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居空间中座椅的人文关怀

2016-03-05郭妮莎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座椅人文关怀

摘要:本文通过对座椅设计的意义、人与座椅间的联系以及人机工程学的应用等因素的考虑,探讨了在家居空间中在座椅设计上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对现代家居座椅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家居空间;座椅;人文关怀;人体工程学

座椅,是具有坐面并且带有靠背可以倚靠的坐具,有时还会设有扶手。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与人类的关系相当密切,它是家居空间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芬兰的设计师塔佩瓦拉(Ilmari Tapiovaara)曾经说:“椅子的设计是任何室内设计的开端.”座椅是坐具中主要的代表形式,虽然它看起来很简单,但却是家具设计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门类,能解决好座椅的问题,其他家具也能轻而易举的得到解决。

一、人与家居座椅设计的关系

自古以来,我国造物就遵循着“人为物本,物因人用”的原则,人在造物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与物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是设法建立一种人性化的和谐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人与物之间互换的感受,进而达到“天人合一,道器合一”的造物思想。对于座椅来说,首先要充分考虑使用者“坐”这种行为状态,也就是说要坐在座椅上,人体各个部分的活动范围,自然的摆放方式,以及舒适性等客观因素都要进行思考,座椅的设计最大程度的顺应人的自然状态。伴随着大众生活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座椅需要的不仅仅是满足“坐”行为的功能要求,而其精神情感也不容忽视。在某种情况下,一个具体的坐行为是人的心理活动外化的表现,能体现出使用者的心理感受和需要。

在现代社会,人们大部分的状态都离不开座椅,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每天有很多时间在座椅上度过。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传播迅速,各种新兴的信息传播工具接踵而来,人们的生活方式渐渐发生了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出现“宅男”、“宅女”这种生活状态,家居空间成了他们最主要的活动场所,人们对座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发展到今天座椅已成为一种家居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居室空间中的装饰品、调味品。

总之家居座椅设计要符合人体工学设计原则,在座椅设计过程时必须充分理解人体的坐态的生理特征,以便让使用者体验到最好的状态。同时也要美观,让座的人身心愉悦。家居空间中的座椅应该遵循人体工程学的基本准则,并且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设计出既有合理舒适的座椅尺度又有合适的空间距离,为受众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和更好的心理感受,大大增加其便捷性和安全性。

二、座椅人文关怀的理论依据——人体工程学

(一)人体工程学定义和应用

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又叫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效学,它是20 世纪 40 年代后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运用系统工程科学的观点分析研究人、机具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各组成部分在家庭工作中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的学科。人体工程学的应用使设计操作省力方便、符合人的身心活动要求,让人在使用产品时获得安全、健康、高效能和舒适的感受提供科学的理论和依据。

人机工程学在最初常见于机器制造和产品加工等方面,现在逐渐在家具和建筑的设计领域得到发展,在室内空间中,座椅设计方面也遵循了人机工程学的原理。一个好的座椅不仅能放松使用者身心,缓解压力和疲劳,并且还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现代座椅越来越讲究舒适性,而人体工程学的引用能使座椅到方便、舒服、安全、美观、实用之目的。

(二)人机工程学在家居坐具中的运用

在室内空间中,人机工程学不仅尽力追求高效率、安全性、舒适性。此外还同美学、技术相结合,达到功能美、结构美、造型美等方面的统一。所以座椅设计中的的尺度,造型、功能、色彩及其材质都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心理尺度及人体各部分的活动规律,以便达到设计最终目的。

1.功能

家具不同于单纯艺术品,作为日常的生活用品,是应当具有实实在在的功能。而座椅是用来支持人体的家具,它的基本功能支撑这人们的各种坐姿,容纳人的身体。早在四千多年前,椅子在古代是地位的象征和宗教的装饰物,人们重视椅子象征性的形式美,而很少对椅子功能进行科学的研究。然而今天,椅子的象征性渐渐退化,但是它 “坐”这一功能在并没有什么改变。人们开始更注意它的舒适性等方面功能。座椅功能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基本的能坐的使用功能。二是功能的延展: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现代人对座椅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功能的设计还要从使用者精神愉悦,形式上由座椅的内涵向外发散有了新的变化,使座椅不仅是具有基本坐的功能,它在有些时候功能可以转换为卧具,沙发。例如新式的仿生设计柿子沙发,可以当作坐具亦可作为陈设用品,因其可爱的水果造型同时也成为小孩的玩具,三是以人体工程学为基础的舒适性设计。对不同类型的椅子一般按其功能要求设计成不同的舒适性要求,例如现代办公椅的设计,在明确现代人办公的各种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进行设计和开发,从而降低疲劳和提高舒适度。而休闲椅的主要目的在于放松身心、缓解疲劳。在进行功能设计时,应注意能使人的关节、肌肉等部分放松,使人体的姿势能自然摆放,使人体重量分部各处均匀。休闲椅不仅靠座面承受体重,同时亦应使其靠背向后倾斜,以承担部分体重。

2.色彩

色彩的运用同样是以人为本,人性化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色彩能很好的捕捉人们视线,吸引人们注意,是感官中最先影响人的是视觉感受。充分利用色彩关系,形成一定的韵律感和节奏感,借助座具这一产品传递出一种情感,从而达到吸引和感染消费者的目的。座椅色彩运用的好,可以使造型中的某些不足得到协调或弥补,让整个设计更加完善。相反,如果座椅的色彩处理不协调,不仅破坏了座椅的功能和美,并且影响受众的情绪,甚至影响到其心情态度。

座椅中的色彩设计还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环境下的功能特性,以及不同人群对不同色彩的喜好。家居坐具设计形式多样,色彩也是绚丽多彩,不同的室内风格配以不同色彩的家居坐具。但是大多家居空间多体现温馨祥和的气氛,家居坐具的色彩也多以暖色为主再配以柔软的材质。相对比之下,办公坐具多以正式的黑色为主。色彩的冷暖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反应,所以家具空间中的座椅设计也必须考虑到色彩的协调。

3.造型

现代人不再只纯粹的地注重座椅物质功能的体现。而是更加关注座椅的外在造型之美。造型设计是指物体外观形式中所表现的轮廓、线形等视觉语言,简单的说是物体的形象。设计的本质和属性必须通过外在造型得以明确化、实体化。座椅设计中造型是在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前提下,运用当代美学原理及对传统结构家具进行传承和创新,充分利用各种有机曲线和几何图形来设计出舒适、美观的家具。丹麦著名设计师凯·保杰森曾经说过:“让线条带有一丝微笑”说明了设计作品中注重造型和人性化的真谛。如果细细品味,在众多的座椅中能体现造型“人文关怀”的设计。比如阿尔瓦·阿图的球椅,外观造型十分具有趣味性。还有意大利家具设计师扎维·沃根于 80 年代设计的 Bra 椅子,虽然还是运用了传统椅子的结构形式,但椅背却运用了设计柔软的材质而富有曲线美的女性形体造型,人坐上去之后有特别的感觉,让人浮想联翩,体现了家具设计中的情感因素。

4.材料

座椅的材料使用是随着科技的进步而日益广泛的。今天,使用到椅子上较多的材料有木材、金属材料,塑料,竹藤,玻璃及其他各种具有一定强度的自然材料、人工合成材料等。充满“人文关怀”的设计理念的人性化家具设计中,用材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采用环保材料,注重人的健康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就座椅设计而言,应尽量利用天然、无毒无害的材料、辅料和五金构件和拼接手段,将可能产生的材料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比如芬兰著名建筑家具设计师阿尔瓦·阿图,在他的设计中,采用大量的自然材料,尤其是芬兰盛产的木材,使人倍感温暖,与现代钢管家具相比拉进了人与家具的距离。

5.尺寸

坐具的尺寸无疑对人体就坐时的舒适程度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座椅设计中,尺寸与尺度是最核心和最根本的要素。座椅的设计与人体尺寸和坐姿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种休息放松的家居必定要适合人的尺度,人体尺度这个方面主要分析座椅中座高、座宽、座深、座背、扶手、倾斜角度这样要素的数据分析,以达到人体最满意的舒适度。此外作为家居空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定要与其他家居大小协调,适合整个大的空间环境的尺度要求。

三、结语

家居空间中人体工程学在座椅中的应用,只有加入了人体工程学的考虑,设计出来的座椅乃至家居才能非常人性化。能与人们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所追求的的需求相符合。从而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人—机—环境三者相互之间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李军伟.对家具人性化设计的探讨[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2(04):44-47.

[2]田炜.高校座椅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

[3]傅吉全.古典家具设计中的“人文关怀”[J].装饰,2009(01):83-85.

[4]苏 胜.基于人机工程学的座椅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9(28).

[5]刘文金,唐立华.当代家具设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池诗伟.现代座椅设计中的“人机关怀”[J].中国包装工业,2013(10).

[7]蒋兰.基于坐行为的坐具设计解析[J].包装工程,2012(02):31-35.

作者简介:郭妮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艺术设计专业。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猜你喜欢

座椅人文关怀
公交车上的座椅
安全出行必不可少 儿童座椅如何选择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是预防工伤事故的重要手段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座椅秒变车锁的自行车
你愿意变成伞还是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