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实践的转化功能与文学艺术的转型

2016-03-05张晶杨先锋

大观 2016年1期
关键词:文学

张晶 杨先锋

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而,文学艺术的发展是根植于具体的社会生活的,这也是文学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之所在。同时,文学艺术的发展又不可避免的受到其他意识形态的制约,例如,宗教、文化政策等等。因而,文学艺术在保持自身独特的审美属性的同时,其根本还在于广泛的社会生活,在于实践。本文将从实践的角度出发,连接广泛的社会生活来探讨,实践的转化功能与文学类型的发展演变。

关键词:实践转化功能;文学;艺术转型

要探讨实践的功能转化与文学艺术的转型就不得不谈到欧洲文学的演进。欧洲文学从神话、史诗到中世纪文学再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时代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等,文学类型的变化发展与时代的发展、实践的变化总是密切相关的。艺术生产虽然具有不平衡的关系,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就会发现文学的发展与时代实践的发展大体是平衡的。下面,笔者将从欧洲文学发展历程来探讨实践的转化功能与文学艺术转型之间的密切关系,亦即实践与文学艺术的关系。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滥觞,主要的文学形式或者说是类型(严格说此时的文学还谈不上类型)主要是神话和史诗。比较有代表性的《荷马史诗》以及古希腊的悲剧,索福克勒斯的《俄底浦斯王》等等。这时的文学,无论是神话还是史诗亦或是戏剧,其典型的特征就是想象力的极大丰富,并且充满着神性和人性的光辉,其中既有对于神性的崇拜,也有对于神性的抗争并且有着悲剧命运意识。在古希腊人的意识之中,“命运”是人摆脱不了的巨大魔爪,无论人如何的挣扎也无法摆脱命运所设下的一个个圈套,最终走向灭亡。但同时,也表达古希腊人对于人的赞美与抗争意识。产生这一思想意识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人们只能通过想象和幻想来解释自然界中发生的现象,人们有时无法抗拒大自然的灾害,就归咎于神的惩罚。神话与史诗与戏剧的产生就是这种实践水平的结果,这样的文学形式也进一步刺激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抗争,对命运的抗争。

二、中世纪文学

欧洲中世纪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这使得封建地主阶级与农奴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欧洲的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相互融合的结果。此时代表的文学类型是教会文学、骑士文学、城市市民文学。其中教会文学在这一时期长期处于统治地位,教会文学具有非常明显的社会功能:宣传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其根本的目的就是愚民,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英雄史诗也在这一时期出现,主要是在民间创造的基础上形成的,主人公大都是封建社会的英雄,歌颂他们的忠君爱国,很显然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骑士文学代表了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它是欧洲骑士制度的产物,包括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等。城市文学是这一时期的世俗文学的代表,它是随着工商业城市的兴起而产生的。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此时的文学又称为“人文主义学”,“人”在这一时期突出了出来。文学作品无不在歌颂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地位。具有这一特征文学作品的出现自然是与文艺复兴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艺复兴运动就是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相应的其文学作品必然就是反封建的,反教会的。例如,塞万提斯的《堂吉柯德》里面就有对于迷恋于旧有的骑士小说的人物的讽刺。最为典型的就是莎士比亚,他的悲剧和喜剧都充满了温婉的讽刺和对人的赞誉。在文艺复兴晚期,面对“上帝失落了”,人欲横流的现实,莎士比亚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哈姆雷特》就是在这种思想中诞生的。

四、古典主义文学

古典主义文学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对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古典主义文学产生于法国,随后扩展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文艺复兴时代的动荡和纷争过去了,代之的是相对统一安定的生活。人心思定,遵循统一的创作规律成为人们的共识。于是出现了“三一律”的文学创作主张,思想内容上也多是歌颂英明的君主等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团结。例如:莫里哀《伪君子》。

五、启蒙文学

启蒙运动是在文艺复兴运动之后的又一场重大的思想文化革新运动。18世纪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期,这一时期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激化,于是铲除封建残余,推动资本主义发展就提上日程。此时的文学作品充满“理性”色彩,例如哲理小说(《爱弥儿》、《天真汉》),还有文体形式的创新等等。

六、19世纪文学

19世纪文学在欧洲文学当中是一个收获颇丰的阶段。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先后蓬勃发展,创造了许多具有很高文学价值的作品,直至今日仍然是众多文学家吸取不尽的珍宝。19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急剧过渡,社会矛盾尖锐,社会运动频繁发生。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制度震撼了欧洲,相继很多国家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19世纪40年代,各国的无产阶级斗争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浪漫主义文学就是在这样背景下产生的。浪漫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文学的清规戒律,提出文学创作自由的口号并站在人民民主的立场上来抨击封建统治的罪恶。例如,拜伦《唐璜》、雨果《悲惨世界》、大仲马《基督山伯爵》等。现实主义文学则是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发展时期的产物。这里不再赘述。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对各个时期文学艺术转型的阐述,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文艺的发展与变化,包括文学的类型、风格、思想等等都与时代的发展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不同的实践催生出不同的文学类型,这种文学类型同时也有或减弱或增强实践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张玉能.践的转化功能与文学艺术的转型[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0)

[2]张弓.实践的后现代转向与美学的逻辑力量[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可科学版),2013(05)

[3]张玉能.实践的转化功能与文学艺术—实践的转化功能与准自由的文学艺术[J].甘肃社会科学,2013(20)

[4]孙洪敏.在逻辑与历史的演变中透视逻辑思维[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

猜你喜欢

文学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文学大师的遣词造句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文学画中话
《台港文学选刊》2017年总目录
中外文学中的“顽童”
文学小说
文学
文学社团简介
文学寿星叶圣陶的养身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