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画与时间

2016-03-05贾小鸽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时间

摘要:“西方画是写实的,是以时间、光线为基准要求准确无误地为实描写客观景物,而中国画则完全不同,它不考虑时间、光线等因素,以画家主观意志为主导与描写自然景物,表达画家的思想感情,心中的意境”。[1]

关键词:时间;中国绘画;西方绘画

我认为从绘画作品中能看出是一天中的那个时光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中国的绘画主要是画在纸和绢上的,按照使用的材料和表现的方法可分为工笔、写意等,从工笔人物和工笔花鸟绘画作品中,简单从背景,我们是很难判断出所处的是一天中的那个时光。因为,所有的绘画主题都是被底色(背景色)所衬托,只能根据画面内容来判断是那个季节或是那个时刻,如工笔花鸟:《碧桃图》绢本设色,我们可以判断出是春季碧桃花吐露盛开,含苞欲放;马远的《白蔷薇图》绢本设色,蔷薇花是夏季开放,画中白蔷薇花朵硕大,枝叶繁茂,光彩夺目;李迪的《晓露芙蓉》图,绢本设色,芙蓉是秋季开花,花开旺盛;《哺雏图》绢本设色,由竹子的颜色我们可以判断出是冬季萧条的景色。但当画面上只有动物出现时,就很难判断出是什么时光,如李迪的《鸡雏待饲图》和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当然,有的专业画家在研究猫瞳孔早中晚之不同时就可以看出是处于一天的那个时光,猫眼的瞳孔早中晚都不一样(这与太阳光照射有关),早上瞳孔像枣核,中午瞳孔就是一条线,晚上瞳孔如满月,例如佚名《猫奴》就可以判断是中午这一时光。

在工笔人物画中,则很难看出是那个时光,只能通过所绘出作品的历史故事或画面背景来判断,如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的是杨贵妃的三姐虢国夫人携众骑游的场面,当然,从作品的名称就可判断出是春天的景色;早期的山水、花鸟画是出现在人物画背景上的,如周昉的《调琴啜茗图》,画面由五人组成,居中三者为贵妇,两侧分立仕女各一半,贵妇一人抚琴,两人听琴,画面左侧女手端茶杯,正在伺候贵妇们听琴啜茗,从画面人物场景,并不能判断出是什么时光,但画面中的树木,大致可以判断出是夏天的景色。对于仅仅只画人物的画面,就不能判断是什么时光。

在写意花鸟画中,绘画时主要运用简练的笔法来描绘景物,主要画在生宣上,注重画面的内在精神内涵,气韵和意境情趣,花鸟画的内容题材很广泛,如各种花卉,蔬果、景物、鸟虫鱼等,我认为在判断时光问题上等同于工笔花鸟画。

在中国的山水画中,造型和构图更接近于自然现象,在一个统一的空间延续中集聚山水形象。[2]画家以自己独特而无法模仿的形式浸透了每一件单独的作品,犹如自然造物的伟大发明,终其一生奉献于训练其审美感受力,使得艺术家能够具备接近大自然的力量。[3]“中国的山水画描写对象,要从全面从整体,从本质上去表现,并不考虑时间因素,更不需要考虑光源照射方向”[4]。我觉得在山水画上,更注重阴阳关系,《易经》云:“一阴一阳谓之道,”山水画中的留白与实染就构成了流动的一阴一阳、一明一暗、一虚一实,以及相互转换的结构空间”。[5]中国人强调笔墨和古法,沃尔夫林称之为“绘画对绘画的影响的现象起码与图绘性表现上的观察到的自然效果同样重要。[6]“阳”就是日光照到的地方,所用笔墨显得淡雅,“阴”即所受光比较少的地方。由此,表现出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心境。荆浩提出了山水画“六要”:“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惑;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7]而对于画面时间表达最明确的是宋代的郭熙,他将时间的视觉特征表达的淋漓尽致,他强调山水四季的变化,“春融怡,夏蓊郁,秋疏薄,冬黯淡”,“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东山惨淡而入睡”[8],这是对四时之景—春夏秋冬永恒的时间视觉的表示。但这些都是对季节的判断,并没有说明是一天中的某个时光。

西方人重理性,强调逻辑思维,崇尚科学。西方的文化习惯于对画面时间性的研究,时间是事物存在的律动和过程,“任何存在的东西,任何存在者,都在一定的时间来和去,而且在分配给他的时间内停留一段时间,凡物都有时间。”[9]狄德罗在他的论绘画说:“画家只能画一瞬间发生的事情,他不允许画两个瞬间发生的事情,也不能画两种动作。”[10]绘画中的时间是静止的一个瞬间时刻,如戈雅的《1808年5月3日的枪杀》这幅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作品、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大卫的《拿破仑一世加冕礼》,都是富有典型的时刻来描绘,给观者在心理上高峰的体验,正如马斯洛所说:“这种体验可能是瞬间产生的,压倒一切的敬畏情绪,也可能是转眼即逝的极度强烈的幸福感,或甚至是欣喜若狂,如醉如痴欢乐至极的感觉。”[11]从而提升了时间的高度。

虽然西方人很注重画面的时间,但是,对于识辩画面的时光问题却难以考证。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相对的,并不是绝对的。

【注释】

[1]傅抱石.傅抱石论艺[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1.页258

[2]方闻.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M].2003.10.页21

[3]雷德侯.万物[M].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2015.12.页280

[4]傅抱石.傅抱石论艺[M].海书画出版社.2010.1.页259

[5]王伯敏.画学集成[M].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页63

[6]沃尔夫林.艺术史原理[M].纽约:多夫尔.1932.页230

[7]荆浩.笔法记[M].台北:学生书局.1974.p292-298

[8]费泳.艺术中国[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页183

[9]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3.

[10]狄德罗.狄德罗论绘画[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页118

[11]莱辛.拉奥孔.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参考文献】

[1]傅抱石.傅抱石论艺[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0

[2]王伯敏.画学集成[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02

[3]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M].北京:商务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贾小鸽,女,河南洛阳,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2015级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画创作与研究。

猜你喜欢

时间
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被闲置的时间”——谈当代艺术实践里的当代现实
电影《前目的地》的悲剧美学意蕴
日语寒暄语「おはよう」(早上好)的用法辨析
时间设计的形式语言解析
时间消灭空间?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