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苗伴侣在机插秧育秧中的应用

2016-03-02唐长春姜心禄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6年2期
关键词:机插秧

廖 晖,贾 波, 唐长春,姜心禄

(1.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梓潼县黎雅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梓潼 622153;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育苗伴侣在机插秧育秧中的应用

廖晖1,贾波1, 唐长春2,姜心禄3*

(1.四川省蜀玉科技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66;2.四川省梓潼县黎雅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梓潼 622153;

3.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

摘要:试验采用杂交稻德优4727为试材,研究“育苗伴侣”在机插秧育秧中的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在水育旱管技术模式下,适宜用30g/盘的育苗伴侣与营养土混匀后装盘后播种进行机插秧育秧。40d秧龄时,秧苗生长整齐,成苗率高,叶龄影响较小,可较好控长,极显著提高秧苗鲜重、干重、充实度、根数、根鲜重、干重。秧苗生长矮健,适宜插秧机作业。

*为通讯作者。

关键词:机插秧,育秧,水育旱管,育苗伴侣,用法与用量

机插秧技术近年在我省推广应用日渐扩大,特别是种粮大户,应用机插秧技术较好的缓解了劳动力短缺、插秧季节紧的难题。但如何在稻麦两熟种植适度下既要适期播种,又要培育适宜插秧机作业的秧苗,成为当前机插秧技术应用的难题。“育苗伴侣”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继“旱育保姆”后成功研发的水稻机插秧育苗新型专用肥,可有效增加机插秧床土持水能力,改进养分平衡,提高秧苗素质。为了探明其在成都平原水稻机插秧育苗中的使用方法,2015年在广汉市科研基地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1试验研究

按照每盘使用育苗伴侣的用量,设置处理为:

A1∶25g/盘,;A2∶30 g /盘; A3∶35 g /盘;A4∶40 g /盘;CK:不使用育苗伴侣。每处理播种10盘。重复3次。水稻品种为德优4727,播种量70g/盘。使用方法为将育苗伴侣与营养土混匀后装盘、播种、盖土,摆放到厢面上。试验于2015年4月15日播种,3.5叶开始进行控苗,采用旱育秧管理模式,以水控肥,以水控长。2015年5月25日调查秧苗素质,秧龄40d。结果表明:

1.1 秧苗生长均匀,成苗率高。

试验中,盘间载苗量1873.01~1937.97苗(表1)。误差小于50苗。表明播种、出苗生长均匀。成苗率比较,A3成苗率最高,为85.24%,A6最低的为82.28%。相差仅3个百分点。表明管理得当,成苗率高。

表1 育苗伴侣不同用量的对秧苗载苗量、成苗率的比较

1.2 对叶龄的影响较小

试验中,各处理的叶龄略低于CK(表2),低的幅度为0.04~0.2叶,差异较小。A1处理叶龄最小,仅比CK低0.2叶,比 CK低3.52%。A4处理和CK的叶龄异常接近,仅少0.04叶。

1.3 用量在30g/盘及以下能较好的控苗

使用育苗伴侣后,在水育旱管模式下,A1~A4苗高比CK矮(表2),分别比CK低0.04~2.77cm。因此,在每盘30g及以下用量时,通过水育旱管可以有效的控制秧苗长高。超过35g/盘时,虽对秧苗生长有利,但不易控制苗高,不利于培育矮健秧苗。

1.4 极显著提高秧苗鲜重、干重、充实度

使用育苗伴侣能极显著提高秧苗鲜重。鲜重的提高幅度均在5%以上,且A4提高秧苗鲜重的幅度达到10.49%以上。使用育苗伴侣能提高秧苗干重。试验中,干重的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且A4的增幅达到24.09%。

对秧苗的充实度比较表明,使用育苗伴侣,可以使秧苗生长的充实度提高20%以上,最高的处理A2比CK提高36.95%。

1.5 使用育苗伴侣可促进秧苗根的生长

试验中,A1、A2的根数略少于CK,但A3、A4均多于CK。表明适宜的用量有利于秧苗根的生长。机插秧育秧中,需要通过秧苗强大的根系盘结形成秧毯,使秧苗结块成型。但过多的根系会使盘结紧致,造成取秧时根系损伤,植伤重,返青期长。

秧苗根鲜重的生长情况表明,除A1的根鲜重、干重比CK低外,其余处理均比CK高。且随着育苗伴侣用量的增加,根的鲜重、干重不断提高。

表2 育苗伴侣不同用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

2育苗伴侣的用量与用法

在成都平原稻麦两熟种植制度下机插秧,选用水育旱管技术模式,按照30g/盘的用量,将育苗伴侣与营养土混匀后装盘、播种、盖土,将播种后的秧盘紧致的摆放在苗床厢面上,用沟泥敷住秧盘的边缘以保湿,然后盖膜。

出苗后及时揭膜炼苗,保持厢沟有水,加强苗床管理。

3.5叶开始排水,进行旱管,以水控肥,以水控长,适度控制秧苗生长速度,以使秧苗矮健,适宜插秧机作业,提高插秧质量,缩短返青期。

3育苗伴侣对于机插秧技术的意义

成都平原机插秧技术应用的难点在于适期播种的前提下培育矮健的适宜插秧机作业的秧苗[1]。为此通过改进秧盘类型、使用旱育保姆、应用多效唑等多种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时,研究中提出的水育旱管、集中育秧方式,配合机械化流水线播种,实现了较大规模的集中育秧,便于专业化管理,为机插秧技术的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2-7]。育苗伴侣通过氮、磷、钾、硫、锌、硼、铁、硅、锰、钼等 10 余种中微量元素的集成,并添加高吸水树脂、土壤调理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秧苗素质。通过育苗伴侣的应用,简化了营养土制备环节,可以较好的实现整齐出苗、保水、土壤处理和调节秧苗生长,使机插秧育秧更简便高效。

参考文献:

[1]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成都平原机插秧推广的难点和对策探讨[J].中国稻米,2012,18(1):23-25.

[2]姜心禄,池忠志,郑家国,等.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秧育秧技术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07,20(5):959-964.

[3]姜心禄,郑家国,池忠志,等.成都平原机插秧的育秧技术研究.四川农机,2007,2:39-40.

[4]姜心禄,李旭毅,池忠志,等.成都平原两熟制条件下机插秧播期研究.西南农业学报,2013,26(2):470-474.

[5]姜心禄,李旭毅,池忠志,等.成都平原稻麦两熟区机插稻技术研究.中国稻米,2013,19(6):40-43,45.

[6]姜心禄,李旭毅,池忠志,等.成都平原机插秧集中育秧管理技术[J] .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4):40-41.

[7]李旭毅,池忠志,姜心禄,等.农艺措施对成都平原两熟区机插超级稻长龄秧生长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12,38(8):1544-1550.

作者简介:廖晖(1974-),男,四川成都人,主要从事作物种子生产与技术推广工作。E-mail:zxl0616@163.com 。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4B13);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16B05);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西南水旱轮作区规模化周年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303129);农业部重大研究专项(超级稻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集成);四川省农业科研基础能力与中试熟化专项(川米优化提质增效工程)

收稿日期:2015-12-22

猜你喜欢

机插秧
淮安市机插水稻生产现状及对策
杂交粳稻常优2号母本机插制种技术
宁国市水稻机插秧发展现状与对策
秧龄对不同类型机插晚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水稻机插秧推广措施探析
水稻钵体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机插秧市场化推广缓慢成因及对策
不同播种量对机插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寿县水稻机插秧大田栽培技术规程
贵池区水稻机插秧高效水肥运筹试验研究