,将学生的专业和非专业的个性经验和生活运用到教学之中,从而促进高校音乐课程内容向生活实践回归。

五、结语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受到西方音乐教育体系的影响,对其全盘接受,高校的音乐教育忽视了教育过程中“育人”的理解和借鉴。音乐教育不是音乐家的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应该贯穿于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始终,因此高校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对音乐艺术学习的手段培养高素质、高水准的全面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秦润明.高校音乐教育学核心课程构建的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4

[2]梁丽.音乐发展与高校音乐教育[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13

[3]管建华.21世纪主潮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梁祝宇帆,女,硕士研究生,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高校音乐教育新形势转型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基于MOOC的高校音乐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浅析流行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高校音乐教育与我国传统音乐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