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比喻与风格体现的关系
——以李白和白居易诗歌风格对比为例

2016-03-04葛静云

现代语文 2016年22期
关键词:白居易比喻李白

○葛静云

论比喻与风格体现的关系
——以李白和白居易诗歌风格对比为例

○葛静云

不同的修辞方式可以从侧面勾勒出一个作品的风格,比喻就是其中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精心雕琢的比喻描写,刻画出更加饱满丰富的艺术形象,这就是比喻与风格体现之间的关系。通过李白和白居易诗歌中不同的比喻方式,在对比中让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运用比喻和体现风格之间的关系。

比喻 风格 李白 白居易 诗歌

一、比喻的运用与风格的体现

(一)何为比喻和风格

比喻是我国传统的修辞手段,这种修辞方式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并广泛运用,后来的诗歌和文章中都少不了它。所谓比喻,即“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1]诗人往往能通过巧妙的比喻,将其所要表现的景物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一般来说,一个作家的成文风格就是他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处理材料的方式、驾驭题材的能力、塑造形象的手法、安排结构的方法和如何运用表现手法的特征,因此,不同的作家受各方面的影响往往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征。

(二)比喻如何体现风格

比喻通常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而这里面最能体现作家风格的就是喻体的选用,或贴近现实生活、或脱离实际、或含蓄委婉、或直接雄辩,体现着一个作者的表达方式、思想观念、风格倾向等,其次就是比喻的方式,或明喻、或暗喻、或博喻,或借喻等。明喻使文章有气势,暗喻使文章含蓄深沉、比喻时运用排比或对偶的句式,语言整齐,也会使文章气势连贯,从侧面展现文章构思严谨的特点。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作家的生活环境和思想境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比喻使得作品有着不同的色彩、内容、风格和氛围。从而呈现出不同的作品风格。而且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是构成作家风格的诸多要素中的一个,因此分析一个作家的比喻方式可以从侧面了解他的作品风格。

二、以李白和白居易诗歌为例说明比喻的运用对风格体现的影响

(一)李白诗歌中的比喻和诗歌的风格

李白诗歌的风格有多维度的呈现,但以神奇瑰丽、飘逸洒脱为主要风格,李白的诗歌往往给人一种雄壮豪放的感觉,这可能与李白善于用夸张的比喻来修饰诗歌有关,他善于用丰富而奇妙的想象,创造出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用李白的一些诗句稍作分析: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

(3)海水直下万里深,谁人不言此离苦?(《远别离》)

(4)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5)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听蜀僧濬弹琴》)

(6)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7)金阙前开二月长,银河倒挂三石梁。(《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2]

(1)句中瀑布的飞流像“银河”落进“九天”中,比喻中夹杂着夸张,写出了瀑布的磅礴大气。(2)句中“黄河”的水像从天上倾泻而下,流入海里好像再也不会回来,虽然夸张但不失形象,显示了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3)句的有谁不说此次离别的痛苦,像海水那样的深不见底!这种夸张的比喻在李白的诗中比比皆是,诗人利用比喻令人深刻体会离别的痛苦。(4)句中“雪花”下得和“席子”一样,让人很容易想象得到当时雪花飘落的情景,形象生动,夸张却不失贴切。(5)句中李白用了特殊的方法来描写音乐,把琴声比喻成“万壑松”的声音,也没有其他的表现方式,但是“如听万壑松”这种比喻方式并不是单纯的客观描写,而是带有一种主观的想象,由此可以看出诗人与弹琴者之间的精神交流。(6)句中“蜀道”的艰险好比“上青天”一样,突出“蜀道”地势险峻,奔腾直泻,抒发出他对蜀道高峻艰险所感到的惊愕、感慨。(7)句中描写三石梁的瀑布像倒挂在银河里一样。诗人用他独特的比喻风格,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气派雄伟的山峰图,引人入胜。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李白诗歌展现出来的风格,诗人都是以天地山水作为比喻的材料,且都不是简单的勾勒,而是以比喻为基础,辅之以夸张的修辞方式,通过夸张的比喻来描绘所感所观,气派雄伟、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视野宽广、意境开阔。[5]从一个侧面构成了李白诗歌浪漫豪放的风格。

(二)白居易诗歌中的比喻和诗歌的风格

白居易活跃在中唐时期,是我国诗坛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创作的诗歌具有淳朴自然、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风格,往往有一种“歌哭无端字字真”[2]的强烈艺术感受。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歌,白居易的诗文理论主张就是新乐府诗要浅显通俗。在《新乐府诗序》中,白居易就对新乐府诗句的语言风格做了说明:“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于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其体顺而肆,可以播于乐章歌曲也。”“辞质而径”是指白居易主张新乐府诗要语言通俗易懂,“言直而切”则是指白居易强调新乐府诗要直白显露,由此而知诗人浅切诗风有着其必然的理论依据,这种风格也指导着他的创作方式,白居易的诗歌中,比喻是他常用的修辞手法,白居易通常选用贴近人民生活的事物作为比喻的材料,力求诗歌亲切、明白、易晓,这就从一个侧面构成了白居易诗平易近人的风格。下面选取《新乐府》中的诗句稍作分析:

(8)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

(9)天可度,地可量,唯有人心不可防。但见丹诚赤如血,谁知伪言巧似簧。(《天可度》)

(10)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

(11)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新丰折臂翁》)[2]

(8)句中作者把统治阶级中的官僚阶级比喻成了“钩爪锯牙食人肉”的“豺狼”,“豺狼”在人的心目中通常就是狡诈邪恶的象征,贴切的喻体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腐败。(9)人的赤诚的心像“血”一样,但是假话巧如“簧”,采用普通的事物来作为喻体揭示社会的黑暗、虚伪,采用口语,平易近人,通俗易懂。(10)句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形象地描绘出卖炭翁的画像,体现了劳动的艰辛。“烟火”是平常人家逢年过节用到的节庆物品,卖炭翁的脸像烟火的颜色,让人立刻就能想象得到人物的肖像,作者利用平常人家的东西也能形象地刻画人物,力求浅切。通过(11)句,导出新丰断臂老人的头发、胡子、眉毛全都像雪一样白。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反映出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无穷苦难。

通过以上一系列比喻句分析,我们可以大致了解白居易平易朴实的诗歌风格,诗人没有李白式的雄伟豪放,也没有夸张的比喻,从贴近人民生活处着手,自成一派。

三、用比喻体现作品风格的修辞效果

(一)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

作家用比喻写人写景并不是单纯的描写人和景物,而是通过写作风格,与作品的思想感情相应、相和,是为了更加深刻地表现思想感情。

大凡写作,“笔下所写的,尽管还是局部,但我们心中所蕴蓄的,眼光所射及的,却是愈广阔愈好,愈深厚愈好。”[3]作品中所写的局部,其实是服务于整体的,也就是为了表达作品思想的,所以比喻用得好,不仅能体现出作品风格,还可以从风格中折射出作品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我们可以说通过比喻可以看出李白的作品是浪漫豪放雄伟的,这即是从比喻中体现风格,在风格的背后似乎也有更加深广隽永的东西,也就是作家的思想,李白既接受了“兼善天下”[4]的思想感情,但同时也深受道家庄子那种遗世独立思想的启发,追求自由。虽然他当时处于盛唐时期,但又怀才不遇,所以李白诗歌中夸张宏伟的比喻使所写的对象有更丰富的寄托,折射出他的个人情感和当时的时代特色。白居易的诗歌平易朴实,贴近现实,透出他现实主义的精神,对真实的强调,他力求写出反应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诗歌,而通过纯朴浅切的比喻形象,更加有助于作品主题的表现。

(二)在风格中揭示作家的成长环境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及陆机断议,亦有锋颖,而腴辞弗翦,颇累文骨,亦各有美,风格存焉。”[5]这是刘勰对风格的定义,但一个作家的行文风格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过程,在作品的风格中,可以侧面显示出作者的生活环境、感情、思想、个性的形成过程,以及运用语言的习惯和个性特征,等等,因此对于不同的成长环境下形成的不同诗文风格,他们的思想也是有所不同的。李白一生处于盛唐时期,他经历了太平盛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虽然他怀才不遇,痛恨权贵、常有激愤之语,但并没有多少的反抗行为,而是通过奇特的比喻来表达心中的理想境界,这也揭示了盛唐时期开放的思想文化。与此不同的是中唐时期的白居易的作品风格,白居易是在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岁月中长大的,因此他能够接触普通劳动群众,所以他的诗歌往往平易近人,浅显易懂,而又注重揭示民生疾苦、谴责腐败权贵,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精神。

(三)升华读者的审美情趣

一般说,文学的审美价值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体现,从内容上看,文学的审美价值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刻画表现出来,因此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潜移默化中激发想象和联想,从而与文学中的形象产生共鸣,感受到审美的价值,从形式上看,作品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它的风格,这种展现审美的艺术形式可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官,所以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使读者更好地感受作品的审美情趣,例如李白的《秋浦歌》(其十五)中著名诗句“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利用夸张的比喻突出愁之深重,显示了李白的愁之巨大,从视觉和感觉上给人强烈的审美感受。白居易的《琵琶行》可以说是诗歌中审美情趣的典范,通过细腻自然的比喻,描写琵琶女悲惨的形象和动人凄婉的琴声,为我们展现了琵琶女悲伤的内心世界,她的遭遇和诗人惺惺相惜,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描写表现出琵琶女高超的技艺以及无人欣赏的悲惨遭遇,既让读者产生审美的享受也能切身体会诗人和琵琶女内心的痛苦和悲凉。

(四)比喻的运用使风格呈现多元化

用“比喻”呈现出来的风格,只能说是某一个作家主要的特点,但任何一个作家除了有他主要的风格之外,也会有其他方面的风格特征,所以比喻的运用也会使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除了雄伟豪放,李白的诗歌亦不乏清新明丽的意象,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春思》)[2]这些诗句无不清新秀美、自然天成,从侧面构成了李白诗歌清新自然的风格。

我们说白居易作品表现出来的主要是纯朴平实的风格,但他的《长恨歌》的风格就与此不同,其中有很多“比喻”就显得绚丽多姿,例如:“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3]这些诗句一改白居易朴实平易的风格,用华丽多彩的比喻来描绘唐玄宗和杨贵妃凄婉的爱情故事,更加能突出诗歌的悲剧色彩,使得白居易作品的风格更加多样化。

三、结语

文章从三个方面阐释了比喻与风格的体现之间的关系,比喻的表达方式不同,风格自然也会迥异,通过李白和白居易两位同一时代的著名诗人比喻诗句的一系列对比,我们可以得知,比喻的运用与风格的体现息息相关,通过精心构思的比喻,我们可一目了然地辨别出他们诗歌风格的差异,因为作者将自己的风格渗透到描写的对象中去,精心熔铸,刻意抒写,从而收到“寓情于景而情愈深”的审美效果。

注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辞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2]龚自珍:《龚自珍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年版。

[3]唐纪如:《矛盾的创作个性》,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

[5]周振甫著:《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曹寅,彭定求等.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张中宇.白居易《长恨歌》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宋丰君.论白居易新乐府诗的艺术特色[J].史教资料,2013,(07):1-2.

[5]曲敏佳.白居易新乐府诗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7-22.

[6]海日古丽•吐拉甫.论白居易的作品风格与思想[J].科学中国人,2014,(06):122

[7]王增文.李白诗歌的风格特色[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03):35-38

[8]张茵.李白诗歌中的两个重要特点例析[J].文学语言学研究,2012,(13):22

(葛静云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

猜你喜欢

白居易比喻李白
ART IN THE FIELD
早冬
十个比喻 说透人生
早春(节选)
比喻
买椟dú还珠
纸上的李白(三)
纸上的李白(二)
纸上的李白(一)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