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迷雾中寻找爱情

2016-03-05李睿林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梦境现实

摘要: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1910-1980)是二十世纪智利一位杰出的超现实主义作家。25岁时,发表了处女作《最后的雾》,用诗一般的语言勾画出一个神秘的梦幻世界。本篇论文试图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角度,对邦巴尔的作品进行文本解读,将作者的个人经历与书中主人公的体验进行对比分析,探寻梦境的由来、意义以及该梦境所反映的女主人公的心理特征。

关键词:梦境;现实;超现实主义;精神分析法;邦巴尔;《最后的雾》

一、邦巴尔与《最后的雾》

智利女作家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1910-1980)出生于海滨美丽的旅游城市比里亚德尔马尔,(意思是“海上葡萄园”)。[1]她从小就展现出文学的天赋,5岁读报,8岁作诗,尽管作品数量稀少,但毫不妨碍她在整个二十世纪的文坛上留下自己的印记。智利文学界认为,从文学艺术水平上来讲,只有邦巴尔才能与米斯特拉尔(拉丁美洲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诗人)比肩。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可以从邦巴尔接触的作家朋友中了解到她的文学造诣。聂鲁达曾盛赞邦巴尔,他说:“如果能够和一个女人正经八百地谈文学,这个女人就是邦巴尔”。[2]邦巴尔25岁时,发表了处女作《最后的雾》,受到米斯特拉尔的极高评价。28岁时发表《穿裹尸衣的女人》,使她的声誉更高。她发表作品时,连博尔赫斯都前来为她站脚助威。这些朋友无一不是拉美文坛上极富盛名的一批作家。

邦巴尔是拉丁美洲超现实主义早期的代表作家,她的《最后的雾》属于梦幻时期的作品,写的是一个少妇,由于婚姻的不幸,感觉不到被爱,长期的性压抑让她把自己在梦中得到的爱情当做现实,以一次梦境作为自己精神生活的支柱。然而,梦醒了,精神支柱也垮了。在这部作品中,邦巴尔打破了梦幻与现实的界线,营造了一个似梦非梦的美妙境界。与现实主义其他类似作品相比,《最后的雾》写得一点儿也不晦涩难懂,相反,是一首美轮美奂的散文诗。佩德罗·甘道尔夫这样评价该部作品:“……尽管岁月流逝,这部作品却丝毫未失掉其魔力与深刻。”[3]卡米洛·马克斯也认为,邦巴尔通过对一个被疯狂、梦境和死亡包围的女性形象的细致刻画,完成了一部完美感人的作品。[4]

艺术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往往离不开作者的生活经历。邦巴尔于1910年出生于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她的一生先后在比里亚德尔马尔、智利圣地亚哥、布宜诺斯艾利斯、巴黎和华盛顿度过。她家境富裕,从小受到良好教育。但是9岁时父亲去世,于是她母亲带着她和两个双胞胎妹妹去往巴黎。父亲的离去让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死亡,从那时起,孤独总是伴随着她。与她的两个双胞胎妹妹相比,邦巴尔更加内心敏感,因此父亲更加宠爱她,但她也因此招来了两个妹妹的嫉妒与嘲讽。她在巴黎上完大学二年级后,于1931年回到智利。她一回国就刻骨铭心地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她本人在多年后曾说,我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不幸的人,因为他不爱我。这段毫无结果的爱情最终逼得她朝自己的肩膀开了一枪。这以后,她来到布宜诺斯艾利斯,接触到了许多拉丁美洲文坛上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家。她曾一度回到智利,却发现她原来的情人过得很幸福,不禁悲愤交加,朝着昔日的情人开了一枪,幸好没出人命,当时又有许多人声援她,她蹲了几个月的监狱后获释,仓皇离开智利,先后在阿根廷和美国生活。后来她的婚姻与家庭生活一直不幸,她曾向好友坦白,“他毁了我的人生,但我还是忘不了他。”[5]邦巴尔在美国生活了30年后再度回到智利,回到她的故乡,比里亚德尔马尔,在那儿度过了她一生最后的一段时光。直到1980年,她像70年前来时那样孤独地走了,没有丈夫、没有女儿、没有家庭。

二、潜意识与梦境

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理论,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科医生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立。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精神分析理论又称为精神分析法,是通过自由联想、移情、对梦和失误的解释等来治疗和克服婴儿期的动机冲突带来的影响的一种方法。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前意识是指能够进入意识中的经验;潜意识则是指不能进入或很难进入意识中的经验,它包括原始的本能冲动和欲望,特别是性的欲望。[6]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是:意识只是前意识的一部分,二者虽有界限,但不是不可逾越的;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者“稽查者”的角色,严防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则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进入意识中。[7]而且他认为,潜意识的心理虽然不为人们所觉察,但却支配着人的一生。精神分析法最初作为一种心理疗法被用于治疗心理疾病,后来,随着心理学的巨大发展,这种研究方法渐渐开始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应用于其他学科的研究,比如文学。

在《最后的雾》中,邦巴尔编制了一个神秘的梦境,在这部不到四十页的作品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和大量篇幅用于勾画主人公的梦境与幻想,探索女性隐秘神奇的潜意识世界。这为我们从心理分析的角度来阐释本部作品,并探寻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能。弗洛伊德认为,梦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压抑的欲望(潜意识的情欲伪装的满足)。梦的本质是潜意识愿望的曲折表达,是被压抑的潜意识欲望伪装的、象征性的满足。在邦巴尔的作品中时常可以看到爱情和力比多这样的词语,还有许多关于女性对性的渴望以及许多性爱的细致描写。弗洛伊德在他的《诗人与白日梦》中这样写道,“我们可以肯定一个幸福的人从来不会幻想,幻想只发生在愿望得不到满足的人身上。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幻想都是一个愿望的满足,都是一次对令人不能满足的现实的校正。”[8]邦巴尔笔下的女主人公正是由于现实生活的不幸,甘愿沉浸在自己的梦境和幻想中,远离现实世界的一切。

除了性,爱情也是邦巴尔作品另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她的生活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她始终未能得到那份她追寻一生的爱情。孤独、不幸、痛苦以及对爱的渴望既是她自己的人生写照,也是《最后的雾》中女主人公的悲惨境遇。主人公在书中甚至没有名字,只是用“那个女人”来代指。她空有一颗诗意浪漫的心,却被丈夫的冷漠囚禁于孤独之中。只有爱情能够温暖和抚慰她:“我唯一的愿望就是能够独身一人去做梦,随心所以地做梦,我有太多事情要去幻想!”[9]对爱情的信仰是她的精神支柱,也是她一生不懈的追求。哪怕时间流逝,青春不再,只要有爱,人生就还有意义。但这趟爱情冒险最终还是结束了,丈夫的一句质疑打碎了支撑她一生的美好梦境,梦醒了,周围是那个弥漫着薄雾的陌生世界,一切都凝滞了。

三、“她”的内心世界

显而易见,人生的不幸让邦巴尔逃离现实,隐藏在她的文学世界中,而她又用自己的文字在小说中塑造了另一个“邦巴尔”——那个女人。我们暂且称做“她”,一个和邦巴尔同样不幸的女性角色。为了寻求爱情,满足被爱的需求,她在梦和幻想中创造了一个爱人,并和他一同“生活”了数十年。她的一生是追寻爱情的一生,但这场寻爱之旅却恰恰反衬出她生活中的孤独、悲伤、痛苦和绝望。她多么希望人生如梦,梦如人生!

【参考文献】

[1]段若川.遭贬谪的缪斯——玛利亚·路易莎·邦巴尔[M].河南: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3-第132页

[2]“María Luisa Bombal:la abeja de fuego”,Waldemar Verdugo Fuentes,Revista Vogue-México,2005.

[3]“María Luisa Bombal y las claves de La última niebla”,Lucía Guerra,Revista El Mercurio,26 de septiembre de 2010.

[4]”Todos los muertos que queremos,están vivos”,María Teresa Cárdenas,El Mercurio,15 de septiembre de 1991.

[5]“Historia de María Luisa Bombal”,Marcelo Simonetti,Revista El Mercurio,26 de mayo 2001.

[6][7][奥]弗洛伊德.梦的释义.张燕云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362

[8][奥]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性爱与文明.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62

[9]La última niebla,María Luisa Bombal,Editorial Nacimiento,Santiago,Chile,1935.

作者简介:李睿林,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部2013级西班牙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

猜你喜欢

超现实主义梦境现实
漫画:现实背后(上)
漫画:现实背后(下)
绝美海滩
梦境
白昼之月
行走的贾科梅蒂
浅析痖弦诗歌中的超现实主义特点
浅析《总统先生》超现实主义影响下的社会现实描写
7 Sci—Fi Hacks That Are Now a Reality 当黑客技术照进现实
在雕塑.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