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变易图式,整合教学内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为例

2016-03-03袁安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变易区分图式

袁安(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运用变易图式,整合教学内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为例

袁安
(广州市第八十中学)

在数学教学中,不但要关注教与学的方式、方法,还要关注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需要对数学内容进行对照、区分、类合与融合四个重要步骤,如何能更快、更系统地帮助教师来设计问题,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呢?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为例,运用变易图式的学习功能,在学习活动的各个阶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特征设计上进行变易,设计适合学生认识规律的导学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变易图式;整合教学内容;自主学习

针对教学学习内容及其关键特征的变易,保持某些特征或整体大致不变而只是变易某些特征或整体的情况,称为“变易图式”。变易图式能带出四个主要学习功能:对照、区分、类合和融合,每种功能关注学习内容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运用这些功能,可以对教学内容的剖析更深入,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能引导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下面本文就以《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为例,通过使用导学案教学,从这四个方面谈谈如何利用变易图式整合教材,设计导学案带出对照、区分、类合和融合四个主要学习功能,一方面从教学内容设计上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的学习,另一方面从教学方式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一、利用对照,辨析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概念

对照是分出不同的、相异的事物。利用变易图式的对照功能,把相关的旧概念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信任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把某种情境用数学方法加以表征,最好用导学案进行适当的引导,留给学生充足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自主地建构新概念。

通过对照,学生可以很快地掌握新学习的基本不等式的形式和条件。但是,要对定理成立的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的理解与掌握还要通过对三个条件变易、区分。

像这种,通过对已有的概念、定理、性质等的条件或特征进行变易,从而得到新的知识。通过对照,可以让学生较快地接受新知识,并结合实例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有对照才有鉴别,用对比的方法找出容易混淆概念的异同点,有助于学生区分概念,获取准确、明晰的认识。

二、利用区分,突显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三个”关键特征

在上面,利用对照得到新的知识后,还需要利用区分来突显关键特征,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而区分的主要功能就是把变易维度和关键特征显现出来,是探究发现整体和部分之间关系的重要变易活动。学生新接触一个概念、定理或性质,往往对其中的条件不是熟悉,教师需要对条件进行变易,让学生体会各个条件的影响,从而加深对整个概念的理解。

变易图式中,变易哪个维度的量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教学内容的关键特征,而关键特征可以由教师的经验,或者根据对学生进行课前检测得知。在这里,变易的功能是为了区分关键特征。

三、利用类合,总结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题型及规律

类合是在区分后的高层次的对照,用于查对分辨出来的数学规律是否有普及性。要让学生从变中找不变,通过变易图式,让学生从变化中找出不变的原则。

变易的设置,除了解决单个的数学问题外,通过几个问题的前后联系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的变化,形成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法,以达到对问题本质的了解、问题规律的掌握、知识技能的巩固、思维的拓展与迁移等目的,题目的变易不是几个独立数学问题的简单组合,而是注重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它们的解决能印证一种数学规律,并能引导与启发学生掌握这种规律。

通过融合的学习功能,让学生通过变易图式,找到概念间不变的东西,并融合到解题中,理解这些“变中不变”的关系之后,学生再解决相关的题目方能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要求。

以变易贯穿课堂教学设计,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构建及表达出恒常的数学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同时,理解和运用变易图式也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卢敏玲.变易理论和优化课堂教学[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顾泠沅,黄荣金,李业平.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编辑 武慧慧

猜你喜欢

变易区分图式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常数变易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妙用
一类常微分方程的解法研究
怎么区分天空中的“彩虹”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变换思路难变易
教你区分功和功率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怎祥区分天空中的“彩虹”(一)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